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偏位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5 23:17

  本文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偏位问题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也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曲线梁桥由于其外观优美、线形布置灵活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成为现代交通工程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桥型。但随着曲线梁桥数量的增加,其梁体的径向偏位问题也日益显现。因此对曲线梁桥偏位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论文查阅了文献,论述了曲线梁桥的发展状况、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一些施工运营过程中常见的病害特征。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的基本力学特点和包含剪力-柔性梁格理论在内的计算理论。比较了各个国家桥梁规范中温度梯度的差异,建议在计算曲线梁桥时考虑竖向温度梯度和横向温度梯度的效应。2)运用有限元法建立数值模型,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了自重作用、预应力作用、收缩徐变、温度效应、支座沉降和车辆荷载作用下曲线梁桥的偏位效应。通过对偏位问题的产生机理和数值模型分析,总结了各因素对曲线梁桥偏位问题的影响规律。3)分析了不同支承体系的曲线梁桥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受力特征和变形情况。计算了在全抗扭支承体系和有预偏心的中间点铰支承体系下指数型和直线型两种横向温度梯度形式对曲线梁桥偏位的影响。4)结合前文的结论,提出了主梁偏位的防治措施和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力学分析的方法验证了各措施的正确性与可行性。本文详细解析了预应力混凝土小半径曲线连续梁桥的结构行为并为将来的处于复杂环境中的曲线梁桥设计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为类似曲线梁桥的偏位问题提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曲线连续箱梁桥 径向偏位 数值分析 解决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5.7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18
  • 1.1 引言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1.3 预应力曲线梁桥存在的问题16-17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7-18
  • 第2章 曲线梁桥的计算分析理论18-32
  • 2.1 曲线梁桥的基本力学特点18-19
  • 2.2 曲线梁桥的计算分析理论综述19-23
  • 2.2.1 解析法20
  • 2.2.2 半解析法20-22
  • 2.2.3 数值计算法22-23
  • 2.3 曲线梁温度梯度模式23-28
  • 2.3.1 各国规范规定梯度温度比较24-28
  • 2.3.2 温度梯度的选取28
  • 2.4 剪力柔性梁格理论28-32
  • 2.4.1 箱梁的受力特性29
  • 2.4.2 箱梁梁格划分29-30
  • 2.4.3 箱形截面曲线梁桥梁格截面特性30-32
  • 第3章 梁体径向偏位影响因素分析32-79
  • 3.1 工程背景资料及技术标准32-33
  • 3.2 恒载的影响33-38
  • 3.3 预应力效应的影响38-43
  • 3.4 收缩徐变的影响43-51
  • 3.4.1 收缩43-47
  • 3.4.2 徐变47-51
  • 3.5 均匀温度效应的影响51-58
  • 3.5.1 整体升温51-55
  • 3.5.2 整体降温55-58
  • 3.5.3 小结58
  • 3.6 温度梯度效应的影响58-66
  • 3.6.1 温度梯度正温差59-62
  • 3.6.2 温度梯度负温差62-65
  • 3.6.3 小结65-66
  • 3.7 活载的影响66-69
  • 3.8 支座沉降的影响69-73
  • 3.9 各因素的对比分析73-77
  • 3.9.1 各因素对主梁径向位移的影响73-75
  • 3.9.2 各因素对梁体扭转的影响75-76
  • 3.9.3 各因素对支反力的影响76-77
  • 3.10 本章小结77-79
  • 第4章 曲线梁桥在各种支承体系下的受力特性79-105
  • 4.1 全抗扭支承体系下曲线梁桥的受力特性80-86
  • 4.1.1 竖向弯矩81-82
  • 4.1.2 扭矩82-83
  • 4.1.3 剪力83-84
  • 4.1.4 挠度84-85
  • 4.1.5 平面位移85
  • 4.1.6 反力85-86
  • 4.2 中间墩点铰支承体系下曲线梁桥的受力特性86-91
  • 4.2.1 竖向弯矩86-87
  • 4.2.2 扭矩87-88
  • 4.2.3 剪力88-89
  • 4.2.4 挠度89-90
  • 4.2.5 平面位移90
  • 4.2.6 反力90-91
  • 4.3 预偏心点铰支承体系下曲线梁桥的受力特性91-96
  • 4.3.1 竖向弯矩91-92
  • 4.3.2 扭矩92-93
  • 4.3.3 剪力93-94
  • 4.3.4 挠度94-95
  • 4.3.5 平面位移95
  • 4.3.6 反力95-96
  • 4.4 横向温度的影响96-102
  • 4.4.1 全抗扭支承体系下的曲线梁桥97-98
  • 4.4.2 有预偏心的中间点铰支承体系下的曲线梁桥98-100
  • 4.4.3 两种支承体系下横向温度梯度作用的对比100-102
  • 4.5 本章小结102-105
  • 第5章 曲线梁桥偏位问题的防治105-112
  • 5.1 径向偏位的防治措施与方法105-111
  • 5.1.1 加大半径105-106
  • 5.1.2 设置侧向弹性支承106-107
  • 5.1.3 设置合理的预偏心距离107-108
  • 5.1.4 降低混凝土的收缩108-109
  • 5.1.5 控制车速109-110
  • 5.1.6 增大抗扭支座间距110-111
  • 5.2 本章小结111-112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112-114
  • 6.1 结论112-113
  • 6.2 展望113-114
  • 致谢114-115
  • 参考文献115-11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学军,于咏,黄晓惠;后盐立交桥曲线梁设计简介[J];辽宁交通科技;2004年12期

