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驮载炮双重后坐系统分析与优化
发布时间:2021-04-09 07:16
火炮后坐系统是火炮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巨大的炮膛合力在后坐系统的缓冲作用下得以减小,最终传递到炮架上。通过对后坐系统的设计可以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后坐阻力,因此充分掌握后坐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是以某型105mm驮载炮为对象,主要对其双重后坐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并对后坐阻力曲线进行了优化匹配,同时建立了该驮载炮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开展了发射动力学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分析双重后坐系统的各组成部件结构及功能,并介绍了上下层反后坐装置的工作原理,结合双重后坐系统的运动及受力情况,利用拉格朗日第二类方程建立了双重后坐系统动力学模型,编制程序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了该双重后坐系统的后坐及复进诸元,对掌握该驮载炮在射击过程中后坐及复进运动情况提供了相应的参考数据;(2)基于ADAMS建立了该驮载炮多刚体动力学模型,结合该驮载炮的运动及受力情况,在ADAMS (?)中加载相应的约束及载荷,进行发射动力学分析,主要研究了其炮口响应及射击稳定性,并对几种不同工况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3)通过对双重后坐系统的分析,建立反后坐装置结构优化模型,采用优化软件iSIGHT集成双重后坐...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2.1 后坐系统分析研究现状
1.2.2 火炮发射动力学研究现状
1.2.3 反后坐装置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2 双重后坐系统结构分析
2.1 双重后坐系统原理及结构
2.1.1 双重后坐系统结构
2.1.2 双重后坐系统三维模型的建立
2.2 两层反后坐装置结构特性分析
2.2.1 上层反后坐装置结构
2.2.2 下层反后坐装置结构
2.3 本章小结
3 双重后坐系统动力学模型及仿真分析
3.1 双重后坐系统分析及动力学模型
3.1.1 运动及受力分析
3.1.2 动力学计算模型
3.2 仿真计算及结果
3.2.1 编程计算
3.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火炮多刚体发射动力学分析
4.1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概述
4.1.1 多体系统动力学简介
4.1.2 ADAMS软件的多体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4.2 驮载炮多刚体动力学模型
4.2.1 驮载炮基本组成及结构简述
4.2.2 多体动力学模型基本假设
4.2.3 全炮拓扑关系
4.2.4 全炮自由度
4.2.5 载荷建模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3.1 炮口扰动
4.3.2 射击稳定性
4.4 本章小结
5 反后坐装置结构优化
5.1 结构优化理论及方法
5.1.1 结构优化基本理论
5.1.2 iSIGHT软件简介
5.2 反后坐装置结构优化模型
5.2.1 优化模型分析
5.2.2 优化模型建立
5.2.3 优化实施过程
5.3 反后坐装置结构优化及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全文工作总结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MATLAB的某火炮制退机反面分析计算[J]. 高颖,杨臻,王瑞龙,吴其军. 制造业自动化. 2011(13)
[2]轻型车载火炮二维后坐动力学研究[J]. 宗士增,钱林方,何永,徐亚栋. 弹道学报. 2011(02)
[3]某火炮复杂反后坐装置工作特性仿真分析[J]. 杜中华,狄长春. 机械工程师. 2011(02)
[4]基于Simulik的火炮反后坐装置反面问题计算[J]. 杜中华. 机械. 2010(11)
[5]火炮最优射击稳定性设计研究[J]. 赵纪华. 振动与冲击. 2010(11)
[6]履带式自行火炮发射动力学仿真建模[J]. 周成,顾克秋,卢其辉,徐亚栋. 四川兵工学报. 2010(06)
[7]基于iSIGHT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研究[J]. 洪鹃,孙成通.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8]基于不同土体的牵引火炮动态应力分析[J]. 刘达,顾克秋,何永.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9]火炮反后坐装置动力学耦合分析与优化[J]. 宗士增,钱林方,徐亚栋. 兵工学报. 2007(03)
[10]车载火炮动力学仿真[J]. 蔡文勇,陈运生,杨国来.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06(04)
博士论文
[1]核动力装置参数优化设计[D]. 贺士晶.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2]大口径车载火炮多柔体动力学与总体优化研究[D]. 蔡文勇.南京理工大学 2009
[3]火炮虚拟现实技术研究[D]. 杭燚.南京理工大学 2007
