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设计方法综述
本文关键词: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设计方法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水泥稳定碎石 级配设计 逐级填充法 试验法 体积法 发展趋势
【摘要】:逐级填充法、试验法与体积法是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设计方法的重要内容。为了解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设计的研究现状,在分析水泥稳定碎石特点的基础上,从逐级填充设计法、试验设计法与体积设计法等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设计的研究成果,评述了存在的不足,阐述了今后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荆州市公路管理局;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 级配设计 逐级填充法 试验法 体积法 发展趋势
【基金】:湖北省公路管理局科技项目(鄂路计[2016]170号)
【分类号】:U416.214
【正文快照】: 引言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我国各级公路建设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是最为广泛的路面基层材料,具有强度高、承载能力较高和整体性好等优点。然而随着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大量运用,逐渐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对温度、湿度的敏感性以及耐冲刷性能较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彭波;尹光凯;李海宁;华学礼;;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设计与分形评价[J];中外公路;2016年03期
2 冯德成;于飞;巩春伟;;基于体积法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0期
3 徐永丽;于晓坤;王峰;;水泥稳定碎石骨架密实结构的合理级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4 沙爱民;胡力群;;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结构特征[J];中国公路学报;2008年04期
5 杨瑞华;许志鸿;李宇峙;黄云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研究[J];公路工程;2007年04期
6 郝培文,徐金枝,周怀治;应用贝雷法进行级配组成设计的关键技术[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7 张嘎吱,沙爱民;悬浮骨架密实结构配合比设计[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刘红瑛,戴经梁;骨架密实二灰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谭学政;水泥稳定碎石多指标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2 李伟雄;骨架密实结构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稳定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艳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峰;熊永松;冯珀楠;高润;胡国祥;;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设计方法综述[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6年06期
2 宫本辉;张昊;李侠;王莉;李红阳;;碎石掺量对水泥稳定花岗岩风化料材料特性的影响分析[J];中外公路;2016年05期
3 魏翻;王汛杰;刘刚;;水泥稳定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材料设计[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4 荆琳;张斌;;考虑路面温度条件的无机稳定砂砾基层材料抗裂性能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6年09期
5 于琳;;基于GTM法的应力吸收功能层设计方法[J];交通世界;2016年24期
6 何东坡;李惠惠;杨柳;金钊;;RAP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的影响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23期
7 刘树堂;曹卫东;李英勇;薛志超;张惠勤;管延华;;未加沥青矿料V_(MAa)物理模型构建与应用[J];中国公路学报;2016年08期
8 侯圣权;李坤;;抗裂嵌挤型水稳碎石强度影响因素试验分析[J];北方交通;2016年06期
9 孟凡娟;;沥青路面施工常用方法研究[J];民营科技;2016年04期
10 孟会林;;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及改善措施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承勇;水泥重复冷再生基层材料组成设计与耐久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2 刘陵庆;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性能及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3 张浩;重载交通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耐久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4年
4 赵瑜隆;SG-1型土壤固化剂稳定碎石土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李海宁;基于振动成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6 赵程飞;低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
7 洪亮;干旱荒漠区水泥稳定基层抗开裂性能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8 邵长柱;水稳碎石基层水泥剂量控制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孟浩;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应军;曹帆;陈浙江;方剑;;垂直振动成型水泥稳定碎石疲劳特性及应用[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2 王峰;侯恩创;刘海龙;;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设计方法的研究[J];公路;2013年12期
3 王龙;解晓光;;水泥稳定碎石振动与静压成型物理力学指标关系[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4 张业茂;陈拴发;胡光伟;;逐级填充式沥青混合料粗集料骨架级配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5 葛折圣;夏晖;;基于改进粗集料空隙填充法的密断级配沥青混合料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2期
6 姚辉;李亮;应荣华;但汉成;杨小礼;;采用贝雷法的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1期
7 田林;冯德成;;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干缩特性[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7期
8 温伟标;赵伟;杨海玲;陶子政;;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应用[J];中外公路;2010年02期
9 李明杰;蒋应军;张俊杰;王顺;戴经梁;;半刚性基层材料振动试验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10 杨瑞华;许志鸿;张超;李淑明;;沥青混合料分形级配理论[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隽祺;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疲劳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程小云;基于矿料颗粒量化指标的沥青混合料优化设计[D];长安大学;2010年
3 刘士全;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D];长安大学;2010年
4 成功;表面层沥青混合料级配优选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许小鹏;骨架密实结构水稳基层施工组织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韩琪;二灰碎石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冰冻耐久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7 刘金杰;骨架密实型水泥碎石基层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李德文;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控制指标及标准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9 琚晓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裂性能应用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10 仵卫东;高性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文;胡威;杨国强;;骨架密实路面级配设计方法[J];河南科技;2012年04期
2 于会斌;王p,
本文编号:666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66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