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芜马城市组群城镇体系规划》(2013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市群区域城际轨道交通布局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2013年
平级组合型城市群规划探索——以《芜马城市组群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为例
葛春晖 朱郁郁 刘培锐
【摘要】:城市面向区域成为一种必然,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成为区域空间拓展的核心趋势,平级组合型城市群作为新一轮区域城镇化的主体空间单元,也是城市走向区域的一种路径。平级城市之间加强合作肯定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双赢格局,道理管理者们似乎都懂,但城市之间真正的合作却受"竞争语境"和协调机制不完善的影响处在困难阶段,带给平级组合型城市群规划难以实施的特点。理想化的全面一体化规划策略,往往成为平级城市之间的"一纸口头承诺",无法得到顺利实施。本文借《芜马城市组群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的契机,对组合型城市组群规划进行了一次规划探索,明确刚性合作性规划策略和柔性协调性规划策略相结合的规划方针,得到了管理者的认可,被认为是可实施的规划方案。希望对组合型城市群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分类号】:TU984
【正文快照】:
1.引言:城市走向区域成为一种趋势“城市是区域的核心,而区域是城市的基础”,早在19世纪30年代芒福德就提出了区域整体发展理论,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助互利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城市起到经济中心作用,对区域有吸聚和辐射功能;而区域起到支撑作用,承接核心城市的辐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晓江;;城镇密集地区与城镇群规划——实践与认知[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1期
2 李晓江;;“钻石结构”——试论国家空间战略演进[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2期
3 姚士谋;王书国;陈爽;陈振光;;区域发展中“城市群现象”的空间系统探索[J];经济地理;2006年05期
4 姚士谋;陈振光;吴松;王波;;我国城市群区战略规划的关键问题[J];经济地理;2008年04期
5 朱英明;;城市群竞争力的发展演化与协同增强研究——基于长三角二级城市群的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明;我国城镇密集地区聚集与扩散机制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亘伟;刘志强;;我国城镇密集地区新农村建设类型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2 赵映慧;修春亮;姜博;;辽中南城市群、哈大齐城市群、吉林中部城市群经济发展比较[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3 刘荣增;;城镇密集区率先建成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几点思考[J];城市;2008年02期
4 王伟;;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宏观形态特征比较[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1期
5 崔功豪;;城市问题就是区域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区域观的确立和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1期
6 李秀敏;;东北地区城市群集聚经济研究[J];东疆学刊;2011年04期
7 陈洁;陆锋;程昌秀;;可达性度量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8 张广海;刘佳;王蕾;万荣;;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2期
9 吕韬;姚士谋;曹有挥;梁双波;陈振光;;中国城市群区域城际轨道交通布局模式[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2期
10 周惠来;郭蕊;;中国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昊;黄峻;江文文;周小虎;;武鄂黄城镇连绵带规划建设思路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卢锐;邵波;;小城镇群战略发展区选择及定量分析的探索与实践——以杭州临浦新城概念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发曾;张伟;张建伟;徐晓霞;苏朝阳;吕金嵘;冯德显;汪雪峰;赵威;李磊;李琳;刘静玉;刘晓丽;杨兰桥;;第六章 宏观尺度下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4 刘荣增;耿明斋;覃成林;;第八章 城乡统筹与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5 朱翔;;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继华;金欣;;国家战略背景下大尺度新区规划策略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总体规划)[C];2012年
7 毛有粮;刘剑锋;张亚;;转型理念下从贵安新区看新区发展趋势变化[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总体规划)[C];2013年
8 周亚杰;顾宗培;;北京文化空间的演变、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思考[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9 季虹光;严玉蕾;秦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研究——以《庆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 城市总体规划)[C];2014年
10 朱波;李铭;;我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技术方法探讨——以甘肃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欣;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熊理然;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及其核心支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陈明;我国城镇密集地区聚集与扩散机制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
4 董晓菲;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空间作用及联动发展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章贤;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冯坛;城市化区域发展中的核心城市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王伟;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集合能效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张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迎霞;基于空间外溢效应的区域经济增长空间俱乐部趋同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朱顺娟;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亚飞;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空间调控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苏海宽;济南都市圈空间组织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潘东进;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4 谢馥荟;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李晶;陕北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6 郑元凯;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坤;我国城市群政府协调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张立荣;湖南“3+5”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孙静;成渝城镇群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黄鹤;哈尔滨市域范围内森林公园的布局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东,彭俊;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5期
