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地区带地锚索的少塔悬索桥地震响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峡谷地区带地锚索的少塔悬索桥地震响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悬索桥 无吊索区 地锚索 峡谷 地震响应 损伤状态
【摘要】:悬索桥是一种充分适应地形的结构形式,可根据桥址处的地形省去一个或全部桥塔形成少塔悬索桥,此时山体发挥了桥塔的作用,但其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均较少。这类结构加劲梁长度小于跨度,无吊索区附近的端吊索容易松弛,端吊索和梁端杆件应力幅较大,支座负反力较大,合理布置地锚索可有效解决该问题。桥址处多为峡谷,其地震动与平坦地面有较大差异,这将表现在结构地震响应中。在一些突发情况下构件失效可能引发结构失效,为应对这一情况就需要对构件失效模式以及损伤状态下的结构性能有所了解。本文结合其结构特点,重点讨论了地锚索的合理参数、峡谷对地震响应的影响、完好状态和损伤状态下悬索桥的地震响应。首先利用桥梁非线性分析软件BNLAS建立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无地锚索时存在的问题,通过参数分析得到了地锚索间距、初张力、面积对布置效果的影响规律,并以主缆次应力作为参考指标,确定了合理的地锚索参数;然后利用ANSYS基于粘弹性边界理论对比了峡谷地震动和水平地震动,得到了P波、SV波垂直入射时峡谷对地震动的影响规律,用ANSYS建立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将支承点时程参数用于非线性时程分析,计算对比了纵向、竖向、E1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最后基于能量观点计算吊索重要系数,通过对单根吊索的失效分析确定了结构连续破坏的控制因素,计算得到不同失效模式下吊索的容许失效根数,并对损伤状态下的通行能力和地震响应作了分析,提出了保证结构安全的可行建议。
【关键词】:悬索桥 无吊索区 地锚索 峡谷 地震响应 损伤状态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2.55;U448.2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少塔缆索承重桥梁简介10-11
- 1.2 研究背景、内容、目的及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3.1 悬索桥无吊索区地锚索研究现状12-13
- 1.3.2 局部地形对地震响应的影响13-15
- 1.3.3 悬索桥多点激励研究现状15-16
- 1.4 研究方法16-18
- 第2章 地锚索的合理参数研究18-32
- 2.1 引言18
- 2.2 无地锚索计算结果分析18-25
- 2.2.1 主缆、加劲梁竖向位移19-20
- 2.2.2 主缆次应力20-22
- 2.2.3 吊索应力及应力幅22-23
- 2.2.4 加劲梁应力及应力幅23-25
- 2.2.5 支座反力25
- 2.3 地锚索顺桥向布置形式及间距分析25-27
- 2.4 地锚索初张力分析27-29
- 2.5 地锚索面积分析29-31
- 2.6 本章小结31-32
- 第3章 峡谷地震动的数值模拟方法32-43
- 3.1 引言32
- 3.2 线弹性土层的稳态地震反应32-34
- 3.3 集中粘弹性人工边界34-35
- 3.4 人工边界处的等效荷载35-39
- 3.4.1 平面P波斜入射36-38
- 3.4.2 平面地震波垂直入射38-39
- 3.5 连续介质离散化数值模拟的精度和实用离散准则39
- 3.6 位移激励的原理与实现39-42
- 3.6.1 单自由度体系支座运动时的运动方程39-41
- 3.6.2 多自由度体系支座运动时的运动方程41-42
- 3.7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峡谷对地震响应的影响43-65
- 4.1 引言43
- 4.2 峡谷对地震动的影响43-52
- 4.2.1 地震波选取43-44
- 4.2.2 峡谷模型44-46
- 4.2.3 P波垂直入射46-47
- 4.2.4 SV波垂直入射47-48
- 4.2.5 频谱特征的变化48-52
- 4.3 峡谷对地震响应的影响52-64
- 4.3.1 有限元模型简介52-53
- 4.3.2 结构动力特性53-55
- 4.3.3 竖向地震作用55-59
- 4.3.4 纵向地震作用59-63
- 4.3.5 E1地震作用63-64
- 4.4 本章小结64-65
- 第5章 部分吊索失效时悬索桥的地震响应65-81
- 5.1 引言65-66
- 5.2 吊索失效模拟方法66-68
- 5.3 吊索失效模式分析68-77
- 5.3.1 关键构件的确定68-69
- 5.3.2 单根吊索失效的影响69-71
- 5.3.3 失效模式分析71-77
- 5.4 损伤状态下的通行能力77-79
- 5.5 损伤状态下的地震响应79-80
- 5.6 本章小结80-81
- 结论与展望81-82
- 致谢82-83
- 参考文献83-86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奇;虞庐松;万旭升;;地震动特性对隔震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林家浩;剪切梁随机地震响应的李兹法[J];应用力学学报;1994年03期
3 宁晓骏,董明;桥梁地震响应的计算方法和比较[J];云南交通科技;1999年06期
4 王智峰,王笃国,陈俊生;大跨度桥梁地震响应研究现状与发展[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09期
5 姜秀娟;赵国辉;刘健新;;桩—土相互作用对桥梁地震响应影响分析[J];公路;2007年05期
6 王鸯;王琳;;大跨度桥梁地震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8期
7 柳春光;孙国帅;张士博;韩亮;;深水桩墩结构振动台试验及地震响应预测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8 黄泰烈;朱敏;陈克坚;王玉珏;曹凌飞;申爱国;;高烈度山区复杂场地环境地震响应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3年06期
9 张俊勇,唐家祥,江宜城;浮放物的地震响应及防倾覆措施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1997年04期
10 匡志平;特征参数对单自由度结构随机临界地震响应影响的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俊文;赵章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地震响应和减震分析[A];物流工程三十年技术创新发展之道[C];2010年
2 罗列;陈水生;;隔震桥墩梁柔度对地震响应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杜元增;魏德敏;;周边双层中部单层球面网壳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4 马千里;程光煜;叶列平;陆新征;;屈服后刚度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马千里;程光煜;叶列平;陆新征;;屈服后刚度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林涛;魏泳涛;于建华;;顶置水箱对高层建筑地震响应的影响[A];四川省振动工程学会2002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薛素铎;潘云;;地震输入空间变化效应对大跨度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韩青;赵凯红;张毅刚;;预应力拱架结构多维地震响应的动力时程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鸿儒;陈英俊;;桩-土-结构系统的随机地震响应[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10 孙卓;阎贵平;;高速铁路刚构式高架桥延性地震响应研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江洋;大跨建筑结构多点输入地震响应计算与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刘振宇;深水桥梁的地震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李贞新;基于推倒分析法的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简化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蒋东旗;远场地震作用下桩基的横向地震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闫晓宇;多点激励下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桥梁地震响应振动台阵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6 樊珂;大跨度结构多维多点地震响应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7 杨孟刚;磁流变阻尼器在大跨度桥梁上的减震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8 杨颜志;土体-复杂结构耦合系统地震响应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长鑫;库底淤沙对混凝土坝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梁新玲;考虑桩土效应的波纹钢腹板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雷春煦;大跨度高低墩斜拉桥地震响应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钟钰;大跨斜拉桥抗震性能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梅俊伟;大跨曲线连续梁桥地震响应及参数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6 江涛;大型双曲冷却塔的地震响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蔡耀;考虑桩土效应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8 李斌;多相流体非均匀饱和岩石依赖温度的地震响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9 张启凯;桥梁结构对地下地铁车站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10 郭海涛;大型LNG储罐液体晃动控制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51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851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