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进出站良好驾驶行为建模及参数获取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交车进出站良好驾驶行为建模及参数获取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优化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不仅可以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还能够提高燃油资源的利用率,降低道路交通对环境的污染。驾驶行为评价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车载终端通过一系列车载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获取车辆行驶数据,经建模处理,获取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价结果为驾驶员提供合理的驾驶策略。行驶过程的随机性导致车辆行驶数据处理困难,本文以行驶路径固定、车型一致的公交车行驶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公交车行驶关键区域的概念,并以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设定关键区域,即车站区域的良好驾驶行为参数获取方法,该方法能够在该类关键区域为驾驶员提供实时操作建议,优化驾驶技术,降低油耗,提高安全性和舒适度。具体内容如下:(1)叙述了良好驾驶行为获取方法的背景和意义;然后介绍了自动驾驶、驾驶辅助系统以及驾驶行为分析建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构建了驾驶行为模型,详细介绍了公交车的节能驾驶原理,为了能够在大量驾驶数据中选择出良好驾驶行为,提出了利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对驾驶行为进行评价。(3)首先基于良好驾驶行为的概念,建立了良好驾驶行为模型框架,给出了实时驾驶数据的采集系统方案。其次根据先验规则及驾驶行为评价标准在采集到的海量驾驶数据中提取相对良好的驾驶行为数据。按照关键区域和时间段特征,分为若干数据片,并利用MapReduce并行框架分别对数据片聚类、剪支后得到关键区域特定时间段的良好驾驶行为参数。整合所有数据片结果,得到整条线路的良好驾驶行为参数。(4)选取了训练样本以外的良好驾驶行为数据进行模型和参数的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及参数获取方法有效。并介绍了所获良好驾驶行为参数的应用场景,给出了不同时段的测试结果。
【关键词】:智能交通 驾驶行为建模 良好驾驶行为参数 公交车节能 并行处理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自动驾驶的研究现状9
- 1.2.2 驾驶辅助系统的研究现状9-10
- 1.2.3 驾驶行为分析建模的研究现状10-12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12-14
- 1.3.1 主要工作12-13
- 1.3.2 内容安排13-14
- 2 关键区域及驾驶行为判决基础模型14-25
- 2.1 模型概述14-15
- 2.2 公交车行驶中的关键区域15-16
- 2.3 节能驾驶16-21
- 2.3.1 公交车燃料经济性16-17
- 2.3.2 节能驾驶原理17-21
- 2.4 驾驶行为综合评价21-23
- 2.4.1 模糊评估模型22-23
- 2.4.2 计算方法23
- 2.5 本章小结23-25
- 3 良好驾驶行为计算模型25-36
- 3.1 良好驾驶行为计算模型25-31
- 3.1.1 数据采集26-28
- 3.1.2 模型建立28-31
- 3.2 良好驾驶行为计算模型相关技术31-35
- 3.2.1 聚类算法31-32
- 3.2.2 MapReduce并行计算32-35
- 3.3 本章小结35-36
- 4 良好驾驶行为参数获取36-48
- 4.1 数据预处理36-38
- 4.1.1 数据结构37
- 4.1.2 冗余数据过滤37
- 4.1.3 数据整合37-38
- 4.2 关键区域选取及数据分片原则38-42
- 4.2.1 关键区域38-40
- 4.2.2 数据分片40-42
- 4.3 良好驾驶行为参数获取实验42-47
- 4.3.1 先验规则过滤42-43
- 4.3.2 聚类分析43-46
- 4.3.3 并行处理46-47
- 4.4 本章小结47-48
- 5 参数验证及应用48-55
- 5.1 良好驾驶行为参数验证48-49
- 5.2 良好驾驶行为参数应用49-54
- 5.2.1 开发环境49
- 5.2.2 模块介绍49-53
- 5.2.3 跟车应用53-54
- 5.3 本章小结54-55
- 6 总结与展望55-57
- 6.1 本文工作总结55
- 6.2 未来工作展望55-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62
- 附录62-63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62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62-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靖艳;;机动车驾驶人侵犯驾驶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陈海英;;驾驶行为的心理解读[J];知识就是力量;2012年10期
3 郭孜政;张殿业;金键;唐优华;;机车双司机驾驶行为可靠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4 李力;王飞跃;郑南宁;张毅;;驾驶行为智能分析的研究与发展[J];自动化学报;2007年10期
5 崔西奎;孙林辉;宋云峰;;路宽对驾驶行为及司机负荷的影响[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李庆钢;;高速公路10大“高危”驾驶行为评选揭晓:超速行驶高居榜首[J];汽车运用;2008年07期
7 吴洋;罗霞;刘昱岗;;跟驰驾驶行为的滑模控制系统建模[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8年04期
