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电子侦察的多层次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3 07:57
雷达电子侦察作为雷达电子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电子战(Electronic Warfare,EW)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相控阵雷达、组网雷达等新体制雷达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EW中,给当前雷达电子侦察带来了新的巨大挑战。传统的雷达电子侦察技术(如雷达信号的分选与识别)主要以雷达信号为对象进行处理,虽然这些技术仍是对各种雷达系统进行电子侦察的基础,但是已经无法满足对现代新体制雷达系统的电子侦察需求。为此,本文以对相控阵雷达、组网雷达等新体制雷达系统的电子侦察为背景,分别从信号层、数据层和信息层三个层次对雷达电子侦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信号层处理方面,以雷达中频采样信号为对象,主要研究了雷达脉冲信号的检测及信号参数的估计问题,完成了由信号到数据的处理。首先,将图像处理中的边缘检测思想应用于数字信号处理的脉冲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盒差分滤波器的脉冲检测方法,该方法原理简单,参数估计结果不受预设门限的影响,能够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脉冲信号,并且在估计脉冲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脉冲宽度(Pulse Width,PW)等脉冲信号时域参数时相比...
【文章来源】: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雷达电子侦察多层次处理研究的主要问题
1.2.1 信号层处理
1.2.2 数据层处理
1.2.3 信息层处理
1.3 本文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1.3.1 信号层处理相关技术
1.3.2 数据层处理相关技术
1.3.3 信息层处理相关技术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安排
第二章 基于雷达中频采样信号的脉冲检测与参数估计
2.1 引言
2.2 基于盒差分滤波器的脉冲信号检测方法
2.2.1 雷达脉冲信号数学模型
2.2.2 DOB滤波器
2.2.3 脉冲检测算法分析
2.2.4 脉冲检测的流程
2.2.5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2.3 基于联合时频分析的脉冲信号瞬时频率估计方法
2.3.1 典型时频分析方法的性能分析
2.3.2 基于GST和WVD联合分析的IF估计算法流程
2.3.3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脉冲信号参数的天线扫描方式识别与雷达字提取
3.1 引言
3.2 雷达AST的建模与仿真
3.2.1 雷达AST相关数学模型
3.2.2 常见雷达AST概述
3.2.3 雷达AST仿真器
3.3 电子扫描方式的识别
3.3.1 归一化
3.3.2 ASP估计
3.3.3 波束PA序列提取
3.3.4 EST识别
3.3.5 1DES扫描参数的估计
3.4 机械扫描方式的识别
3.4.1 单周期序列处理
3.4.2 序列特征提取
3.4.3 分类识别
3.4.4 AST识别的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多功能雷达雷达字的数据级提取方法
3.5.1 句法模式识别及雷达字的相关概念
3.5.2 雷达字提取算法流程
3.5.3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电子侦察信息的雷达组网方式识别与关联规则挖掘
4.1 引言
4.2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雷达组网方式序贯识别方法
4.2.1 雷达组网方式概述
4.2.2 雷达组网方式识别基本原理
4.2.3 雷达网多源信息的选取
4.2.4 雷达网信息的特征参数
4.2.5 特征向量的匹配度计算
4.2.6 证据信息融合
4.2.7 识别准则
4.2.8 验证结果与分析
4.3 关联规则挖掘在雷达电子侦察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4.3.1 关联规则挖掘概述
4.3.2 雷达电子侦察信息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
4.3.3 关联规则挖掘及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学成果
作者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自相关算法的TOA估计方法研究[J]. 孙超,王世练,朱江. 微处理机. 2014(04)
[2]基于时频图像处理提取瞬时频率的雷达信号识别[J]. 朱健东,张玉灵,赵拥军. 系统仿真学报. 2014(04)
[3]一种新的组网雷达优化布站方法[J]. 孙国伟,谢军伟,孙博. 计算机仿真. 2013(09)
[4]基于空地一体的雷达组网干扰技术研究[J]. 李修和. 航天电子对抗. 2013(04)
[5]组网雷达对抗数字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安红,杨莉,高由兵. 航天电子对抗. 2013(04)
[6]基于幅度变化点检测的多功能雷达脉冲列解析方法[J]. 马爽,柳征,姜文利. 电子学报. 2013(07)
[7]基于GDOP的多基地雷达布站优化研究[J]. 牛超,张永顺. 现代防御技术. 2013(03)
[8]基于改进灰关联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研究[J]. 陈昊,侯慧群,杨承志,张荣. 现代防御技术. 2013(02)
[9]证据冲突下D-S融合算法的改进[J]. 吕雪婷,贾瑞生,孙惠惠. 系统仿真学报. 2013(03)
[10]雷达信号时频分析的特征提取[J]. 陈雕,张登福,雍霄驹,胡许明. 计算机应用. 2012(07)
博士论文
[1]宽带数字侦察接收机及信号分析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 唐鹏飞.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
[2]脉冲信号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研究[D]. 韩韬.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
[3]多功能雷达电子情报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 马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
[4]雷达辐射源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 刘海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
[5]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模型与算法研究[D]. 普运伟.西南交通大学 2007
[6]通信电台个体特征分析[D]. 任春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7]雷达辐射源识别技术研究[D]. 张国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基于雷达组网提高空中目标航迹测量精度的数据融合方法研究[D]. 王晓丽.电子科技大学 2012
[2]基于二次型时频分布理论的油气检测技术研究[D]. 刘玉民.吉林大学 2012
[3]基于统计的用户网络行为分析和预测[D]. 杨振.北京邮电大学 2011
[4]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信号分选技术研究[D]. 解雷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
