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线伺服系统强化试验数据的加速-补偿退化建模方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J06
【图文】:
图 2.3 某型天线伺服系统后视图天线伺服系统感知载体自身位置姿态,由控制系统和硬件平台组成,硬件平台也可称为惯性稳定平台。图 2.2 和图 2.3 为某型弹用天线伺服系统整机的惯性稳定平台。惯性稳定平台的作用是承载天线,消除载体运动对天线的干扰,并在基础上实现对目标的搜索、跟踪和定位。123451-天线 2-传感器 3-驱动元件 4-外框架 5-内框架图 2.4 光电稳定平台结构示意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晓娜;;一种便携站天线伺服系统设计[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2 齐晓娜;常雅丽;;浅谈一种便携站天线伺服系统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年06期
3 汤伟强;陈腾飞;;某型机载雷达天线伺服系统的动力学分析[J];电子机械工程;2017年02期
4 官涛;;在天线伺服系统中的虚拟轴技术[J];机械;2006年S1期
5 孙雪云;李兵强;刘冬利;李玄;唐坤;;一种用于舰载无人机通信的天线伺服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6年12期
6 杨培,刘彬,刘景林;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天线伺服系统[J];微特电机;2005年01期
7 高波;王长胜;;基于单片机与FPGA实现的双自由度四轴天线伺服系统[J];光盘技术;2009年09期
8 田建涛;;数字PID控制在天线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9 贾建辉;赵书阳;马纪军;;船摇速度补偿算法在两轴天线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遥测遥控;2017年02期
10 张磊;廖鑫江;;大口径天线伺服系统的建模及控制算法设计[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瑞骞;沈爱强;;某型雷达天线伺服系统齿轮减速机构的优化设计[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鑫;孙永江;金华松;宗朋;;一种用于大型船载天线伺服系统调机的实物仿真平台[A];第十二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3 王万玉;;天线伺服系统精度分析[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邓先荣;;基于三轴座架过顶跟踪技术的天线伺服系统设计[A];2005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祁大勇;;小型遥感卫星天线伺服系统设计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余驰;杨超;张钢峰;;面向任务场景基于模型的机载雷达天线伺服系统分析[A];2019年(第四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9年
7 甘少明;;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运行分析[A];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8年
8 谢腾;;一种基于系统辨识的船载天线伺服系统状态监测方法研究[A];第二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论文集[C];2017年
9 祁大勇;张洪群;;基于数字技术的新一代遥感卫星天线伺服系统[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0 程勇栋;江俊;;带有钢丝绳隔振器的动中通天线伺服系统的控制研究[A];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锴;船载天线伺服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杨妮娜;基于天线伺服系统强化试验数据的加速-补偿退化建模方法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7年
3 邱丽丽;天线伺服系统的键合图建模及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宋瑞雪;大型天线伺服系统建模与抗风扰控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董旭锋;某全动式地球站天线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秦星;某型雷达天线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杨培;Ka点波束天线伺服系统[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8 朱志岐;基于ADRC的跟踪雷达天线伺服系统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4年
9 郭丹;船载卫星天线伺服系统中姿态检测系统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10 肖世龙;天线伺服系统实时数据建模及其控制器设计平台[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64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764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