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多模复合导引头信息融合测试系统设计与开发

发布时间:2020-06-14 18:38
【摘要】:多模复合制导技术是现代国防军事领域中的热点研究问题,作为复合导引头的核心,复合制导信息融合方案及相关算法一直在不断发展并且日趋成熟。与此同时,针对导引头的干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中,复合制导武器所面临的干扰背景越来越复杂。如何模拟现代战争中的复杂干扰环境并验证信息融合系统的各项性能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在TMS320C6678平台上实现的信息融合系统,基于计算机建模仿真技术设计开发了一套多模复合导引头信息融合测试系统,并通过仿真实验对一种分布式信息融合方案及相关算法的融合精度、抗干扰性能以及实时性进行了直观、精确的验证。首先,论文对一种分布式信息融合方案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文献资料,对方案中所涉及的时空配准、航迹关联、目标鉴别和航迹融合等关键技术的算法理论进行了一一阐述。然后,论文在充分调研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雷达/红外/激光复合导引头所面临的干扰进行了分类并重点研究分析了雷达距离波门拖引干扰、红外干扰弹、激光角度欺骗干扰等几种典型干扰的作用原理,进而对干扰进行了点迹层面的建模仿真。在此基础上,以比例导引法作为导引头的制导率,模拟了导弹在复杂干扰背景下对目标的搜索和跟踪过程,进而仿真生成了导引头前端的观测数据,供信息融合系统调试使用。接下来分析了信息融合测试系统的设计需求,并根据设计需求详细划分了测试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而基于UML建模的设计思想,对软件的类图和用例图进行了设计。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硬件资源,在Qt5.8.0开发环境下开发了多模复合导引头信息融合测试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利用文件读写、UDP通信、交互界面、图形绘制等一系列软件设计方法对测试系统的数据生成、数据通信、结果显示和性能评估等功能进行了详尽的设计实现,并对测试系统可能出现的运行时异常进行了总结和处理。最后,利用信息融合测试系统对一种分布式信息融合方案进行了一系列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测试系统具备为信息融合方案及相关算法提供软件调试和性能验证的功能,为复合制导信息融合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仿真数据支持和技术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J765.331
【图文】:

硬件平台,实物,通信速率,仿真板


计算机主要用来承担对导引头观测数据进行建模仿真以及对信息融合算法进行性能评估的任务。图4.1 硬件平台实物图在通信速率方面,测试系统采用的千兆以太网接口的理论通信速率高达 1Gbps,实际通信速率也远大于导弹内部常用的 RS485 的最高传输速率(10Mbps)。另外,一方面,对于仿真计算机而言,仿真板作为一台外接设备只需一根网线即可实现与建模计算机的连接,体积小、即插即用且携带方便;另一方面,对于仿真板而言,仿真计

登录界面,用户名


(1)用户登录用例。对应图 4.2 中的“用户登录模块”的功能。本文设计了如图 4.7 所示的登录界面。图4.7 登录界面打开测试系统后,首先弹出登录界面,用户必须同时提供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方可进入测试系统的主界面,否则将一直停留在登录界面。具体的判断逻辑如图 4.8: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username=lineEdit_username->text();password=lineEdit_password->text();提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N开始结束username正确NYpassword正确Y图4.8 “登录界面”的判断逻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迪;黄超超;;多枚红外诱饵弹运动轨迹仿真[J];激光与红外;2015年12期

2 汤广富;李华;甘荣兵;袁茹芳;;海战场环境下角反射器干扰分析[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5年05期

3 张荣文;李彦鹏;教亚飞;;主动雷达导引头波形选择抗角反射器干扰方法研究[J];电光与控制;2015年09期

4 范世鹏;林德福;路宇龙;宗睿;;激光制导武器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年02期

5 臧永强;刘志国;王仕成;刘源;王伟峰;;激光角度欺骗干扰的数学仿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12期

6 张宏飞;周旭宜;;多模复合制导武器现状与分析[J];航空兵器;2012年06期

7 王云萍;赵长明;李岩;张颖新;康文运;;激光角度欺骗干扰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5期

8 王学伟;徐庆九;;主动雷达/红外成像复合制导关键技术[J];光电技术应用;2012年01期

9 王鹏坡;韩洪伟;;多模复合寻的制导技术研究[J];飞航导弹;2010年08期

10 刘艳红;薛安荣;史习云;;K-means聚类与SVDD结合的新的分类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2713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713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0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