[4]炮口制退器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 江坤.南京理工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挖泥船环保绞刀装置设计与流体性能研究[D]. 刘恒序.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2]轻量化牵引火炮动力学分析与优化研究[D]. 周成.南京理工大学 2011
[3]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开发和热场分析[D]. 程伟华.西安理工大学 2008
[4]前冲式反后坐装置设计研究[D]. 张志坚.南京理工大学 2007
[5]自行火炮炮塔结构动态设计研究[D]. 高俣.南京理工大学 2007
[6]牵引火炮总体结构多目标优化研究[D]. 龚海岳.南京理工大学 2006
[7]轻型火炮大架的优化设计[D]. 王明真.南京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27181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2.1 后坐系统分析研究现状
1.2.2 火炮发射动力学研究现状
1.2.3 反后坐装置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2 双重后坐系统结构分析
2.1 双重后坐系统原理及结构
2.1.1 双重后坐系统结构
2.1.2 双重后坐系统三维模型的建立
2.2 两层反后坐装置结构特性分析
2.2.1 上层反后坐装置结构
2.2.2 下层反后坐装置结构
2.3 本章小结
3 双重后坐系统动力学模型及仿真分析
3.1 双重后坐系统分析及动力学模型
3.1.1 运动及受力分析
3.1.2 动力学计算模型
3.2 仿真计算及结果
3.2.1 编程计算
3.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火炮多刚体发射动力学分析
4.1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概述
4.1.1 多体系统动力学简介
4.1.2 ADAMS软件的多体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4.2 驮载炮多刚体动力学模型
4.2.1 驮载炮基本组成及结构简述
4.2.2 多体动力学模型基本假设
4.2.3 全炮拓扑关系
4.2.4 全炮自由度
4.2.5 载荷建模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3.1 炮口扰动
4.3.2 射击稳定性
4.4 本章小结
5 反后坐装置结构优化
5.1 结构优化理论及方法
5.1.1 结构优化基本理论
5.1.2 iSIGHT软件简介
5.2 反后坐装置结构优化模型
5.2.1 优化模型分析
5.2.2 优化模型建立
5.2.3 优化实施过程
5.3 反后坐装置结构优化及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全文工作总结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MATLAB的某火炮制退机反面分析计算[J]. 高颖,杨臻,王瑞龙,吴其军. 制造业自动化. 2011(13)
[2]轻型车载火炮二维后坐动力学研究[J]. 宗士增,钱林方,何永,徐亚栋. 弹道学报. 2011(02)
[3]某火炮复杂反后坐装置工作特性仿真分析[J]. 杜中华,狄长春. 机械工程师. 2011(02)
[4]基于Simulik的火炮反后坐装置反面问题计算[J]. 杜中华. 机械. 2010(11)
[5]火炮最优射击稳定性设计研究[J]. 赵纪华. 振动与冲击. 2010(11)
[6]履带式自行火炮发射动力学仿真建模[J]. 周成,顾克秋,卢其辉,徐亚栋. 四川兵工学报. 2010(06)
[7]基于iSIGHT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研究[J]. 洪鹃,孙成通.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8]基于不同土体的牵引火炮动态应力分析[J]. 刘达,顾克秋,何永.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9]火炮反后坐装置动力学耦合分析与优化[J]. 宗士增,钱林方,徐亚栋. 兵工学报. 2007(03)
[10]车载火炮动力学仿真[J]. 蔡文勇,陈运生,杨国来.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06(04)
博士论文
[1]核动力装置参数优化设计[D]. 贺士晶.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2]大口径车载火炮多柔体动力学与总体优化研究[D]. 蔡文勇.南京理工大学 2009
[3]火炮虚拟现实技术研究[D]. 杭燚.南京理工大学 2007
[4]炮口制退器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 江坤.南京理工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挖泥船环保绞刀装置设计与流体性能研究[D]. 刘恒序.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2]轻量化牵引火炮动力学分析与优化研究[D]. 周成.南京理工大学 2011
[3]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开发和热场分析[D]. 程伟华.西安理工大学 2008
[4]前冲式反后坐装置设计研究[D]. 张志坚.南京理工大学 2007
[5]自行火炮炮塔结构动态设计研究[D]. 高俣.南京理工大学 2007
[6]牵引火炮总体结构多目标优化研究[D]. 龚海岳.南京理工大学 2006
[7]轻型火炮大架的优化设计[D]. 王明真.南京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27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127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