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新型含能季铵盐降速剂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2 10:14
【摘要】:多级固体导弹的巡航发动机需要低燃速、高比冲推进剂。目前,常用的草酸铵(AO)和碳酸盐等惰性降速剂存在用量大、不含能等不足,即在降低推进剂燃速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推进剂的能量性能。季铵盐虽仍为惰性降速剂,但用量较低,能减小推进剂能量降低的幅度。将含能基团与季铵盐结合,形成新型含能季铵盐,可在降低AP/Al/HTPB推进剂燃速的同时,进一步减小对推进剂能量性能的降低幅度。本文设计了新型含能季铵盐降速剂,分析了含能季铵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系统考察了含能季铵盐降速剂对AP/Al/HTPB推进剂爆热、燃速和燃速压强指数的影响规律,筛选出了最佳的含能季铵盐降速剂。探索了AP/Al/HTPB推进剂中含能季铵盐的高效降速机理。设计的系列含能季铵盐降速剂分子结构特征为:引入四唑环作为含能基团,与四唑环正氮原子和季铵盐正氮原子相连的烷基为取代基,阴离子选择Cl或Br两种卤素。采用分子计算和pH值测定等方法,分析了含能季铵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实测结果表明,含能季铵盐降速剂均降低了AP/Al/HTPB推进剂的爆热,其中EQAS2-4/10-1对推进剂爆热的降幅最小;第Ⅰ组(5个烷基均相同)的含能季铵盐中EQAS4-5、第Ⅱ组(4个短链烷基、1个长链烷基)中EQAS2-4/10-1和EQAS2-4/12-1均使AP/Al/HTPB推进剂燃速降幅大于20%,具有很好的降速效果;筛选出高效含能季铵盐降速剂为EQAS2-4/10-1:当其添加量为0.5%wt时,AP/Al/HTPB推进剂的爆热降幅最小、推进剂的燃速和燃速压强指数降幅最大。红外和SEM-EDS分析发现含能季铵盐可与AP颗粒表面形成氢键,发生极性吸附,这是含能季铵盐高效降速的主要原因。第Ⅰ组含能季铵盐中,烷基碳原子数越少,碱性越强,越有利于与AP形成氢键;第Ⅱ组含能季铵盐中,长链烷基碳原子数多的含能季铵盐与AP形成氢键的能力相对较强。DSC-TG联用研究发现,含能季铵盐的热分解过程均出现了明显的放热峰,表现出其含能的特性;含能季铵盐对AP/含能季铵盐体系中AP低温分解特性和AP高温分解的影响是含能季铵盐降低AP/Al/HTPB推进剂燃速的主要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J760.33;V512
【图文】:

结构通式,三甲基,季铵盐,烷基


烷基三甲基季铵盐结构通式

季铵盐,结构通式,二甲基,碳原子数


型:盐[38]。式中 R 为碳原子数在 1团。 1.3 烷基三甲基季铵盐结构通有一条烷基长链,相对而[39]。式中 R、R′为碳原子数在基团。常用于柔软剂。

典型结构,季铵盐,结构通式,烷基


图 1.3 烷基三甲基季铵盐结构通式中只含有一条烷基长链,相对而言成本基季铵盐[39]1.4 所示。式中 R、R′为碳原子数在 10-18阴离子基团。常用于柔软剂。图 1.4 双烷基二甲基季铵盐结构通式盐1.5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胥会祥;赵凤起;庞维强;李勇宏;杨建;刘子如;;含FOX-12的高燃速HTPB推进剂性能[J];固体火箭技术;2011年06期

2 敖国军;刘振华;张同来;杨利;张建国;;三氨基胍系列含能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含能材料;2008年04期

3 冯国富;王晗;汪长栓;左静;;桥塞投放工具用低残渣低燃速复合推进剂[J];火炸药学报;2008年02期

4 张兴高;朱慧;阳世清;张炜;王春华;徐松林;赵凤起;刘子如;;高氮含能化合物偶氮四唑三氨基胍盐的热分解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2007年03期

5 张兴高;朱慧;阳世清;张炜;赵凤起;刘子如;潘清;;富氮高能物质BTATz的热分解动力学和分解机理[J];推进技术;2007年03期

6 官焕祥;刘云飞;姚维尚;谭惠民;;降低硝酸酯增塑聚醚推进剂燃速研究[J];推进技术;2007年02期

7 徐松林;阳世清;;三氨基硝酸胍的放大合成工艺及表征研究[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6年03期

8 冉秀伦;杨荣杰;;HTPB/AP/Al复合推进剂燃速降速剂研究[J];火炸药学报;2006年02期

9 孙运兰,李疏芬,丁敦辉;复合推进剂中的降速剂[J];推进技术;2005年04期

10 陈广兴,陈龙,强皆兵,安芳延,吴向民;几种化合物在改性双基推进剂中降低燃速的作用[J];固体火箭技术;199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翁孝卿;新型季铵盐脱硅浮选阳离子捕收剂的定向合成与定量构效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孙运兰;新型含能材料的燃烧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誉蓉;PBT推进剂主要组份的表/界面特性及键合作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朱鹏程;胺系列捕收剂的合成及组合使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程平平;复合阳离子捕收剂的合成及其对铝硅酸盐矿物的浮选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00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800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d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