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跨曲线连续梁模态分析试验
本文关键词:三等跨曲线连续梁模态分析试验
更多相关文章: 曲线连续梁 振型 模态分析 有限元分析 冲击系数
【摘要】:为了得到三等跨曲线连续梁(曲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利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了曲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并对其进行了振动试验。试验结果采用DASP模态分析软件处理,得到曲梁的前3阶频率及振型,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实振型变化的真实性,并对其冲击系数的取值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曲梁前3阶频率的相对误差均不超过4%,振型基本吻合;曲梁的有限元计算频率均小于试验实测频率,且曲梁的前3阶频率均小于等跨直梁,刚度是影响同等跨径直梁和曲梁自振频率不同的主要因素。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曲线连续梁 振型 模态分析 有限元分析 冲击系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093,51278137)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2C42011564)
【分类号】:U441.3
【正文快照】: 0引言连续梁桥是中等跨径桥梁中常用的一种桥梁结构形式,随着城市交通的日渐繁杂,曲线连续梁桥作为互通式立交桥中的匝道桥得以广泛应用,但是对于影响曲线梁桥动力特性及振型方向因子的重要参数的研究仍没有找出相关的规律[1],而进行这些研究的关键是要得到结构的动力参数。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广俊;李爱群;;关于“结构振型参与系数和振型贡献的分析”一文的勘误[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2 C.W.Coale;M.R.White;冯振兴;;一种可计及设计变动的修改飞行器振型的方法[J];国外航天运载与导弹技术;1986年02期
3 David R Martinez;朱仲方;;利用构件振型合成法进行组合实验/分析模拟[J];国外航天运载与导弹技术;1986年06期
4 马旭升;;振型参与质量系数详解[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3期
5 魏标;戴公连;;非规则梁桥的振型重要性指标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9期
6 赵玲;刘畅畅;刘子强;;基于振型面积差最小的导弹动力学模型修正[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3年05期
7 郑耀根;多架万能测振仪用同步讯号测量振型曲线问题的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1964年01期
8 尤文洁 ,郑长卿;悬臂薄板自然频率与振型的实验报告[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65年01期
9 施维新;;在机组本体上转子三阶振型的平衡[J];热力发电;1980年08期
10 凌建;朱慕铨;;振型分理法的改进[J];四川电力技术;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祥;刘艳霞;代玉娟;;结构振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2 李春祥;;结构振型最优控制系统的时滞稳定性[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3 罗健豪;;关于离散振动系统的李兹法[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4 张文芳;;结构体系地震作用下振型评价参数的理论研究[A];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玉星;;频率方程重根下振型的意义及其计算[A];第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6 夏友柏;王年桥;;多点输入作用下结构随机振动的振型加速度法[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7 罗修纯;王顺强;;有局部削弱的简支梁的频率与振型[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8 袁驷;叶康生;;从“随机”到“精确”——杆系结构振型精确计算的最新进展[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8年
9 丁训荣;商力伟;;一种特殊的振动响应问题[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10 孙军举;李青宁;王天利;;曲线桥反应谱分析中振型贡献率探讨[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松峰 罗芳;基于振型顺序的梁构件类型定义研究[N];中华建筑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林;剪切型框架结构损伤检测的数值与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郭国会;桥梁结构动力损伤诊断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3 Jamal Nourain Ibrahim;[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重杨;高墩桥梁划分标准[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孟令洋;基于动态特性的高速列车轮对结构参数影响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柯君;基于模态特性的未知边界条件下索力识别[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董娣;非比例阻尼线性系统的复振型分解方法[D];河北理工学院;2002年
5 杨世杰;风振响应分析中振型组合方法选取的指标[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罗琼;振型缩聚扩充及其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7 杨素军;结构振动监测系统及振型测试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陆加国;利用低阶模态柔度阵估算地震反应方法的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
9 李阳阳;考虑振型影响的高层建筑风致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10 程牛;高层框—剪结构考虑高振型的能力谱法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944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944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