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强风化花岗岩隧道突水灾害机制与协同治理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全强风化花岗岩隧道突水灾害机制与协同治理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隧道工程 全强风化花岗岩 突水机制 孕险环境因素 致灾因子 协同治理
【摘要】:针对广西山心隧道屡次发生的突水灾害,采用现场勘探、室内试验与理论分析方法,对全强风化花岗岩隧道突水灾害机制、灾变特征与防治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山心隧道突水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灾变演化速度快、次生灾害严重及影响范围大的特点,突水灾害发生的孕险环境因素为地层水稳定性差、导水通道发育、地下水与地表水丰富、带状谷地汇水负地形,而注浆实施不到位、防突岩土体留设厚度不足及施工扰动是隧道突水灾害主要致灾因子,在施工扰动与地下水压力共同作用下,掌子面渗透失稳形成突水通道并迅速演化扩展,继而引起地表塌陷、井塘干涸等次生灾害。综合考虑隧道施工与地表生态环境安全,制定了"以堵为主、排堵结合、分段治理、动态施工"的总体治理原则,优化确定复合帷幕注浆、全断面帷幕注浆及动态施工的协同治理技术体系,应用于山心隧道全强风化花岗岩段突水灾害的防治实践。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广西信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全强风化花岗岩 突水机制 孕险环境因素 致灾因子 协同治理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036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25902,51509246)~~
【分类号】:U456.33
【正文快照】: 我国华南地区花岗岩分布广泛,特别是在福建、广东、桂东南与湘南、赣南一带最为集中[1],这些地区气候炎热、降雨丰富,岩体风化作用强烈。同时,由于花岗岩节理裂隙发育,风化作用可以沿着节理面向岩体内部深入,使得花岗岩的结构、构造及整体性遭到破坏,其强度与稳定性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资谊;马士伟;;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发生机理与工程防治[J];铁道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2 苏扣林,黄健民;石岭大理石矿地下平巷突水灾害及其对地表环境的影响[J];岩土工程界;2004年09期
3 罗敏;许模;杨艳娜;任蕊;;基于AHP和模糊评判的隧道涌突水灾害预测[J];人民黄河;2010年11期
4 王勐,许兆义,王连俊,李治国;圆梁山毛坝向斜段隧道涌突水灾害及对地下水的影响[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5 王晓振;许家林;朱卫兵;郝宪杰;;松散承压含水层水位变化与顶板来压的联动效应及其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9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立武;金龙哲;李冬东;;矿山突水灾害及其防治[A];2005年全国金属矿山采矿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瑜;王晓振;;祁东煤矿工作面压架突水灾害防治技术[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3 高波;;瞬变电磁法在煤矿深部构造含水性探测中的应用[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郝锴;做好突水灾害外排水污染治理工作[N];徐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振;松散承压含水层下采煤压架突水灾害发生条件及防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骏骏;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曾艺;岩溶隧道岩盘安全厚度计算方法及突水灾害发生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38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638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