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基于波形设计的抗欺骗干扰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05:41
   欺骗干扰产生自基于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的现代干扰机对其所截获雷达信号的转发,因此能在雷达接收端处理流程中形成虚假目标,使雷达难以检测出真实目标的存在,且无端占据雷达系统尤其是信号处理部件的可用硬件资源,破坏了雷达的正常工作乃至使雷达面临武器打击。因此,对抗欺骗干扰的有关理论与技术成为广大研究者的研究焦点。本文围绕抗欺骗干扰,以波形设计为支撑,进行了如下研究:1、研究了由基于DRFM的现代干扰机产生的两大类共五种欺骗干扰,给出了各干扰的详细产生流程与数学表达式,利用干扰效果的仿真分析了其对雷达真实目标检测的影响。2、研究了基于相位扰动的LFM波形设计抗距离欺骗干扰的方法,通过合理选择相位扰动项中的参数值对波形集内各脉冲加以不同的相位扰动,该方法将各波形的自相关峰值旁瓣电平和所有波形对之间的互相关峰值电平抑制到一定程度,使得该波形对于与雷达发射波形高度相干的三种典型距离欺骗干扰有较好的抑制效果。3、研究了基于相位编码波形设计抗距离欺骗干扰的方法,对于特定干扰形式与参数,通过降维搜索求解优化问题,该方法自适应地设计相位编码波形脉内的各码片相位值,在考虑抑制发射波形集内各波形自相关旁瓣电平的基础上,同时更有针对性地抑制发射波形与具有特定参数的干扰波形的互相关电平,使得该波形能有效抑制三种典型距离欺骗干扰。4、研究了基于调频率扰动的LFM波形设计抗速度欺骗干扰的方法,利用各脉冲之间不同的调频率扰动,该方法实现了波形集内波形的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在零处取值的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抗了速度欺骗干扰。5、研究了基于初相扰动的LFM波形设计抗速度欺骗干扰的方法,根据速度欺骗干扰的参数,分别采用基于多普勒域抑制范围内干扰能量最小准则和基于多普勒谱模板的方法自适应地设计脉间初相序列,使得干扰的能量在经多普勒处理后分布于非目标多普勒谱线附近区域,以此让目标附近的信干比得到大幅度改善,即有效对抗强速度欺骗干扰。
【学位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TN97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波形设计抗距离欺骗干扰
        1.2.2 波形设计抗速度欺骗干扰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典型欺骗干扰的数学模型与特征
    2.1 基于DRFM的现代干扰机
    2.2 典型距离欺骗干扰
        2.2.1 距离假目标干扰
        2.2.2 C&I距离欺骗干扰
        2.2.3 SMSP距离欺骗干扰
    2.3 典型速度欺骗干扰
        2.3.1 速度波门拖引干扰
        2.3.2 速度假目标干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波形设计的抗距离欺骗干扰方法
    3.1 干扰场景分析与波形设计准则
    3.2 基于相位扰动的LFM波形设计
        3.2.1 信号模型
        3.2.2 相关特性分析
        3.2.3 干扰抑制
    3.3 基于相位编码的波形设计
        3.3.1 信号模型
        3.3.2 波形设计
        3.3.3 干扰抑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波形设计的抗速度欺骗干扰方法
    4.1 基于调频率扰动的LFM波形设计
        4.1.1 信号模型
        4.1.2 波形设计
        4.1.3 干扰抑制
    4.2 基于初相扰动的LFM波形设计
        4.2.1 信号模型
        4.2.2 波形设计
        4.2.3 基于抑制范围内干扰能量最小准则的初相序列设计
        4.2.4 基于多普勒谱模板的初相序列设计
        4.2.5 干扰抑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演示软件系统设计
    5.1 总体设计
    5.2 功能模块设计
        5.2.1 雷达发射波形模块
        5.2.2 DRFM欺骗干扰模块
        5.2.3 接收信号模块
        5.2.4 干扰检测识别与参数估计模块
        5.2.5 波形设计模块
        5.2.6 干扰抑制模块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晓东;马泉成;;基于FMCW合成孔径雷达抗欺骗干扰方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3年07期

2 谢春健;郭陈江;许家栋;;调频率正负交替变化的SAR成像及抗欺骗干扰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0年05期

3 冯祥芝;许小剑;;随机线性调频斜率SAR抗欺骗干扰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年01期

4 董臻;李伟;梁甸农;;基于发射信号随机初相结合调频率极性捷变的SAR抗干扰方法[J];信号处理;2008年03期

5 李伟;梁甸农;董臻;;一种捷变调频斜率极性和限幅相结合的SAR抗干扰方法[J];遥感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黎薇萍;多发射认知雷达的波形优化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卢刚;雷达有源假目标抑制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刘勇;动态目标极化特性测量与极化雷达抗干扰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张劲东;自适应雷达系统中波形分集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施龙飞;雷达极化抗干扰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乾;基于DRFM的电子干扰检测与识别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李永平;SMSP和C&I距离假目标欺骗干扰识别和抑制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罗双才;基于盲分离的雷达有源欺骗干扰抑制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顾海燕;距离—速度有源雷达干扰建模与对抗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义峰;雷达抗有源欺骗干扰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曹爱华;雷达有源干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徐建平;基于极化的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54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854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b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