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可转化为长期使用的应急桥下部结构探讨

发布时间:2017-06-24 01:09

  本文关键词:可转化为长期使用的应急桥下部结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依托重庆市公路局和重庆交通大学联合承担的科技项目“快速装配式应急桥梁及其转化为永久桥梁的技术研究”,在校内导师周志祥教授和校外导师乔墩授级高级工程师的指导下,着重探讨可转化为长期使用的应急桥下部结构的构造及施工技术。本文的总体思路是:为了保障灾害发生时桥梁能快速抢通,确保救援物质的运输,急需一种应急桥墩,在灾害发生时能快速完成架设;同时还需考虑在应急期结束后,在基本不影响车辆通行的情况下,仅通过少量的改造工作就能完成临时桥墩向永久桥墩的转变。借用常见的应急桥墩,本文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探讨了三种可转化为长期使用的应急桥墩方案,即基于钢管应急桥墩转化为长期使用的钢管混凝土桥墩、基于军用桥墩应急桥墩转化为长期使用的钢骨-砼组合桥墩、基于填料钢管应急桥墩转化为长期使用的后压浆钢管混凝土桥墩;并对由钢管临时桥墩转化为长期使用的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总体布置、具体构造、设计计算方法、施工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应急桥墩 转化 永久桥墩 构造 设计方法 施工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研究背景8-9
  • 1.2 应急桥下部结构的发展现状9-10
  • 1.3 本文研究的必要性10-11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11-12
  • 第二章 可转化为长期使用的应急桥下部结构方案12-21
  • 2.1 基于军用桥墩的应急转永久桥墩方案12-15
  • 2.1.1 基于军用桥墩的应急桥墩12-14
  • 2.1.2 基于军用桥墩的永久桥墩方案14-15
  • 2.2 基于钢管混凝土的应急转永久桥墩构造15-17
  • 2.2.1 基于钢管混凝土的应急桥墩构造16
  • 2.2.2 基于钢管混凝土的永久桥墩构造16-17
  • 2.3 基于填料钢管的的应急转永久桥墩方案17-19
  • 2.3.1 基于填料钢管的应急桥墩18-19
  • 2.3.2 基于填料钢管的永久桥墩方案19
  • 2.4 应急转永久桥墩方案选择19-20
  • 2.5 本章小结20-21
  • 第三章 可转化为长期使用的应急桥桥墩构造及设计方法21-40
  • 3.1 基于大直径钢管的应急转永久桥墩构造21-28
  • 3.1.1 基于大直径钢管的应急桥墩构造21-26
  • 3.1.2 转化为钢管混凝土永久桥墩的构造26-28
  • 3.2 基于大直径钢管的应急转永久桥墩设计方法28-39
  • 3.2.1 基于钢管混凝土的应急转永久桥墩基础的设计方法28-31
  • 3.2.2 基于钢管混凝土的应急桥墩的设计方法31-36
  • 3.2.3 基于钢管混凝土的永久桥墩设计方法转化为钢管混凝土永久桥墩的设计方法36-39
  • 3.3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可转化为长期使用的应急桥桥墩施工技术研究40-56
  • 4.1 基于钢管混凝土的应急桥墩施工技术40-48
  • 4.1.1 应急桥墩施工工序40-42
  • 4.1.2 应急桥墩施工技术细则42-48
  • 4.2 基于钢管混凝土的应急转永久桥墩施工工艺48-55
  • 4.2.1 应急转永久桥墩施工工序48-50
  • 4.2.2 应急转永久桥墩施工技术细则50-55
  • 4.3 本章小结55-56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6-58
  • 5.1 结论56
  • 5.2 展望56-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卫波,侯朝胜;钢管混凝土的应用[J];福建建筑;2002年03期

2 喻临新,薄凤丽;钢管混凝土脱空问题的技术对策[J];公路;2004年01期

3 倪训松,倪伟;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的研究[J];钢结构;2005年04期

4 王晓锋;郭长青;张喜娥;;钢管混凝土应用与分析[J];国外建材科技;2006年03期

5 许奇;;钢管混凝土综述[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6 李俊华;王正中;王立青;;钢管混凝土的特性与发展[J];路基工程;2007年05期

7 陈联盟;;钢管混凝土中钢管和混凝土共同工作问题讨论[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11期

8 王焕林;;钢管混凝土的受力特性及其应用中的优缺点[J];江西化工;2008年04期

9 黄用军;尧国皇;宋宝东;彭肇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在深圳卓越·皇岗世纪中心项目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年07期

10 徐艳梅;;钢管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要彬;刘学辉;;钢管混凝土施工[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2 王来永;陈宝春;孙潮;;钢管混凝土设计方法比较[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3 尧国皇;黄用军;;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在深圳卓越·皇岗世纪中心项目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理论与设计关键问题的系列研究[A];2004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查晓雄;叶福相;陈艳;钟善桐;;超声波法在钢管混凝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梅洋;吴斌;赵俊贤;郝贵强;杜永山;;组合钢管混凝土式防屈曲支撑[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吴斌;梅洋;张家广;赵俊贤;郝贵强;杜永山;;组合钢管混凝土式防屈曲支撑及其工程应用[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8 夏建国;;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的计算公式[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9 王宇;何广汉;杨永清;蒲黔辉;王炳灵;;钢管混凝土肋拱的横向稳定性分析[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10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兆良,浙江宏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高,浙江广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楼大明;钢管混凝土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N];建筑时报;2012年

2 ;C100级混凝土技术成功应用[N];中华建筑报;2003年

3 王玉银;优势互补 完善组合[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记者蔡崇金 通讯员李明春;钢管混凝土桁架连续梁工艺破解施工难题[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晖;考虑徐变的预应力约束混凝土承载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2 许开成;基于界面损伤的钢管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3 刘珂铭;钢管混凝土圆弧拱压弯性能实验与支护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4 何晓升;压弯状态下钢管混凝土圆弧拱的工作机理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5 熊锐;钢管混凝土界面状态试验研究与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徐腾飞;钢管混凝土非线性稳定承载能力与可靠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张玉芬;复式钢管混凝土轴压性能及节点抗震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许成祥;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刘威;钢管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工作机理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10 何珊瑚;三肢钢管混凝土弦杆—钢管腹杆桁架抗弯力学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宏伟;钢管混凝土边框连接装置及力学性能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武立伟;钢管混凝土边框与剪力墙结合面抗剪承载力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王剑阁;海洋平台摇摆柱体系摇摆柱构造研究及抗剪性能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超;模拟酸雨腐蚀后圆钢管混凝土柱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5 孙涵;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桁梁极限承载力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6 赵剑;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滞回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7 徐信灿;CFRP加固钢管混凝土偏拉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8 刘丽英;新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轴压力学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9 郑稣庭;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梁连接节点滞回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10 张伟杰;考虑初应力影响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可转化为长期使用的应急桥下部结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6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476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c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