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雷达射频掩护的干扰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9 07:45
首先分析了噪声干扰以及基于下降沿触发式的相参干扰在对抗雷达射频掩护中的不足,着重在干扰反应时间及频率捷变信号适应性等方面展开研究,指出了基于下降沿触发式的相参干扰反应时间长、易被操作手识别,且无法适应频率捷变信号等缺陷。为此,提出了基于脉冲簇识别的干扰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在对抗雷达射频掩护中的优势,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文章来源】:现代防御技术. 2020,48(01)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常用的射频掩护方式
当干扰机采用欺骗干扰时,雷达使用射频掩护的抗干扰模式时,对于现阶段广泛运用的收发分时类的干扰机,一般采用下降沿触发的干扰方式[5-7]。当干扰机侦收到前掩护脉冲的下降沿时触发干扰,以掩护脉冲为目标进行干扰,即发生引导错误,而当工作脉冲到来时,干扰机正处于干扰发射状态,无法对工作脉冲实施干扰,从而导致干扰无效[8-10]。图2所示即为上述情况下,干扰机的收发时序与雷达射频掩护时序的对应关系。从图2可以明显看出,干扰机在接收到前掩护脉冲后,以前掩护脉冲为样本,立即触发干扰,干扰信号载频为f1;而当雷达载频为f0的工作脉冲到达干扰机时,干扰机正处于发射状态,无法对雷达工作脉冲有效侦收,从而无法实施有效的干扰。
方法2为采用数字射频存储技术,增加脉冲存储的深度[11],使得存储时间长度不小于掩护脉冲及工作脉冲的总时长之和。将这种情况下存储的全部信号(包括射频掩护信号)作为样本,进行欺骗干扰调制;接收时间到后转入干扰,干扰过程中同时(叠加)输出对各接收脉冲的干扰信号,从而实现对雷达射频掩护的有效干扰。该方法的干扰时序如图3所示。该方法通过增加脉冲存储的深度,能够保证对工作脉冲实现干扰,但当雷达采用的工作脉冲与前掩护脉冲之间间隔时间较长时,产生的欺骗干扰信号经雷达信号处理之后将远远落后与目标回波信号,非常容易被雷达操作手识别。按照本文所述的射频掩护方式,其干扰的表达式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间歇采样干扰识别的抗欺骗干扰波形设计[J]. 吴少鹏,袁越,涂刚毅. 现代防御技术. 2018(02)
[2]对频率捷变雷达的干扰及效果分析[J]. 冯涛,王永明,贺齐辉.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5(05)
[3]对频率步进信号的相干干扰技术[J]. 陆洪涛,王坤,沈义龙. 现代防御技术. 2015(04)
[4]LFM脉冲压缩雷达密集假目标干扰时序设计与分析[J]. 张克舟,李青山,陆静,李秀金. 现代防御技术. 2015(04)
[5]对LFM雷达的间歇采样累加干扰研究[J]. 吕亚昆,杨承志,李健伟,肖鹏. 现代防御技术. 2015(01)
[6]对抗应答式干扰的射频掩护脉冲设计[J]. 金珊珊,王春阳,邱程,李欣.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04)
[7]雷达射频掩护信号分析及对抗方法研究[J]. 周伟江,王培强,张进,童栎. 航天电子对抗. 2013(05)
[8]相参雷达间歇采样灵巧干扰方法[J]. 郭雷,李宏,李青山. 现代防御技术. 2013(03)
[9]基于DRFM的机载PD雷达干扰研究[J]. 孙智勇,唐宏,余定旺,刘晓婧. 现代防御技术. 2012(04)
[10]线性调频脉压雷达部分相参干扰性能分析[J]. 梅勇兵. 电讯技术. 2012(07)
硕士论文
[1]雷达射频掩护的认知抗干扰技术研究[D]. 杨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27228
【文章来源】:现代防御技术. 2020,48(01)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常用的射频掩护方式
当干扰机采用欺骗干扰时,雷达使用射频掩护的抗干扰模式时,对于现阶段广泛运用的收发分时类的干扰机,一般采用下降沿触发的干扰方式[5-7]。当干扰机侦收到前掩护脉冲的下降沿时触发干扰,以掩护脉冲为目标进行干扰,即发生引导错误,而当工作脉冲到来时,干扰机正处于干扰发射状态,无法对工作脉冲实施干扰,从而导致干扰无效[8-10]。图2所示即为上述情况下,干扰机的收发时序与雷达射频掩护时序的对应关系。从图2可以明显看出,干扰机在接收到前掩护脉冲后,以前掩护脉冲为样本,立即触发干扰,干扰信号载频为f1;而当雷达载频为f0的工作脉冲到达干扰机时,干扰机正处于发射状态,无法对雷达工作脉冲有效侦收,从而无法实施有效的干扰。
方法2为采用数字射频存储技术,增加脉冲存储的深度[11],使得存储时间长度不小于掩护脉冲及工作脉冲的总时长之和。将这种情况下存储的全部信号(包括射频掩护信号)作为样本,进行欺骗干扰调制;接收时间到后转入干扰,干扰过程中同时(叠加)输出对各接收脉冲的干扰信号,从而实现对雷达射频掩护的有效干扰。该方法的干扰时序如图3所示。该方法通过增加脉冲存储的深度,能够保证对工作脉冲实现干扰,但当雷达采用的工作脉冲与前掩护脉冲之间间隔时间较长时,产生的欺骗干扰信号经雷达信号处理之后将远远落后与目标回波信号,非常容易被雷达操作手识别。按照本文所述的射频掩护方式,其干扰的表达式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间歇采样干扰识别的抗欺骗干扰波形设计[J]. 吴少鹏,袁越,涂刚毅. 现代防御技术. 2018(02)
[2]对频率捷变雷达的干扰及效果分析[J]. 冯涛,王永明,贺齐辉.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5(05)
[3]对频率步进信号的相干干扰技术[J]. 陆洪涛,王坤,沈义龙. 现代防御技术. 2015(04)
[4]LFM脉冲压缩雷达密集假目标干扰时序设计与分析[J]. 张克舟,李青山,陆静,李秀金. 现代防御技术. 2015(04)
[5]对LFM雷达的间歇采样累加干扰研究[J]. 吕亚昆,杨承志,李健伟,肖鹏. 现代防御技术. 2015(01)
[6]对抗应答式干扰的射频掩护脉冲设计[J]. 金珊珊,王春阳,邱程,李欣.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04)
[7]雷达射频掩护信号分析及对抗方法研究[J]. 周伟江,王培强,张进,童栎. 航天电子对抗. 2013(05)
[8]相参雷达间歇采样灵巧干扰方法[J]. 郭雷,李宏,李青山. 现代防御技术. 2013(03)
[9]基于DRFM的机载PD雷达干扰研究[J]. 孙智勇,唐宏,余定旺,刘晓婧. 现代防御技术. 2012(04)
[10]线性调频脉压雷达部分相参干扰性能分析[J]. 梅勇兵. 电讯技术. 2012(07)
硕士论文
[1]雷达射频掩护的认知抗干扰技术研究[D]. 杨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27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127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