2 仇保兴;;我国农村村庄整治的意义、误区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1期
3 彼得·霍尔 ,邹德慈;西方城市规划的先驱思想家们[J];城市规划;1983年04期
4 张京祥,邹军,吴启焰,陈小卉;论都市圈地域空间的组织[J];城市规划;2001年05期
5 吴良镛;城市地区理论与中国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发展[J];城市规划;2003年02期
6 叶玉瑶;;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初探——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城市规划;2006年01期
7 唐路;薛德升;许学强;;1990年代以来国内大都市区研究回顾与展望[J];城市规划;2006年01期
8 钟海燕;郑长德;殷锋;魏新春;陈颜;;新区域主义与和谐城市空间构建[J];城市规划;2006年06期
9 王凯;;50年来我国城镇空间结构的四次转变[J];城市规划;2006年12期
10 陈明;;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下的城镇密集地区管治[J];城市规划;2007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建设部首期城镇体系规划培训班在南京大学举办[J];城市规划通讯;1995年23期
2 本刊记者;;建设部城乡规划顾问委员会部分专家就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工作计划发表意见[J];城市规划通讯;1999年17期
3 高春茂;对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再思考[J];城市规划;1992年04期
4 李兵弟,徐会夫;中国城乡空间规划的新发展——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4年12期
5 ;甘肃完成灾后重建城镇体系规划编制[J];城市规划通讯;2008年14期
6 张勤;;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城镇体系规划学组成立[J];城市规划通讯;1994年22期
7 罗赤;;《顺德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项目技术特点简介[J];城市规划通讯;2004年02期
8 任青虎;对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2年08期
9 蔡奇斌;;陆丰市城镇体系规划探索[J];南方建筑;2006年03期
10 翁可隐;当前我省城镇体系规划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浙江建筑;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红卫;;关于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考[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2 丁夏君;;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探索与思考[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张克军;杨艳茹;;新形式下的城镇体系规划变革——以哈尔滨城镇体系规划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秀珠;;论城镇体系规划的三个层面——因地制宜编制浙江城镇体系规划[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丰;;产业与空间的协调配置在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实证应用研究——以河南省林州市为例[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刘洋;罗勇;刘园;李樱;;部门联动,实现“协调规划“与“规划协调”——广东省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探索[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林涛;;跨行政区城镇体系发展与规划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宋焕胜;党安荣;胡社荣;;城镇体系规划中空间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探讨[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劲松;;分享发展成果,共同协调发展[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丁志刚;张伟;;试论区域一体化发展与都市圈规划的兴起[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陕西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孙小壹;[N];中华建筑报;2007年
3 ;[N];河南日报;2008年
4 楼冰;[N];中国建设报;2007年
5 赵亚平;[N];中华建筑报;2008年
6 王春波;[N];楚雄日报(汉);2008年
7 王小琴;[N];江苏经济报;2006年
8 何晓蓉;[N];成都日报;2008年
9 王媛;[N];楚雄日报(汉);2008年
10 见习记者 刘凯;[N];运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许剑峰;基于政策法规体系下的城市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刘纯青;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郭汝;我国中部地区小城镇合理规模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李春华;新疆绿洲城镇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浩;城镇群落自然演化规律初探[D];重庆大学;2008年
6 段炼;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张晓明;高速城市化时期村镇规划的区域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东;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评估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
2 常延聚;关于重庆直辖市城镇体系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D];重庆大学;2004年
3 李文实;基于GIS的福建沿海地区城镇体系规划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卢彧;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晶;村镇体系规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立敏;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模式的探索[D];天津大学;2005年
7 刘喜波;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朱玮;基于城乡互动的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李慧;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及城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唐劲峰;统筹城乡发展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市群区域城际轨道交通布局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0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70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