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深弹引信超声波探测定位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2 08:12
【摘要】:超声波探测的定位技术对提高深弹的毁伤效果十分重要。现代水中武器系统对引信目标探测器精确定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展新的目标探测与定位技术研究,使引信目标探测器具有快速、准确的发现、识别、跟踪目标的能力,这对提高水中武器弹药的综合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引信超声波探测的定位关键问题,开展引信用简易的二元二维定位技术研究。基于声呐、水声信号处理理论,分析了海中声信道中声速、传播损失、传播干扰,推导了适用于水中超声探测器的体积混响模型;通过对发射波形的分析,给出了适用于水中超声探测的信号波形;通过模糊度函数分析得到了信号的脉冲宽度,通过噪声、混响与回波比值分析,推导出了适用于水中超声探测的信号频率;通过探测距离分析,获得探测信号的周期;通过对回波检测模型的分析得到了测量获取目标回波的时延和频移的条件。根据三元时延定位和二元压差定位原理,分析了三元时延定位三阵元和压差定位四个阵元的特点,讨论了生物探测定位的原理,提出了基于生物脉冲神经网络信息处理模型和仿生双耳定位机理的二元二维定位方法。设计了时延和声压差二元二维算法,即将一维时延信息与一维声压信息相结合的算法,采用克拉美-罗下限参数估计理论对算法误差进行估计,分析了估计误差在平面内的分布、估计误差与两换能器距离变化关系、目标与两换能器距离差和声压能量同目标位置估计误差的关系。对时延信息估算方法进行了选择,改进了声压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了时延和声压差二元二维算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实现时延和声压差二元二维定位的并联发射-串联接收换能器连接基阵及收发电路。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实现二元二维定位算法,算法单元主要由先入先出单元、“乒乓”存储单元、时延单元、声压单元和定位单元构成;时延单元由傅里叶变换子单元、取共轭子单元、PHAT加权子单元、傅里叶逆变换子单元、取模子单元、极值检测子单元组成;采用异步FIFO作为存储器,来实现数据在FPGA各单元不同时钟系统中的异步跨时钟传输;四块存储器Block0-Block3来实现“乒乓”操作;FFT/IFFT子单元采用基2的时间抽选法实现,通过算法改进和流水线处理,加快了蝶形运算速度。仿真实验表明在FPGA硬件中实现的算法在微秒数量级内可完成定位运算,可以满足实时定位要求。建立了新型超声波基阵探测模拟实验系统,对定位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和模拟水池测试实验,验证实验系统设计的可行性与定位算法的有效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目标和探测器距离在6m以内近距探测定位相对误差小于5%。模拟水池测试实验表明当目标和探测器距离在3.5m以内时定位相对误差小于4%,接近仿真系统实验的定位精度,可以用于今后的引信目标探测器超声波探测与定位的动态模拟实验。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J430;TB559
【图文】:

组成图,深弹,引信,组成图


RBU-1000他羿斯逦6逦1000逦55/RBU-6000逦^逦12逦6000逦21逦定时/触发逦博福斯邋辟*逦4逦355-3600逦80-125逦埃尔玛逦9逦250-350逦聚能吸附逦疋时/触&逦挪威逦6逦3000逦41逦声近炸/定时/触发逦MK10逡逑MK54逦法国逦6逦600-1600逦100逦定时/触发逦我国从1959年开始进行深弹研制,最初以仿制前苏联在二战及战后发主,1965年后开始由仿制进入自主研制阶段,表1.2[15]为我国部分深弹武器信,其作用机理主要为触发/延时。火箭深弹作为反潜中的主要武器之一,需要高其性能,以满足未来海战的需要,其在以下几个方面将会进一步发展:(1)距离,随着潜艇攻击距离的提高,火箭深弹的投掷距离也要随之提高;(2)提发展深弹的自导能力、采用多种复合引信提高深弹的杀伤力。(3)向多功能发反潜以外,还可以拦截鱼雷和反舰导弹、扫除水雷等。(4)改进火控系统,由控系统增加作战指挥功能。逡逑逦表1.2我国部分深弹武器系统配置表深弹逦62式深弹逦64式深弹逦75式深弹逦81式25引信逦深时-I引信逦深时-I引信逦深联-I引信逦深联-深弹引信基本组成结构如图1.1所示[16]。逡逑

