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行车骑行者风险感知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自行车骑行者风险感知研究
【摘要】: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交通群体,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其出行目的主要是上学、放学,并且多采用自行车和公交车的出行方式。调查发现中学生在骑行自行车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交通违规现象,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并且目前国内对于交通安全方面的研究主要从机动车和机动车驾驶人的角度展开,对于中学生骑车安全管理也是从成人的角度制定,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借鉴风险规避观念,以中学生自行车骑行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制定风险感知改善措施,提高骑行者风险感知能力,从根源上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论文首先阐述了自行车骑行者风险感知研究基础,介绍了自行车安全骑行概念,分析中学生骑行者心理、行为、速度特性。由于风险感知理论仅将其界定为人的主观感知范畴,但是骑行者的风险感知还受到道路交通客观环境的影响,结合交通冲突干扰机理,将交通冲突作为风险感知研究背景,并介绍了路段自行车交通冲突类型和识别方法。然后建立风险感知影响因素集并辨识风险感知直接影响因素,数据的收集采用问卷调查和交通冲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风险感知的骑行者因素并实现量化。最后,论证生存分析法的适用性,将累积生存率作为骑行者风险感知敏感性的指标,建立风险感知-Cox模型,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得到模型估计结果以及协变量均值状态下的累积生存函数曲线,依据累积生存率划分风险感知敏感性等级。保持其余协变量的均值状态,改变单一协变量的取值分析不同因素对骑行者风险感知敏感性的影响程度,作为制定风险感知改善措施的依据。论文以西安市阎良区西飞二中作为实例,分析西飞二中自行车骑行者风险感知影响因素,提出中学生自行车骑行者风险感知改善措施和自行车安全避险建议。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以及交通管理提供依据,为弱势交通参与者风险感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对于智能化交通风险感知系统研究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风险感知 生存分析 影响因素 改善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2.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选题背景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风险及风险感知定义11-12
- 1.2.2 交通安全风险感知研究概况12-13
- 1.2.3 风险感知的主要研究方法13-14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4-15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5-18
- 1.4.1 研究内容15-16
- 1.4.2 技术路线16-18
- 第二章 自行车骑行者风险感知研究基础18-27
- 2.1 自行车安全骑行概念18-19
- 2.1.1 自行车交通的特点18-19
- 2.1.2 安全骑行行为19
- 2.2 中学生骑行者特性分析19-22
- 2.2.1 心理特性19-20
- 2.2.2 行为特性20-21
- 2.2.3 速度特性21-22
- 2.3 交通冲突干扰与风险感知理论22-25
- 2.3.1 自行车交通冲突23-24
- 2.3.2 自行车交通冲突干扰识别24-25
- 2.4 本章小结25-27
- 第三章 骑行者风险感知影响因素识别及量化27-48
- 3.1 风险感知影响因素识别27-32
- 3.1.1 建立风险感知影响因素集27-28
- 3.1.2 辨识风险感知直接影响因素28-32
- 3.2 调查组织及数据收集32-39
- 3.2.1 调查方案设计及实施33-36
- 3.2.2 调查数据基础分析36-39
- 3.3 骑行者影响因素量化分析39-47
- 3.3.1 因子分析原理40-41
- 3.3.2 初始变量相关性分析41-42
- 3.3.3 关键因子的提取与解释42-45
- 3.3.4 计算因子得分45-47
- 3.4 本章小结47-48
- 第四章 基于生存分析的风险感知行为研究48-63
- 4.1 建立风险感知-Cox模型48-50
- 4.1.1 生存分析法适用性分析48-49
- 4.1.2 风险感知-Cox模型建立49-50
- 4.2 协变量的选取及样本分析50-53
- 4.2.1 协变量的选取50-52
- 4.2.2 协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52-53
- 4.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53-56
- 4.4 风险感知影响因素分析56-62
- 4.4.1 个人特征影响56-59
- 4.4.2 道路交通流状况影响59-61
- 4.4.3 道路交通设施影响61-62
- 4.5 本章小节62-63
- 第五章 实例分析——风险感知改善对策研究63-70
- 5.1 实例分析63-65
- 5.2 风险感知改善措施65-68
- 5.2.1 建立中学生风险感知评价体系65-66
- 5.2.2 加强道路交通风险感知沟通66-67
- 5.2.3 加强中学生骑行者风险感知管理67-68
- 5.3 自行车安全避险建议68-69
- 5.4 本章小结69-70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0-72
- 6.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70-71
- 6.2 展望71-72
- 参考文献72-76
- 附录Ⅰ 关于自行车骑行者风险感知的调查问卷76-78
- 附录Ⅱ 因子分析相关系数矩阵78-79
- 附录Ⅲ 单一协变量不同取值的生存函数估计结果79-8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6-87
- 致谢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强;范春梅;贾建民;王顺洪;郝辽钢;;突发性灾害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与应急管理——以5·12汶川地震为例[J];管理世界;2009年06期
2 孟博;刘茂;李栋学;;公众风险感知的定量计算方法与应用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06期
3 张勇;钱城江;张明广;陈胤廷;王瑞;;化工园区事故风险感知定量计算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年06期
4 张海燕;葛怡;李凤英;杨洁;毕军;;环境风险感知的心理测量范式研究述评[J];自然灾害学报;2010年01期
5 孟博;刘茂;王丽;李栋学;;风险感知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其作用因子分析[J];中国应急管理;2010年09期
6 孟博;刘茂;李清水;王丽;;风险感知理论模型及影响因子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年10期
7 孙凯;黄蕾;段百灵;李凤英;毕军;;公众对地震的风险感知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6期
8 黄蕾;毕军;杨洁;卜全民;曲常胜;;连云港公众对核电和火电风险感知的比较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4期
9 徐立青;徐晓梅;;牛奶安全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13年07期
10 孟博;李国平;刘茂;李清水;;基于洪水风险感知与空间多标准分析方法的土地使用类型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苗荃;;大学生网上购物风险感知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姚本先;苗荃;;大学生网上购物风险感知问卷的编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顾源;王甫勤;;风险社会与当前中国民众的风险意识研究[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4 张帆;;从“风险社会”理论进路看公众在决策中的作用[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姗媛;信息安全风险分析方法与风险感知实证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
2 李华强;突发性灾害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与应急管理[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飞;风险感知视角下的公众防护型行为决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4 孙跃;产业集群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对离职意愿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许科;风险视角的信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将;驾驶人风险感知效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盈霞;公众对台风灾害的风险感知和应对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吕艳;消费者对临期食品安全的风险感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叶晓榕;风险感知、利益感知与集体行为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矿区与非矿区居民的比较[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唐素云;规模养猪户环境风险感知对环境行为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6 谷欣;权力在组织间地位差异和应急合作关系间的中介作用:风险感知的调节机制[D];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
7 李艳;基于游前/游后对比视角下的内地游客赴西藏旅游风险感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项一]Z;试论大众媒介的风险感知[D];复旦大学;2014年
9 沈甜;创业失败成本、创业者认知偏差对再创业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10 方蕾;慢性病病人风险感知问卷的编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91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591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