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段柔性装配平台控制系统设计
【学位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TJ760.5;TP273
【部分图文】:
[4]。图1.1 波音 787 飞机的柔性装配装置随着柔性装配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逐渐从飞机制造领域扩展至导弹生产制造领域,例如国外顶级导弹生产公司也展开了导弹的柔性装配对接技术的研究,并且卓有成效。图 1.2 为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导弹柔性装配系统,该装配系统选取激光跟踪仪实时测量装配系统的对接偏差,并根据该偏差驱动导轨式对接平台运动来完成舱段的对接工作[4]。图1.2 美国波音公司导弹柔性装配系统
美国波音公司导弹柔性装配系统
[7]。图1.4 飞机柔性装配生产集成管理系统梅中义针对大飞机柔性装配系统中的数字测量系统进行了探究[8]。并对广泛使用的先进数字化测量设备激光跟踪仪、电子经纬仪、电子全站仪、数字照相测量与室内IGPS(Indoo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从使用条件、测量精度与优缺点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如表 1.1 所示。图 1.5 列举了各个测量系统的工作精度与应用场合。较其他测量系统而言,激光跟踪仪有诸多优点,如高精度的大尺寸测量、实时测量、自动跟踪与一次性初始校验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军超;胡逢源;芦晨军;郭春阳;祁松;谢婷婷;;弹库出弹平台进给伺服系统定位精度研究与仿真[J];应用科技;2015年04期
2 肖潇;杨金堂;全芳成;李京;田晓波;汪谱发;;伺服电机的选型原则与计算[J];机床与液压;2014年22期
3 卫洪春;彭小利;蒲国林;;MFC窗口创建过程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4年11期
4 孙军;刘伟;田龙;朱伟;汤海伦;;基于SIMULINK的伺服进给系统仿真模型与分析[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3年03期
5 赵英杰;杨士义;;某型导弹全弹对接方法的改进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年05期
6 韦富基;谭顺学;;高精度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精度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2年09期
7 胡冬冬;苏鑫鑫;;雷锡恩导弹系统公司的精益生产实践[J];飞航导弹;2011年12期
8 徐璇;姜明新;黄静;徐晶;李敏;;基于MFC的工程软件界面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21期
9 袁立;;现代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生产线[J];航空科学技术;2011年05期
10 郭洪杰;;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生产线关键技术[J];航空制造技术;2011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应征;飞机部件数字化调姿过程建模与仿真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高超;导弹柔性装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马剑锋;导弹数字化柔性对接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李笃;LT50m模型馈源定位二、三级子系统控制软件设计与实验[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张保国;基于DELMIA的导弹虚拟装配平台研究与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王水生;柔性工装平台控制系统设计[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董杰;大射电望远镜AB轴平台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开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战国;大射电望远镜精调平台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验[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33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833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