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葛洲坝1号船闸模型的水流诱鱼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1 03:26
本文关键词:基于葛洲坝1号船闸模型的水流诱鱼试验研究
【摘要】:以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为研究对象,在自制的葛洲坝船闸模型中,研究水流诱导鱼类进入船闸的技术。诱鱼效果采用鱼平均聚集率(P)、诱集效率指数(I)、通过闸门频次(f)和上下游停留时间比(Tr)作为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适当范围的水流流速对诱导鱼类进入船闸有一定的诱集作用。当闸门断面平均流速为0.45 m/s时,诱集效率最高,此时鱼类在船闸两侧区域平均聚集率和诱集效率指数最大,通过闸门频次最高;当水流流速为0 m/s(对照组)时,鱼类的活动规律不明显;当水流速度大于0 m/s且小于0.45 m/s时,鱼群聚集中心主要集中闸门内高流速区域;当流速超过0.45m/s后,逐渐增大时,鱼类进入船闸的频率呈下降趋势,鱼群聚集中心主要集中在闸门下游侧流速较稳定的区域;当流速超过0.75 m/s后,鱼类的顶流行为逐渐减弱,不再呈现向闸门聚集的趋势,出现逃逸行为。通过本研究,为鱼类行为学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中低水头水利枢纽船闸与鱼道结合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船闸 过鱼设施 水流 诱集效率 鱼类行为
【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 2015年三峡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
【分类号】:U641.1;S917.4
【正文快照】: 葛洲坝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在发电、航运、防洪、灌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效益。但是,由于拦河坝的阻隔,葛洲坝工程造成了长江流域鱼类生境片段化、洄游通道阻隔、产卵场被破坏、栖息地丧失等问题,对长江鱼类资源产生了不利影响[1~3]。为通航需要,
本文编号:952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95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