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我国主要港口的运营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15:36

  本文关键词:我国主要港口的运营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港口绩效 BCC-DEA模型 港口效率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


【摘要】:2014年我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较去年增长了7.4%,这是从1998至今,我国的GDP增长速度第一次没有达到预设的年度增长目标,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开始逐渐放缓,这对于港口经济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之下,对港口加快转型,提高效率提出新的要求,例如如何进一步减少成本、提高港口效率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针对我国港口运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从港口内外两方面探寻影响港口相关效率的因素,为提高港口效率提供相应的政策依据,不仅让港口平稳度过经济转型期,更期望通过这种港城一体化的研究来带动整个经济的长足发展。文章重点分析2010-2013年我国主要港口的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综合效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利用BCC-DEA模型来对全国18个主要内陆、沿海港口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再利用各港口效率与港口所在腹地城市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城市相关指标以及港口内部生产水平的相关指标构建面板数据个体固定效应多元回归模型和混合OLS回归模型,通过对比两个回归模型结果明确了各个港口效率的影响因素。文章最后得出结论,我国港口的综合效率年均值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层现象,各层次之间的港口差距较大,处于同一层次的港口之间效率相差不大;港口综合效率的这种分层现象与港口腹地有较明显的联系,综合效率高的港口往往处于经济发展较好、城市规模较大的地方。内陆港口的综合效率普遍表现不佳;港口综合效率还与港口自身的经营生产水平息息相关;港口规模效率的无效影响了港口的综合效率,使港口综合效率较港口技术效率而言大幅效率降低,也就是说,港口的普遍规模无效,导致了港口综合效率不高;按照规模效率年均值走势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规模效率在逐渐减少。说明港口存在盲目扩张的问题。港口内部生产情况越好、腹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规模越大,港口综合效率越高;港口生产基础设施越完备,相应的港口的纯技术效率越高,而港口腹地城市的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港口纯技术效率影响不大;港口腹地城市规模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港口的规模效率越高,腹地城市的产业结构对港口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港口绩效 BCC-DEA模型 港口效率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24;F552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8
  • 序言8-12
  • 1 引言12-16
  • 1.1 问题提出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2.1 理论意义12
  • 1.2.2 现实意义12-13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4
  • 1.3.1 研究思路13
  • 1.3.2 技术路线13-14
  • 1.4 研究内容14-15
  • 1.4.1 章节安排14-15
  • 1.4.2 预期结果15
  • 1.5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15-16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16-24
  • 2.1 港口范围的界定16
  • 2.1.1 狭义港口定义16
  • 2.1.2 广义港口定义16
  • 2.2 港口运营效率16-19
  • 2.2.1 港口运营效率内涵16-17
  • 2.2.2 港口运营效率划分17-19
  • 2.3 关于我国港口运营效率研究现状19-20
  • 2.4 港口效率的评价方法20-22
  • 2.4.1 参数化法20
  • 2.4.2 非参数法20-22
  • 2.5 本章小结22-24
  • 3 我国港口业发展现状24-30
  • 3.1 我国港口发展阶段24-25
  • 3.1.1 改革开放前期24
  • 3.1.2 改革开放时期24-25
  • 3.2 我国港口分布25-27
  • 3.3 全国港口运营现状27-29
  • 3.3.1 全国港口生产运行现状27-28
  • 3.3.2 全国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综述28-29
  • 3.4 我国港口现存主要问题29-30
  • 3.4.1 港口发展滞后且不均衡29
  • 3.4.2 港口空间布局同质化,影响资源合理配置29
  • 3.4.3 基础设施滞后,高科技含量较低29-30
  • 4 基于BCC-DEA模型的港口运营效率评估30-40
  • 4.1 DEA方法选择30
  • 4.2 DEA模型原理30-32
  • 4.3 港口运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32-35
  • 4.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32
  • 4.3.2 港口运营效率指标体系构建32-34
  • 4.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34-35
  • 4.4 港口运营效率评价35-38
  • 4.5 本章小结38-40
  • 5 我国港口运营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40-52
  • 5.1 影响因素模型建立原则40-44
  • 5.1.1 国内外港口运营效率影响因素研究40-41
  • 5.1.2 港口运营效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41-44
  • 5.2 模型原理44-45
  • 5.2.1 混合OLS回归44
  • 5.2.2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44-45
  • 5.3 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45-50
  • 5.3.1 港口纯技术效率影响因素49
  • 5.3.2 港口规模效率影响因素49-50
  • 5.4 本章小结50-52
  • 6 结论和建议52-56
  • 6.1 主要结论52
  • 6.2 政策建议52-56
  • 6.2.1 微观环境53
  • 6.2.2 宏观环境53-56
  • 参考文献56-59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9-61
  • 学位论文数据集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柱,李静国;新理念 新跨越——写在《港口法》颁布之际[J];中国水运;2003年08期

