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交通用地的优化配置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交通大学》 2013年
交通用地的优化配置问题研究
李连成
【摘要】:交通用地是承载交通运输活动的土地资源,在交通运输资源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从交通发展阶段上分析,我国整体上正处于初步运输化阶段,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向完善运输化阶段转变,这一阶段正是交通用地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发展阶段。从交通建设的实际看,“十二五”期许多省份已经面临交通用地指标短缺的现实制约。如何优化交通用地配置,实现交通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是今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 本文选取土地资源如何才能有效约束同时合理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健康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构建交通用地优化配置的制度体系。论文运用交通资源配置理论和“产品—资源—网络经济”的运输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交通用地配置的经济内涵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广泛以美、英等国际历史经验、国内相关案例等为例证,通过统计研究、历史比较研究和实地研究等,具体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专家意见法、归纳和演绎等理论分析方法,得出一般性的规律,并结合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各种约束性条件,提出可操性的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基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本文分析了交通用地的经济内涵,指出交通用地配置是交通运输资源硬资源配置的核心,提出交通用地配置的3个层次,构建了交通用地配置的需求一资源—网络经济分析框架。从运输需求角度分析,交通用地优化配置的本质要求是满足合理运输需求的用地要求;从交通资源角度分析,交通用地优化配置的约束条件是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从网络经济角度分析,交通用地配置要符合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要求,达到以较少的土地资源满足运输需求,运输业网络经济的实现即是交通用地优化配置的过程。 交通用地配置的优化,从短期看是如何提高土地资源对交通基础设施的产出,从长期看则是在实现经济长期均衡增长条件下如何形成交通基础设施的最优配置。基于我国交通用地的实际,论文第4至第7章从交通用地的配置制度、交通结构和规划制度、交通项目土地资源共用等层面研究了交通用地优化配置问题。 交通用地的配置制度方面,论文分析、总结了国内外交通用地配置制度,提出要继续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改革项目层面的交通用地无偿划拨制度,分类分步推进交通用地有偿使用,使市场机制在交通用地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借鉴美、英等国家铁路网发展教训,结合我国交通建设实际,提出交通基本网是交通用地优化配置的基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统一规划和统筹建设,更为有助于形成供需平衡型的交通基本网。论文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用地效率和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格局,提出基于综合运输理念的交通用地方式结构优化配置建议和交通用地空间结构优化配置建议。论文研究了交通用地的共用经济现象,分析其与运输网络经济的关系,认为交通立体化是交通土地共用的基本表现形态之一,提出交通用地的共用有助于促进项目层面的交通用地优化配置。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我国交通用地优化配置的主要政策建议包括:按照分类对待、渐进推进的原则建立交通用地有偿使用制度,强化交通基本网的国家统一规划和实施制度,建立健全交通用地综合利用和立体开发制度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4.19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春燕,於忠祥;论土地资源配置中政府干预与市场竞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荣朝和;;重视基于交通运输资源的运输经济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荣朝和;;关于运输经济研究基础性分析框架的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李连成;;区域交通路网规模综合评价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孟志勇,陈峰,阚叔愚;铁路建设用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6 阚叔愚,孟志勇;铁路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与国土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7 姜爱林;论土地的概念与特征[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0年03期
8 贺国英;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和土地资本三个范畴的探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5期
9 李连成;;加快解决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12期
10 Enrico Gualini,Willem G.M.Salet,袁媛;多样化集约式土地使用政策的制度构建——在大都市高度分化环境中的协调行动[J];国外城市规划;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全斌;[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秋宝;论枢纽型城市铁路网络形态的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奕田;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文杰;;后危机时代全球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改革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2 李伟,杨世国,郭世平,王家正,朱广化;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要作一些质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辛凤云;胡晓洁;张海燕;于广清;;论科学发展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4期
4 郭艳;潘元庆;;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供需平衡分析——以偃师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3期
5 高希瑞;张永福;董煜;马丽娟;;新疆阿克苏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3期
6 李丽娜;;宜春市风景区土地利用调查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4期
7 王雯雯;陈龙乾;张金萍;王秉义;田红保;;金乡县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及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0期
8 张晓平;邹自力;汤江龙;;沟通式规划方法在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3期
9 栗滢超;;浅谈《土地利用规划学》教学改革[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5期
10 孔美琴;王少波;;解决耕地与建设用地矛盾的方法探讨——以抚州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徐美银;;外部环境变化、主体认知互动与中国农地制度变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付才辉;;制度的分层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朱清;白雪华;郑娟尔;;“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的法经济学证伪[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董直庆;王林辉;张屹山;;制度均衡过程和制度效率:基于非对等资源禀赋结构的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郝娟;;测量的优化与数据分析质量的提高[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张嘉敏;韩宝明;;智能运输系统社会经济影响综合评价研究[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国恩;;城市规划中公共利益的表现形式[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冯珊珊;肖水源;;自杀意念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若干方法学问题[A];全国第九届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二)[C];2011年
