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连续刚构施工控制及停工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2 05:16
本文关键词:大跨度连续刚构施工控制及停工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施工控制 停工 连续刚构 预应力 线形控制 应力控制
【摘要】:近年来,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得桥梁的设计和施工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以其施工简便、造价经济、受力合理、行车舒适等优势得到迅速广泛应用。在该桥型施工中发展最早、应用较广、较熟为人知的是悬臂施工法。在悬臂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设计参数与实际数值的差异、混凝上的收缩、徐变、温度变化、预应力损失等。为了尽可能控制以上因素对结构的影响保证桥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确保桥梁成桥后的主梁线形和结构内力符合设计要求,使连续刚构桥的实际状态最大限度地趋近设计状态,桥梁施工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措施。本文以苍溪县嘉陵江二桥为工程背景,在本桥的施工过程,以确保施工中结构线形与理想施工状态线形一致,内力、挠度均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为目的,实施了大桥的施工控制。为此本文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工作,文章所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详细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控制理论,并以苍溪县嘉陵江二桥为背景,运用桥梁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 8.21建立了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对结构进行计算分析(2)对全桥线形、应力等参数进行检测并对数据进行处理;(3)分析施工监控中停工对结构挠度和应力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施工控制 停工 连续刚构 预应力 线形控制 应力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5.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5
- 1.1 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概述10-11
- 1.2 施工监控的目的和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4 本文研究内容14-15
- 2 连续刚构施工监控基本理论15-27
- 2.1 连续刚构施工监控的目的和任务15
- 2.2 连续刚构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15-19
- 2.2.1 变形控制16-18
- 2.2.2 应力控制18
- 2.2.3 稳定控制18-19
- 2.2.4 安全控制19
- 2.3 连续刚构施工控制的方法19-23
- 2.3.1 开环控制19-20
- 2.3.2 闭环控制20-21
- 2.3.3 自适应控制21-23
- 2.4 连续刚构施工控制影响因素分析23-26
- 2.4.1 结构控制参数23-24
- 2.4.2 温度变化24-25
- 2.4.3 混凝土收缩徐变25
- 2.4.4 施工工艺25-26
- 2.5 本章小结26-27
- 3 嘉陵江二桥连续梁的施工控制27-51
- 3.1 工程概况27-29
- 3.2 嘉陵江二桥施工监控体系29-31
- 3.3 主梁施工阶段划分31
- 3.4 变形控制31-40
- 3.4.1 线形监控测量工况31-32
- 3.4.2 线形测点布置32-33
- 3.4.3 数据处理33-37
- 3.4.4 线形监控结果37-40
- 3.5 应力控制40-50
- 3.5.1 测试仪器的选择40-41
- 3.5.2 测试原理41-42
- 3.5.3 测点布置及测量工况42-43
- 3.5.4 应力监测数据处理43-44
- 3.5.5 应力测试数据处理44-47
- 3.5.6 应力监控结果47-50
- 3.6 本章小结50-51
- 4 停工对结构的影响分析51-79
- 4.1 施工过程模拟分析51-57
- 4.1.1 结构分析依据51-52
- 4.1.2 结构分析参数52-53
- 4.1.3 模型荷载工况53-56
- 4.1.4 边界条件处理56-57
- 4.1.5 有限元模型57
- 4.2 不同停顿位置对梁体结构的影响57-68
- 4.2.1 停顿位置A(0#块端部)58-59
- 4.2.2 停顿位置B(4#块端部)59-61
- 4.2.3 停顿位置C(8#块端部)61-63
- 4.2.4 停顿位置D(13#块端部)63-68
- 4.3 不同停顿时间对桥梁结构的影响68-76
- 4.3.1 挠度情况对比68-73
- 4.3.2 应力情况对比73-76
- 4.4 施工停顿时间限值76-77
- 4.5 小结77-79
- 5 结论与展望79-81
- 5.1 结论79
- 5.2 展望79-81
- 致谢81-82
- 参考文献82-8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艳聪;田波;彭鹏;何哲;;水泥混凝土线膨胀系数试验研究[J];公路;2011年09期
2 李丽林;苗苗;胡梦洁;武静云;;2004-2010年我国典型停工事件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03期
3 蒋波;季日臣;;高速铁路无碴轨道预应力连续梁徐变影响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陈永恒;孟令星;;灰色理论与卡尔曼理论在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中的联合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08年11期
5 张永水;曹淑上;;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方法研究[J];中外公路;2006年06期
6 徐君兰,顾安邦;连续刚构桥主墩刚度合理性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7 张永水;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施工误差调整的Kalman滤波法[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顾安邦,常英,乐云祥;大跨径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的理论与方法[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9 杨高中,杨征宇,周军生,李强,宋贵峰;连续刚构桥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J];公路;1998年06期
,本文编号:659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659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