2 王金文;贯彻《港口法》重在落实[J];中国水运;2003年10期

3 洪善祥;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港口法》 推动港口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J];港口经济;2003年05期

4 于汝民;以《港口法》为保障 加快港口发展[J];港口经济;2003年05期

5 ;港口经营将实行准入制度张春贤部长阐释《港口法》(草案)[J];中国港口;2003年01期

6 张江宇;《港口法》对我国港口改革与发展的影响[J];综合运输;2003年09期

7 洪善祥;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港口法》 推动港口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港口法》宣传贯彻会议上的讲话[J];水路运输文摘;2003年08期

8 洪善祥;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港口法》推动港口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港口法》宣传贯彻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港口;2003年08期

9 苏新刚;在《港口法》宣传贯彻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摘要)[J];中国港口;2003年08期

10 翟剑峰,张凌;《港口法》给江苏港口发展带来的思考[J];中国港口;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港口法》实施将导致新一轮外资吞并港口(?)[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2 王军;;青岛市港口行政管理体制探讨[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周立荣;;建立战略联盟 加快港口发展[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4 高鸿建;;创建江苏港口强省 提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整体竞争力[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4年优秀论文集[C];2004年

5 姜光忠;;强化海事机构优质服务 促进江苏沿江港口发展[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5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交通部副部长 洪善祥 本报评论员;积极努力 做好《港口法》的实施工作[N];中国交通报;2003年

2 朱承志;迎接港口发展新纪元[N];中国水运报;2003年

3 ;《港口法》将促进中小港口发展[N];中国水运报;2003年

4 吴静 张正柱 李薇 陈国雄;推动港口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N];中国水运报;2003年

5 李薇 陈国雄 吴静;宣贯会上代表“杂谈”《港口法》[N];中国水运报;2003年

6 洪善祥;积极努力做好《港口法》实施工作[N];中国水运报;2004年

7 鄢琦;港口体制改革激发新活力[N];中国水运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马莉;《港口法》填补了我国港口法律的空白[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9 记者 阎友华;湖南鼓励个人投资建港口[N];中国船舶报;2007年

10 撰文 陈戈 林清 楚楚;依法管理港口 促进经济发展[N];南方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清;基于分工和交易成本的港口演变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2 涂敏;我国港口民营化动因、目标及模式选择[D];浙江大学;2008年

3 孔宪雷;港口经济系统演化与优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郑辉;我国港口竞争力及其演化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陈宁;港口运营结构优化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李南;港口民营化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傅明明;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区域经济系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郭钧;天津港口发展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曾凡华;基于深圳港口国际中转的博弈与决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黄勇;港口企业发展战略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海滨;群岛新区建设背景下舟山港口集约开发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李荣;“一港多点”港口模式对城市发展影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邢治伟;我国港口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唐建新;河北省港口功能拓展策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胜军;广州港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6 周煜明;铜陵市港城一体化建设问题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7 胡颖;基于层次—熵权法的低碳港口评价研究[D];深圳大学;2016年

8 郭晓娜;我国主要港口的运营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于群;青岛服务型港口综合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10 王涛;港口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24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924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8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