8 郭孜政;陈崇双;王欣;;基于贝叶斯判别的驾驶行为危险状态辨识[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9 张凤;李永娟;蒋丽;;驾驶行为理论模型研究概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白云;石京;;北京市驾驶行为与影响因素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靖艳;郑全全;;关于侵犯驾驶行为的若干问题[A];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李勇;谭红英;刘丹平;;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客车不安全驾驶行为智能分析[A];2012中国信息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李勇;陈刚;刘丹平;;基于驾驶行为远程识别与监控的公交客运管理策略研究[A];2012中国信息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赵亮;胡江碧;;眼动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分析[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董旭;卢秀玲;;公交车司机攻击性驾驶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杨娇艳;杜峰;瞿炜娜;孙向红;;人格对驾驶安全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李靖宇;谢晓非;葛瑜;;小事件、大影响:公平感知觉与规则驾驶行为[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志周;陈天姿;张剑桥;;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公交驾驶险态行为辨识方法[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与安全[C];2013年
9 王秋鸿;常诗晴;谢晓非;;为什么我们不能友善驾驶——模型的初步探讨[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任晓明;薛青;于希涛;;基于Agent的驾驶行为建模研究[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蒋菱枫;4月1日起整治货车“十大野蛮驾驶行为”[N];人民公安报;2013年
2 课题组成员 张勇 董晓宇;惩处醉酒驾驶行为 维护道路交通安全[N];人民法院报;2014年
3 何屹;不良驾驶行为也会堵塞交通[N];科技日报;2004年
4 陆秋丽邋黎敏;桂平重拳出击农村违法驾驶行为[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
5 ;开车讲点车德[N];重庆日报;2004年
6 记者 谢佳 通讯员 毛诚乾;两周收到1000余条[N];人民公安报;2010年
7 张学民 杨萌 夏裕祁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背景音乐影响汽车驾驶人员的视觉注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慕海燕 赵琳 薛明;“道德素质”决定“驾驶素质”[N];哈尔滨日报;2010年
9 记者 王春 通讯员 黄艾娇;国内首个“自然驾驶研究项目”在沪启动[N];科技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邓崎凡;“严格执行的话,12分根本不禁扣”[N];工人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锐;车联网环境下的驾驶行为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梁军;基于Multi-Agent和驾驶行为的汽车追尾预警系统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3 张瑞锋;基于自然驾驶数据及主被动试验方法的人车安全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4 李扬;驾驶行为安全性多属性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郭孜政;驾驶行为险态辨识理论与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骆勇;道路交通中攻击性驾驶行为分析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李平凡;驾驶行为表征指标及分析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肖献强;基于信息融合的驾驶行为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9 王培;信息和沟通对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10 李凤芝;攻击性驾驶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恬;公交司机不良驾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其矫正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翟海朋;营运车辆驾驶员驾驶行为与驾驶适宜性检测单项指标相关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许书权;基于车辆运行监控系统的驾驶行为安全与节能评价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赵聪;驾驶行为数据监测与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2015年
5 周钰严;基于微观仿真的交叉口范围内生态驾驶行为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罗鹏菲;“毒驾”的刑法规制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7 周其英;醉酒驾驶案件审判实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8 马聪;基于OBD技术的驾驶行为习惯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9 王全;基于驾驶员个体特征的驾驶行为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夏雪;过度自信对风险驾驶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公交车进出站良好驾驶行为建模及参数获取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3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493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