深水炸弹,外观图


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战争对深弹的作战效能提出了更高的同,其作用方式和作用时机也不同,直接影响了深弹的作战和被动声两大类。被动声引信主要利用目标辐射噪声进行目雷,但由于潜艇消声降噪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海洋的环境近[18],从而使得应用被动声引信进行探测更加困难,而主动目标的声回波探测目标,与主动声呐探测有相似之处,但探测引信可对目标方位、距离等进行探测,可有效控制炸点,获术已在引信的探测器中普遍应用。国外所装备的深水炸弹中,。例如,意大利海军设计的MS500型深水炸弹,入水7米发射周期自动可调,探测范围为300米。MS500在垂直面能实标距离达到极小值时为引信作用点。为探测海底近距离目标应程序,使其在到达海底或某一设定距离时引爆,其外观图及示[8],该深弹主要由声呐、战斗部、挂环、尾椎、平衡器等m,最小脉冲lms,脉冲间隔200ms[8]。逡逑挂环逦尾椎逡逑

速度判断,超声波信号,目标位置,单频


图1.4换能器示意图逡逑单频超声波信号产生容易、处理简单,可用于目标位置及速度判断,它的工作原理逡逑框图如图1.5[2(W4]所示,探测器系统由单频信号发生器、收发电路、收发共用水声换能逡逑器、混频器、多信号处理电路和判决输出电路组成,判决输出电路输出的“起爆控制信逡逑7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存英;俞嘉隆;乔卫平;;超声波探测技术原理实验[J];大学物理实验;2010年01期

2 陈婷;张玉芳;郑明成;王富东;;基于超声波探测的目标跟踪机器人[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01期

3 陈铁岐,张春,徐克,王寿;用傅里叶谱位相方法对运动目标定位[J];光学学报;1996年02期

4 马大喜;刘昭华;肖海平;;《GPS定位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J];全球定位系统;2005年05期

5 吉长东;徐爱功;;“GPS定位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矿山测量;2010年01期

6 申小平;曹豪荣;唐钱龙;;GPS定位技术在建筑物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土工基础;2012年02期

7 田建军;张天明;;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3年04期

8 曾大;;明确企业目标定位 促进公司科学发展[J];民营科技;2009年12期

9 施品浩;GPS定位技术的新进展[J];地矿测绘;2001年02期

10 施品浩;徕卡GPS定位技术又登新台阶[J];矿山测量;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奇郑;任斌;王德石;;深弹空中弹道计算与动力学分析[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2 郭洪涛;;论定位技术对位置业务的影响[A];黑龙江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林章盘;;RTK定位技术在上街大学城放样应用与体会[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姜春才;王春耀;王冬;;GPS定位技术在高层建筑物平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A];2011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赵晖;夏显文;;GPS定位技术在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中的应用[A];华东地区第九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风华;刘建军;张仁和;;水平阵匹配场定位技术研究[A];2004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王斌;;移动互联网定位技术分析及融合方式探讨[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12年

8 ;移动终端定位技术浅析[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董景利;张玉生;叶长青;;RTK定位技术在铁路测量中的应用[A];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胡正群;施浒立;裴军;杜晓辉;;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技术分析研究[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高建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有科学的目标定位[N];光明日报;2009年

2 郑秉文;“目标定位”:社保改革的一个重要工具[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3 张洋;德国和以色列将联合开发目标定位与交战大系统[N];中国航空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鲜晓荻邋实习生 马浩;学生宜参照成绩进行目标定位[N];贵阳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冯飞;定位技术:失而复得不是梦?[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4年

6 赫澄;日益丰富的定位技术[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7 李 定;高等学校目标定位探讨[N];学习时报;2005年

8 任富兴;谈谈院校教育的目标定位[N];解放军报;2006年

9 朱俊红;定位、机制、精细、合力[N];中国教师报;2007年

10 本报评论员;坚定率先发展的目标定位[N];江阴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营;深弹引信超声波探测定位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王满意;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线层析成像定位技术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邹德岳;异构无线系统室内外无缝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张群飞;水下多目标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5 陈孔阳;面向城市环境的低功耗、高精度GPS定位技术[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宪燎;联合音视频信息的目标定位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彭汇莲;数字化界面操作员听觉失误和目标定位失误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3 吴新杰;基于FPGA的免携带设备目标定位问题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4 谢文慧;基于视频流的目标定位与身份识别[D];东华大学;2017年

5 高溪;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室内移动检测和定位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后茜;LTE系统中终端定位技术的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周桂春;基于ZigBee的三维目标定位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何艳军;基于FM的定位技术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9 刘文平;基于BIM与定位技术的施工事故预警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10 徐涛;大型物流配送中心的定位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00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800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d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