10 任百祥;;制度经营与政府治理[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传友;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汉霞;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邓雪;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乔时;顾客与服务提供者关系对顾客参与中的自我服务偏见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吕大忠;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反垄断和市场化[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健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欣欣;经济转型期的居民储蓄行为与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祥琪;我国征地补偿机制及其完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斛建军;农民家庭社会支持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田经燚;返乡农民工家乡认同感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侃;不同类型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熊洋;柳州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孟祥旭;柳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雷征;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朱春龙;武汉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云云;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有量预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王欣;我国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价格评估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朝和;;重视基于交通运输资源的运输经济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荣朝和;;关于运输经济研究基础性分析框架的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宁滨;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的制动精度和安全防护距离初探[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4 房树淮;论土地资本经营及管理[J];长白学刊;1999年02期
5 颜飞;罗永刚;;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与应用拓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8期
6 黄承锋,宾雪峰;试论运输通道的概念[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孙健;毕丽娜;;航站楼对高铁客站设计的借鉴[J];重庆建筑;2005年12期
8 过秀成,吕慎;大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空间布局[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1期
9 武廷海;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形态的影响研究述评[J];城市规划;2002年04期
10 曹小曙,阎小培;20世纪走廊及交通运输走廊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赵坚;[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大伟;大城市对外客运枢纽规划与设计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徐东云;城市交通拥堵与城市空间扩展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黄志刚;论大型铁路客站对交通资源的整合作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凡;关中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承载力及优化配置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吕永霞;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灰色多目标规划建模与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3 张晨;大芝加哥地区交通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易浩;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层次化布局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陈蓁;以北京西站为例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发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和明;;广东省交通用地需求预测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2 王杨堃;;公路基础设施用地效率算法比较[J];综合运输;2011年07期
3 刘文生;王瑾;;鄂州市交通发展战略[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12期
4 陆静;;深圳:优化综合交通管理体制[J];运输经理世界;2010年08期
5 徐瑛;;北京就业与交通时空变动及计量关系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09年08期
6 吴爽;城市轨道交通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法[J];城市交通;2005年02期
7 李连成;;加快解决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问题[J];国土资源导刊;2009年03期
8 ;地铁2号线将装9台观光电梯 主城3大站5月动工[J];电梯工业;2006年02期
9 兴增;;交通建设领域领导“八不准”[J];广东交通;2009年03期
10 王生辉;王国华;;从交通运输看中国区域物流现状及发展前景[J];铁道货运;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敏燕;黄贤金;;基于遗传投影寻踪模型的交通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王开泳;汪德根;;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中的不良倾向及其原因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王玉国;;土地资源优化利用与交通运输的发展[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陈连桥;;湖南省 地利用研究[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5 陈飞鸣;陈海素;;福清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6 刘吉伟;;建设用地集约节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7 管东生;黄少彬;;快速城市化的南海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蒙莉娜;郑新奇;;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的新方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胥国麟;吕成文;;芜湖市土地利用评价[A];2006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莉;张佳华;;卫星数据提取南宁城市扩张信息及驱动力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综合探测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丽娟;[N];中国改革报;2011年
2 驻安徽首席记者 吴敏;[N];中国交通报;2010年
3 记者 杨光;[N];中国交通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査必芳 王尚封;[N];黔西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杨秦;[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6 王桂桂;[N];中国旅游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郭锦润;[N];中山日报;2010年
8 记者 尹晖;[N];无锡日报;2011年
9 ;[N];人民铁道;2009年
10 广东建设报记者 陈果 实习生 禤文帅;[N];广东建设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连成;交通用地的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2 梅艳;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3 孟飞;上海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机制与环境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景刚;基于资源价值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5 孙强;动态环境下交通基础设施结构的发展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刘艳秋;吉林省土地生产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董大朋;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与调控[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朱光明;长春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周忠学;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及效应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刚;临沂交通用地需求预测与布局规划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爽;RS和GIS支持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空间特征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3 张博;渭北旱塬沟壑区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4 赵二磊;上海市徐泾镇景观格局分析及应用探讨[D];东华大学;2007年
5 王夷萍;南通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常新艳;榆林市土地资源利用与优化布局[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李轩超;延吉市城镇建设用地变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敬莉;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岐山县景观格局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田红霞;如皋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薛欣飞;太原市杏花岭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D];山西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交通用地的优化配置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7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9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