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灵隧道充填溶洞综合预报及突泥事故治理
本文关键词:阳灵隧道充填溶洞综合预报及突泥事故治理
更多相关文章: 阳灵隧道 溶洞 超前地质预报 突泥 灾害治理
【摘要】:突水突泥灾害是岩溶隧道施工中经常面对的严峻挑战.综合采用地震方法和电磁方法对阳灵隧道F_1断裂带开展了超前地质预报,准确地预报了充填溶洞的位置和规模.突泥事故治理过程中,首先采取稳定塌落体、封堵下泄口和加固已有支护等措施控制灾情;然后利用三台阶法和双层钢拱架支护通过了溶洞影响段;最后,采用地质雷达探测了溶洞规模和充填情况,并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状况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是探测隧道不良地质体的有效途径,"控制灾情,谨慎开挖,事后监控,确保安全"是突泥事故治理的合理原则.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阳灵隧道 溶洞 超前地质预报 突泥 灾害治理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036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9239,51204168)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1EL049)
【分类号】:U452.11
【正文快照】: 东烟台264025)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隧道建设规模与难度最大的国家,但由于施工前难以完全查清隧道沿线地质情况,而突发灾害成因与灾变过程复杂,导致施工中极易遭遇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安全.在铁路隧道建设中,圆梁山隧道[1]、马鹿箐隧道[2]等工程均发生过严重的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衔光;;大支坪隧道典型突水突泥事件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公路;2009年S1期
2 张民庆;彭峰;邹明波;谢晓飞;;铁路隧道不良地质突水突泥治理技术与工程应用[J];铁道工程学报;2013年09期
3 陈建军;;浅析隧道突泥治理[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年09期
4 胡文学;杨雁;;瑶寨隧道突水突泥原因分析与处治[J];西部交通科技;2013年10期
5 张万营;何泉;;三线大跨公路隧道突泥处置洞身结构稳定性分析[J];山西建筑;2014年08期
6 毛邦燕;许模;蒋良文;;隧道岩溶突水、突泥危险性评价初探[J];中国岩溶;2010年02期
7 张民庆;汪纲领;孙国庆;;南广铁路白云隧道断层突泥灾害治理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8 王海波;;木垴山隧道岩溶发育引发突泥的处理[J];公路交通技术;2012年05期
9 林承华;尹术军;;盘岭公路隧道涌水突泥治理措施[J];交通科技;2014年02期
10 李卫民;洋碰隧道右线出口突水突泥段的施工技术[J];公路;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熊厚金;林进和;蒋开贵;;南岭隧道石灰岩溶大突泥化学灌浆实例[A];中国锚固与注浆工程实录选[C];1995年
2 王海亮;刘涛;单红仙;刘小丽;郑建国;;某城市隧道突泥涌水原因分析及治理[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侯军红;;太中银铁路岗城隧道突泥塌方处理[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4 林达明;尚彦军;陈明星;乔广红;王开洋;;雁门关隧道大变形突泥段地质结构与力学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3年
5 王卫军;赵延林;;矿井岩溶突水灾变机理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晋升邋沈祥辉;专题研究突水突泥等施工难题[N];恩施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赵珊珊;稳稳穿越断裂带[N];中国交通报;2014年
3 记者曾立;穿越“地质博物馆”[N];重庆日报;2009年
4 记者 孔祥文;六沾铁路复线乌蒙山1号隧道解除安全警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5 本报通讯员 孔祥文;征战“世界级难题”[N];工人日报;2011年
6 通讯员 孔祥文 本报记者 矫阳 何晓亮;穿越巍巍乌蒙[N];科技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杨广臣;安全防线的细节诠释[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4年
8 唐江省 沈北林 曹建忠;踏遍青山人未老[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
9 袁蓉生 谢崇志 李连明;每一寸都是难题 每一步都靠智勇[N];中国交通报;2012年
10 万承茂;乌江天险铸精品[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子汉;基于饱和与非饱和渗流隧道突水突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2 龙洪;岩溶隧道突泥机理及处治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郭文广;岭脚隧道突水突泥地质灾害成因分析与综合治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4 李付法;锦屏水电站辅助洞突水、突泥机理及预测预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张通国;岭脚隧道涌水突泥段结构受力与变形特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4年
6 靳柒勤;寒岭界隧道涌水突泥段施工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董帅;铁路隧道突泥灾害及其对近接工程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8 罗雄文;深长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及其致灾模式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4年
9 翁贤杰;富水断层破碎带隧道突水突泥机理及注浆治理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梁艇栋;某巷道岩溶突泥体注浆室内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16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616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