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高速铁路隧道线路底部结构累积疲劳损伤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7 14:42

  本文关键词:高速铁路隧道线路底部结构累积疲劳损伤特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高速铁路 隧道线路底部结构 侧向双轴拉-压 疲劳模型 疲劳寿命


【摘要】:利用侧向双轴拉-压疲劳损伤力学模型,建立隧道线路底部结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基于MIDAS GTS NX三维有限元分析平台,以武广高速铁路某双线隧道线路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围岩-隧道衬砌结构-线路底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研究隧道线路底部结构轨道板、混凝土支承层以及仰拱填充层动力响应特征与疲劳损伤寿命。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列车振动荷载在隧道线路底部结构内产生的动应力属于侧向双轴拉-压应力状态;隧道线路普通段底部结构疲劳寿命主要取决于轨道板,其疲劳寿命满足设计使用年限要求,而隧道端部线路底部结构的疲劳寿命则同时取决于轨道板和仰拱填充层,其疲劳寿命均少于60 a,达不到线路设计使用年限要求;隧道端部线路底部结构是隧道使用寿命设计的关键性控制因素。
【作者单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New
【关键词】高速铁路 隧道线路底部结构 侧向双轴拉-压 疲劳模型 疲劳寿命
【分类号】:U459.1
【正文快照】: 高速铁路隧道线路底部结构受到列车振动荷载的长期作用,容易产生疲劳损伤与破坏,导致道床结构破裂或路基不均匀沉降,从而影响高速铁路的行车安全。为此,国内外有学者针对高速铁路道床结构的疲劳损伤特征开展了探索性研究。其中,文献[1-4]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等方法对高速铁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伟;高峰;翟栋栋;;焦罐底部结构技术改造[A];2012冀苏鲁皖赣五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六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俊;;底部结构在无底柱采场回收分层中的应用[A];2010全国采矿科学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束国才;祁保明;;自然崩落法采场底部结构的选择[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代生伟;;降低大爆破对底部结构的破坏[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长帅;铁路隧道底部结构隆起变形及其工程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廖江海;龙首矿贫矿体崩落采矿中第一个底部结构力学稳定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朱栗宝;冲击荷载作用下采场底部结构损伤机理研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30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930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1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