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车碰撞事故中行人动力学响应及损伤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车碰撞事故中行人动力学响应及损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事故重建 Madymo模拟 车辆类型 运动形态 人体损伤 参数分析
【摘要】:为研究行人与车辆碰撞后的抛距、运动姿态及其损伤机制,根据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的2起真实案例,针对事故中常见的厢式客车和普通轿车车型,基于MADYMO多刚体仿真软件,建立符合中国人体形特征的人车碰撞多刚体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机模拟试验,研究2种车型不同车速和碰撞角度对碰撞后行人动力学响应及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车型和车速是影响行人抛距和损伤程度的主要因素,而碰撞角度对行人碰撞后的运动姿态有较大影响。
【作者单位】: 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四川西华机动车司法鉴定所;
【关键词】: 事故重建 Madymo模拟 车辆类型 运动形态 人体损伤 参数分析
【基金】: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项目(14203245)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2ZA287) 省部级学科平台开放课题(szjj2015-047)
【分类号】:U492.8
【正文快照】: 我国交通事故统计结果表明[1],2012—2014年,行人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20%左右,且人车碰撞事故中行人的致死率较高,因此,有必要研究人车碰撞事故的相关特性。因假人碰撞试验成本较高,所以目前基于仿真软件的碰撞模拟试验被广泛应用。国外ESSA等[2]研究表明,车型对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奇;张道文;王鑫;;行人与厢式客车碰撞后的运动形态及损伤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09期
2 王岩;徐晓庆;刘博涵;许骏;李一兵;;碰撞车速与车辆类型对行人运动和损伤耦合影响的研究[J];汽车工程;2015年03期
3 杨济匡;赵淑婧;;大客车与行人碰撞中动力学响应及损伤参数的仿真[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奇;张道文;王鑫;唐灿;;人车碰撞事故中行人动力学响应及损伤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年08期
2 王鑫;张道文;张光辉;;汽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重建研究[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3 王鑫;张道文;冉启林;尹均;;电动自行车骑车人与汽车碰撞的动力学响应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年06期
4 陈奇;张道文;王鑫;;人车事故再现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31期
5 陈奇;张道文;王鑫;;行人与厢式客车碰撞后的运动形态及损伤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徐晓庆;刘博涵;许骏;李一兵;;碰撞车速与车辆类型对行人运动和损伤耦合影响的研究[J];汽车工程;2015年03期
2 邹铁方;刘雨;李平凡;尹若愚;;汽车-摩托车碰撞事故车速及碰撞位置预估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01期
3 聂进;李桂兵;王薛超;杨济匡;;乘用车前端结构几何参数对行人头部动力学响应和损伤风险的影响[J];汽车工程;2014年12期
4 曹弋;裴玉龙;左忠义;;汽车与摩托车碰撞事故再现分析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年09期
5 杨济匡;赵淑婧;;大客车与行人碰撞中动力学响应及损伤参数的仿真[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4年02期
6 杨济匡;;汽车与行人碰撞中的损伤生物力学研究概览[J];汽车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7 莫富灏;杨济匡;李松庆;;汽车前部结构对骑自行车人颅脑损伤防护特性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8 孔令铮;徐若瀛;许逸伦;蒋潇;;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步行速度的调查与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年24期
9 许骏;李一兵;;人车碰撞事故再现技术综述[J];汽车工程;2009年11期
10 陈勇;杨济匡;Dietmar Otte;;轿车前部结构参数对儿童头部损伤影响分析[J];汽车工程;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生活百科[J];致富天地;2004年06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天驰;刘贺丽;;谈谈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中的非专业问题[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五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杨晓春;马玉虎;康鹏飞;葛延昌;陈晓瑞;;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型与人体损伤伤情程度的相关性分析[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梁正海;陈军辉;金吉;;浅论法医人体损伤程度功能鉴定时机的法定化[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崔瑛;刘佳伦;;浅析拳击致人体损伤的特点[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吝蔚寻;;浅谈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分级[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程钢;;中毒案件人体损伤程度鉴定初探[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吕维宁;;修订完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探讨[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吴军;邱胜冬;;制订《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势在必行[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孙海平;章建华;吴群民;;谈《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讨论稿)的修改[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陈云松;张爱英;;谈谈人体损伤程度的比较鉴定[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关清 通讯员 钟仓健;新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正式发布[N];人民公安报;2013年
2 陆斌;人体损伤鉴定新标准通过论证[N];健康报;2004年
3 陆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通过专家鉴定[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刘义军;略议人体损伤鉴定标准的变化[N];江苏经济报;2014年
5 李卓凝 最高人民法院;浅析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N];人民法院报;2014年
6 《方圆》杂志记者 冯建红;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有新规[N];检察日报;2014年
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公诉处 李占州 杨飞 锦传涛;适用人体损伤鉴定标准要注意衔接[N];检察日报;2014年
8 庆阳市公安局西峰分局刑事技术室 李自强;对有争议的人体损伤鉴定结论采信问题的探讨[N];甘肃法制报;2007年
9 苏清涛;女法医较真[N];检察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李海洋;“同一编号两份鉴定”有损判决公正性[N];中国商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宇婷;《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在实践应用中的问题探讨[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锵强;基于手部抓握力特征的大客车坐姿人体损伤数值模拟[D];山东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77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777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