[5]模糊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 王文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
[6]雷达组网系统的优化组网方法研究[D]. 蔡婧.江苏科技大学 2010
[7]两输入两输出全息盲信号的解析分离[D]. 宋英.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0
[8]数据挖掘在读者偏好研究中的应用[D]. 王正宇.上海交通大学 2010
[9]时间序列的聚类和关联规则挖掘研究[D]. 姜荣.辽宁师范大学 2010
[10]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技术研究[D]. 田芬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896225
【文章来源】: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雷达电子侦察多层次处理研究的主要问题
1.2.1 信号层处理
1.2.2 数据层处理
1.2.3 信息层处理
1.3 本文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1.3.1 信号层处理相关技术
1.3.2 数据层处理相关技术
1.3.3 信息层处理相关技术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安排
第二章 基于雷达中频采样信号的脉冲检测与参数估计
2.1 引言
2.2 基于盒差分滤波器的脉冲信号检测方法
2.2.1 雷达脉冲信号数学模型
2.2.2 DOB滤波器
2.2.3 脉冲检测算法分析
2.2.4 脉冲检测的流程
2.2.5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2.3 基于联合时频分析的脉冲信号瞬时频率估计方法
2.3.1 典型时频分析方法的性能分析
2.3.2 基于GST和WVD联合分析的IF估计算法流程
2.3.3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脉冲信号参数的天线扫描方式识别与雷达字提取
3.1 引言
3.2 雷达AST的建模与仿真
3.2.1 雷达AST相关数学模型
3.2.2 常见雷达AST概述
3.2.3 雷达AST仿真器
3.3 电子扫描方式的识别
3.3.1 归一化
3.3.2 ASP估计
3.3.3 波束PA序列提取
3.3.4 EST识别
3.3.5 1DES扫描参数的估计
3.4 机械扫描方式的识别
3.4.1 单周期序列处理
3.4.2 序列特征提取
3.4.3 分类识别
3.4.4 AST识别的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多功能雷达雷达字的数据级提取方法
3.5.1 句法模式识别及雷达字的相关概念
3.5.2 雷达字提取算法流程
3.5.3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电子侦察信息的雷达组网方式识别与关联规则挖掘
4.1 引言
4.2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雷达组网方式序贯识别方法
4.2.1 雷达组网方式概述
4.2.2 雷达组网方式识别基本原理
4.2.3 雷达网多源信息的选取
4.2.4 雷达网信息的特征参数
4.2.5 特征向量的匹配度计算
4.2.6 证据信息融合
4.2.7 识别准则
4.2.8 验证结果与分析
4.3 关联规则挖掘在雷达电子侦察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4.3.1 关联规则挖掘概述
4.3.2 雷达电子侦察信息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
4.3.3 关联规则挖掘及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学成果
作者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自相关算法的TOA估计方法研究[J]. 孙超,王世练,朱江. 微处理机. 2014(04)
[2]基于时频图像处理提取瞬时频率的雷达信号识别[J]. 朱健东,张玉灵,赵拥军. 系统仿真学报. 2014(04)
[3]一种新的组网雷达优化布站方法[J]. 孙国伟,谢军伟,孙博. 计算机仿真. 2013(09)
[4]基于空地一体的雷达组网干扰技术研究[J]. 李修和. 航天电子对抗. 2013(04)
[5]组网雷达对抗数字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安红,杨莉,高由兵. 航天电子对抗. 2013(04)
[6]基于幅度变化点检测的多功能雷达脉冲列解析方法[J]. 马爽,柳征,姜文利. 电子学报. 2013(07)
[7]基于GDOP的多基地雷达布站优化研究[J]. 牛超,张永顺. 现代防御技术. 2013(03)
[8]基于改进灰关联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研究[J]. 陈昊,侯慧群,杨承志,张荣. 现代防御技术. 2013(02)
[9]证据冲突下D-S融合算法的改进[J]. 吕雪婷,贾瑞生,孙惠惠. 系统仿真学报. 2013(03)
[10]雷达信号时频分析的特征提取[J]. 陈雕,张登福,雍霄驹,胡许明. 计算机应用. 2012(07)
博士论文
[1]宽带数字侦察接收机及信号分析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 唐鹏飞.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
[2]脉冲信号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研究[D]. 韩韬.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
[3]多功能雷达电子情报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 马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
[4]雷达辐射源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 刘海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
[5]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模型与算法研究[D]. 普运伟.西南交通大学 2007
[6]通信电台个体特征分析[D]. 任春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7]雷达辐射源识别技术研究[D]. 张国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基于雷达组网提高空中目标航迹测量精度的数据融合方法研究[D]. 王晓丽.电子科技大学 2012
[2]基于二次型时频分布理论的油气检测技术研究[D]. 刘玉民.吉林大学 2012
[3]基于统计的用户网络行为分析和预测[D]. 杨振.北京邮电大学 2011
[4]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信号分选技术研究[D]. 解雷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
[5]模糊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 王文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
[6]雷达组网系统的优化组网方法研究[D]. 蔡婧.江苏科技大学 2010
[7]两输入两输出全息盲信号的解析分离[D]. 宋英.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0
[8]数据挖掘在读者偏好研究中的应用[D]. 王正宇.上海交通大学 2010
[9]时间序列的聚类和关联规则挖掘研究[D]. 姜荣.辽宁师范大学 2010
[10]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技术研究[D]. 田芬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896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89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