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错峰上班措施下通勤廊道出行行为分析及优化

发布时间:2017-10-07 21:36

  本文关键词:错峰上班措施下通勤廊道出行行为分析及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瓶颈模型 错峰上班 出行时间选择 活动效用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顽疾。“错峰上下班”作为交通需求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以调整交通需求在时空上的分布,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本文从交通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单一瓶颈通勤廊道中出行者出行行为以及“错峰上班”措施的优化问题。论文采用“基于出行活动”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单一上班时间点情形下单一瓶颈通勤廊道中出行者的出行行为,以此为依据推导出了该情形下最优的上班时间点。假设出行者以自身总的出行效用最大为原则来选择出行时间。在用户均衡条件下,所有出行者具有相等且最大的出行效用。利用这一均衡条件推导出了出行者的出发率和关键时间节点的解析解。在此基础上,以系统总的出行效用最大为目标确定了最优的上班时间点。在通勤廊道中还引入了最优时变收费来消除瓶颈处的拥挤排队。在该收费策略下,所有出行者的个人出行效用不变。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双上班时间点情形下单一瓶颈通勤廊道中出行者的出行行为,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了最优的出行模式和最优的上班时间点设置。与单一上班时间点的情形相比,双上班时间点下出行者的出行模式较为复杂。总共发现了四种不同的出行模式,对每种模式下出行者的出行行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别得出了各出行模式下均衡的出发率和关键时间节点。通过对不同出行模式下出行者的出行行为的比较,得出了最优的出行模式,并求得了最优出行模式下使系统总效用最大的上班时间点的解析解。最后,把双上班时间点情形下的结论推广到多个上班时间点的情形,给出了多个上班时间点下最优出行模式下出行者的出行行为规律,得到了多个上班时间点下最优上班时间点的解析解。
【关键词】:瓶颈模型 错峰上班 出行时间选择 活动效用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一章 绪论15-22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5-16
  • 1.1.1 研究背景15-16
  • 1.1.2 研究意义16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6-19
  • 1.2.1 瓶颈模型16-18
  • 1.2.2 错峰出行18
  • 1.2.3 错峰上下班制度的实施18-19
  •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19-22
  • 1.3.1 主要研究内容20-22
  • 第二章 单一瓶颈通勤廊道出行行为分析的基本理论22-34
  • 2.1 经典瓶颈模型22-26
  • 2.2 瓶颈道路拥挤收费26-29
  • 2.2.1 时变收费26-27
  • 2.2.2 单步收费27-29
  • 2.3 基于出行活动的瓶颈模型29-32
  • 2.3.1 出行链的定义29-30
  • 2.3.2 出行链的分类30
  • 2.3.3 基于出行活动的瓶颈模型30-32
  • 2.4 本章总结32-34
  • 第三章 单一上班时间点下的出行行为分析及优化34-45
  • 3.1 数学模型34-37
  • 3.1.1 符号变量说明34-35
  • 3.1.2 出行者的效用分析35-37
  • 3.2 单一上班时间点下的出行行为分析37-40
  • 3.2.1 均衡条件37
  • 3.2.2 出行行为分析37-40
  • 3.3 上班时间点的优化40
  • 3.4 时变收费40-42
  • 3.5 数值算例42-44
  • 3.6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多个上班时间点下的出行行为分析及优化45-69
  • 4.1 双上班时间点下出行者的出行行为分析45-46
  • 4.1.1 可能存在的出行模式45-46
  • 4.2 双上班时间点下的出行行为分析46-56
  • 4.2.1 模式1下出行者的出行行为分析46
  • 4.2.2 模式2下出行者的出行行为分析46-49
  • 4.2.3 模式3下出行者的出行行为分析49-53
  • 4.2.4 模式4下出行者的出行行为分析53-56
  • 4.3 双上班时间点下的最优出行模式56-59
  • 4.3.1 模式1和模式3的对比56-57
  • 4.3.2 模式2和模式3的对比57-58
  • 4.3.3 模式3和模式4的比较58-59
  • 4.3.4 模式3和特殊模式2的对比59
  • 4.4 不同出行模式下上班时间点优化59-62
  • 4.4.1 模式2下上班时间点的优化59-60
  • 4.4.2 模式3下上班时间点的优化60-61
  • 4.4.3 模式4下上班时间点的优化61-62
  • 4.5 多个上班时间点下的出行行为分析62-66
  • 4.6 数值算例66-68
  • 4.7 本章小结68-69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69-71
  • 5.1 总结69
  • 5.2 展望69-71
  • 参考文献71-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南金;;交通出行者出行行为模糊性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2 高士麟;王志攀;何冠楠;;出行态度及社区环境对出行行为的影响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4年03期

3 王贺成;蒋寅;;长途乘客出行行为分析——以天津为例[J];城市;2007年05期

4 张萌;孙全欣;陈金川;郭继孚;;北京市女性出行行为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8年02期

5 温惠英;沈毅贤;;基于出行行为的公交运营策略研究[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8年01期

6 柴彦威;沈洁;赵莹;;城市交通出行行为研究方法前沿[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0年05期

7 左利兴;;基于停车场服务水平的假日轿车出行行为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1年01期

8 姜桂艳;张春勤;吴正言;李继伟;;交通信息对出行行为的影响分析综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年03期

9 王怡璇;;假日小汽车出行行为分析与建模[J];公路与汽运;2012年05期

10 陈颖雪;董治;吴兵;刘志钢;;基于选择方案抽样调查的城市群低频率出行行为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妲;邵春福;孙壮志;姚广铮;;节假日出行行为离散选择模型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卢冬生;;基于出行行为的交通需求预测方法[A];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易如;张世秋;;油价上调对北京市私家车驾车者出行行为改变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4 张璞玉;;交通出行影响因素与出行行为选择的耦合——以上海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评论员;文明出行平安到家[N];新乡日报;2010年

2 郑佳欣 陈洁娜 穗仁宣;乱闯红灯乱穿马路或将受重罚[N];南方日报;2007年

3 马少宾;治理拥堵需要人人参与[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0年

4 本报记者 邓少华 实习生 邓明军;重拳出击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N];宁波日报;2009年

5 记者 顾钢;一美元纸币揭示流行病蔓延规律[N];科技日报;2006年

6 记者 刘丽娜;沈阳“文明出行看仪表”取得明显效果[N];辽宁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团生;通勤者出行行为特征与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徐亚;基于旅客出行行为分析的道路客运班线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郭寒英;基于出行者生理心理的城市客运交通出行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张弘_";基于活动方法的个体出行行为分析与出行需求预测模型系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邵昀泓;基于活动的出行需求分析及信息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赵丹;综合交通信息下通勤出行链重构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王伟;基于有限理性的出行行为建模与均衡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士行;基于因果推断的交通出行行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韩汶;城市老年人休闲活动出行行为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守彬;城市群城际间旅客出行行为特征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4 杨国菁;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行为多样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马涛;老年人对家庭成员活动—出行行为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6 朱婷婷;错峰上班措施下通勤廊道出行行为分析及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7 曹鸿雁;高校大学生的出行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张政;老年人出行行为特征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金宝辉;交通出行行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张萌;女性出行行为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90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990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7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