2 杜嘉斌,罗旗帜,张学文;计算连续曲线梁桥的有限段法[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田秀兰,陈伏立;曲线梁桥设计理论述评[J];福建建筑;2005年Z1期

4 姜海丽;苏辉;赵伟;;曲线梁桥的设计[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年03期

5 柳爱群;杨中;杨华勋;;公路曲线梁桥设计与施工若干问题研究[J];广东建材;2007年10期

6 孔德伟;;曲线梁桥的受力施工特点及设计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年12期

7 王文学;康凯乐;张俊勇;张华兵;张海龙;;曲线梁桥荷载横向分配的程序设计与计算[J];华东公路;2008年03期

8 韩超;孔德伟;;曲线梁桥的受力施工特点及设计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年04期

9 尹萍;;浅谈曲线梁桥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2010年12期

10 李泽洲;;曲线梁桥关键设计浅谈[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正荣;张辛;;小议曲线梁桥设计与计算[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潘晓民;;预应力曲线梁桥维修设计与施工[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3 柳爱群;杨中;尹益辉;;引起混凝土曲线梁桥侧向位移的原因分析[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4 单德山;李乔;;铁路曲线梁桥地震响应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焦驰宇;刘陆宇;龙佩恒;;城市曲线梁桥爬移现象及解决措施研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6 孙广华;丁大钧;;计算曲线梁桥预应力钢筋重心线的新方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7 孙颖;卓卫东;房贞政;;公路曲线梁桥抗震研究文献综述[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钟建;李照明;;预应力曲线梁桥在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周若来;陈卫东;;曲线梁桥常见病害与设计要点[A];湖北省公路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二○○八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朝慰;彭大文;;刚构-连续组合曲线梁桥的地震响应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上蔡县公路管理局 关凯华;浅谈公路曲线梁桥的设计和应注意的问题[N];驻马店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邱波;曲线梁桥的非线性计算理论研究及其应用[D];湖南大学;2003年

2 黄新艺;混凝土连续曲线梁桥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孙建鹏;曲线箱梁桥状态传递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吴桐;铰接构造框架式曲线梁桥三维地震反应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5 王丽;大跨度立交桥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云飞;曲线梁桥的设计理论与工程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2 杨忠平;曲线梁桥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张平;曲线梁桥常见病害分析与设计优化[D];长安大学;2013年

4 白伟;曲线梁桥在地震作用下的碰撞反应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5 王聪;曲线梁桥的地震反应分析与减隔震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林丽娟;曲线梁桥的横向“爬移”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7 刘媛媛;超静定曲线梁面内变形解析解答[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8 庞振宇;城市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温度场及温度效应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9 朱勤英才;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偏位问题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10 阮紫彦;基于长期健康监测数据的某S形线梁桥径向偏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偏位问题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3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483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4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