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破片战斗部对圆管目标侵彻规律与毁伤效能研究
【学位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TJ410.3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研究意义
1.2 预制破片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1.2.1 破片式战斗部发展简史
1.2.2 钨合金预制破片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预制破片战斗部发展方向
1.3 圆管类目标侵彻研究概述
1.3.1 异形表面技术及偏航板技术简介
1.3.2 侵彻研究方法及技术途径
1.3.3 圆管类目标侵彻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工作
2 预制破片对圆管目标侵彻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预制破片侵彻圆管目标理论分析模型
2.2.1 预制破片侵彻圆管目标过程分析
2.2.2 预制破片剩余速度计算
2.2.3 预制破片运动方向偏转分析
2.3 预制破片侵彻圆管目标数值模拟
2.3.1 仿真模型与研究方案
2.3.2 模型验证
2.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2.4 理论计算与数值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预制破片侵彻圆管目标影响因素及规律研究
3.1 引言
3.2 预制破片侵彻圆管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3.2.1 影响极限穿透速度的参量分析
3.2.2 跳弹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3 弹靶结构及作用条件对极限穿透速度的影响
3.3.1 破片长径比对极限穿透速度的影响
3.3.2 圆管相对壁厚对极限穿透速度的影响
3.3.3 破片着角对极限穿透速度的影响
3.4 弹靶作用条件对临界跳弹角的影响
3.4.1 方向角对侵彻过程的影响
3.4.2 破片初速对临界跳弹角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预制破片对圆管侵彻特性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预制破片侵彻圆管试验设计
4.2.1 试验器材
4.2.2 试验布置
4.2.3 试验方案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1 正侵彻时圆管的损伤及极限穿透速度
4.3.2 不同着角预制破片对圆管的损伤
4.4 本章小结
5 预制破片战斗部对圆管毁伤效能研究
5.1 引言
5.2 预制破片战斗部威力场计算
5.2.1 破片质量分布及速度变化规律
5.2.2 预制破片空间分布及弹目交汇
5.3 破片场对圆管的毁伤作用
5.3.1 不同弹目距离处圆管的毁伤
5.3.2 战斗部偏航角对圆管毁伤的影响
5.3.3 战斗部俯仰角对圆管毁伤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束语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本文的不足及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恩峰;钱建平;赵国志;;炸药驱动预制破片轴向抛掷速度沿径向的分布规律[J];火工品;2007年03期
2 金忠;预制破片弹对导弹的毁伤定律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1993年02期
3 邢恩峰;钱建平;赵国志;;装药结构参数对轴向预制破片抛掷速度的影响[J];火炸药学报;2007年01期
4 孙艳馥;袁志华;;预制破片对空中目标杀伤威力分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3期
5 王维保;李盘;周旭阳;梁修来;;内置式预制破片设计[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0年01期
6 郑娜娜;董素荣;王晓蓉;常秀英;胡晓东;;高破片率钢预制破片弹毁伤效能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3年03期
7 赵丽俊;毛亮;;复合纤维材料在预制破片弹上的应用[J];科技导报;2013年22期
8 马玉媛;小型预制破片的速度衰减和侵彻深度的研究[J];兵工学报;1981年01期
9 朱林生;提高小口径高射榴弹威力的途径及其威力的计算方法[J];兵工学报;1987年04期
10 石志杰;姜春兰;;不同形状预制破片的速度衰减特性及极限贯穿速度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4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学;张庆明;;单层与双层壳体装药结构冲击起爆数值模拟[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远方;新一代手榴弹[N];河北日报;2002年
2 孔祥吾;奥托76毫米舰炮为何受宠[N];中国国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邢恩峰;中大口径炮弹增大轴向毁伤效能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桂利;预制破片战斗部对圆管目标侵彻规律与毁伤效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戚康乾;预制破片与多爆炸成型弹丸复合毁伤元飞散角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厉相宝;预制破片速度的数值模拟与分析[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瑶;预制破片毁伤效能数值仿真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5 魏峰;某战斗部预制破片设计及破片威力数值模拟[D];东北大学;2010年
6 卢世杰;预制破片战斗部破片飞散的数值研究[D];中北大学;2015年
7 韩夫亮;预制破片战斗部爆炸威力场数值模拟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姜建东;某榴弹对空中目标毁伤效能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29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829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