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上行链路抗欺骗干扰技术研究
【学位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V279;TN972
【部分图文】:
43(c) 含真实信号和欺骗信号的捕获输出图4.4 捕获过程的输出从图 4.4 中可以看出,当信道中只有高斯白噪声而没有其他信号时,无人机的捕获相关器输出如图 4.4(a)所示,由于普通噪声或干扰与无人机本地伪码的互相关性不高,因此在接收机端没有峰值输出。在加入了真实上行链路信号后,相关器的输出如图 4.4(b)所示,在整个频率和码相位搜索域内可以看到有一个单独的相关峰,且该相关峰的值明显大于周围噪声的相关值,接收机可以直接捕获该位置(确定的多普勒频率和码相位)的信号,从而完成捕获过程。然后在仿真模型中在加入一路功率和真实信号基本相同的欺骗信号,仿真结果如图 4.4(c)所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4图4.5 欺骗信号消除后的捕获输出图4.6 欺骗信号功率较强时的相关器输出在码相位为 67 和 990 这两个位置上加入两路欺骗信号,其功率分别为真实信号的两倍和三倍。真实上行链路信号的码相位设置为 267。由图 4.6 可知,接收机只捕
44图4.5 欺骗信号消除后的捕获输出图4.6 欺骗信号功率较强时的相关器输出在码相位为 67 和 990 这两个位置上加入两路欺骗信号,其功率分别为真实信号的两倍和三倍。真实上行链路信号的码相位设置为 267。由图 4.6 可知,接收机只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美国海军加紧无人机研制[J];电讯技术;2000年02期
2 辛健成;美国海军无人机发展历程[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0年05期
3 时兆峰;以色列组建专门的无人机管理部门[J];飞航导弹;2001年10期
4 徐文;俄罗斯的无人机系统——格兰特[J];飞航导弹;2003年07期
5 何一波;各国使用的主要轻型无人机[J];飞航导弹;2003年11期
6 马晓平;系统工程学在无人机研制中的应用[J];航空科学技术;2003年04期
7 柯边;“影子200”战术无人机[J];航天电子对抗;2003年06期
8 温羡峤,李英;从美国无人机的发展来看无人机在未来战争中的应用前景[J];现代防御技术;2003年05期
9 王永寿;日本无人机的研究开发现状与动向[J];飞航导弹;2003年08期
10 袁刚辉;徐志红;;不断壮大的俄罗斯无人机家族[J];现代兵器;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林;张庆杰;朱华勇;沈林成;;远程异地多无人机系统控制权切换技术研究[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3)[C];2009年
2 谭健美;张琚;闫娟;;信息无人机系统——无人机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A];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3 黄爱凤;邓克绪;;民用无人机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科技创新与长三角经济转型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刘长亮;;无人机发动机气道开度自适应机构的设计与实现[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9年
5 丁霖;;无人机系统人机交互界面浅析[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6 刘泽坤;吕继淮;;舰载无人机系统的环境适应性[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叶烽;宋祖勋;;无人机系统电磁兼容性测试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易当祥;吕国志;沈玲玲;;多级路况下车载无人机疲劳载荷仿真[A];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钱正祥;金继才;杨鹭怡;;未来局部战争中反无人机作战对策研究[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10 高鹏骐;晏磊;赵红颖;何定洲;;无人机遥感控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洪山;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签约共同研发三国无人机系统[N];中国航空报;2007年
2 崔玺康;对抗无人机所面临的新挑战[N];中国航空报;2007年
3 林英;无人机将进入现代化农业领域[N];光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陈永杰 马佳;中国无人机亮相:战争“零伤亡”将实现[N];北京科技报;2008年
5 祖茜枫;“综合者”:携带小导弹的小无人机[N];中国国防报;2008年
6 王磊;印度期望打造强大无人机部队[N];学习时报;2009年
7 李荔;无人机“俯瞰”黄河灾情[N];北京科技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宋斌斌;我国无人机应用高端化趋势明显[N];中国工业报;2011年
9 吴飞;反恐十年无人机扶摇直上[N];中国航空报;2011年
10 司古;美无人机遭神秘病毒入侵[N];国防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洋;动态环境中的无人机路径规划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高九州;无人机自主着陆控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年
3 杨永明;无人机遥感系统数据获取与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4 孙小雷;基于多阶段航迹预测的无人机任务规划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张艳超;农田信息低空遥感中图像采集与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6 王刚;一种螺旋桨动力配平的小型电动无尾无人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7 张潮;神经智能控制在小型快递无人机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8 李辰;面向四旋翼无人机的非线性控制方法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7年
9 徐博;植保无人机航线规划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10 王国芳;专家知识辅助的强化学习研究及其在无人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朋成;无人机上行链路抗欺骗干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赵敏;分布式多类型无人机协同任务分配研究及仿真[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3 刘志花;无人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4 刘爱兵;可变形无人机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易姝姝;无人机飞行场景及数据的可视化仿真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佳璐;无人机项目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赵志鸿;某型无人机双发火箭助推发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李建华;某无人机发射系统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戴世通;无人机飞行可视化仿真系统设计[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10 曹攀峰;敌对与非敌对环境下无人机群的协同搜索路径与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4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834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