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规则推理的陆军突击装备体系贡献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30 04:22
针对陆军突击装备体系中装备对体系的贡献度问题,从体系完成使命任务的角度来分析装备对体系的贡献度。通过规则库来描述体系能力与任务执行水平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依据现有体系的能力值和规则库来评估体系对其使命任务的执行水平,通过对比被评装备纳入体系前后的体系任务执行水平的变化来衡量贡献度。最后,以武装直升机对陆军突击装备体系的贡献度为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文章来源】: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0,42(02)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能力到任务至支撑度推理网络
武器装备体系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独立武器系统,按照一定组合配置和运用规则,通过信息铰链、功能互补等方式,形成具有特定作战功能的更高层次或更广义系统[2],武器装备体系内包含有大量装备节点,装备之间的关联关系复杂,是一个复杂系统。相比独立的武器系统,武器装备体系的作战力更强,也更为强调装备间的配合关系,如图1所示。装备对体系的贡献度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主要探究装备体系内的某型装备或装备系统对体系整体的作用或贡献。目前,体系内装备贡献率研究尚无一套成熟的理论方法,但不少学者从多个方面开展了积极有益的探索。2009年,老明道大学Sean Deller等[3]在改进信息时代作战模型时,将战场中的兵力角色分为决策、传感器、响应和目标节点四类,并利用这四类节点构建出作战网络,为装备体系网络建模和贡献度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JIANG等[4]利用证据推理,以信度结构为基础,尝试了从能力评估视角出发评估武器系统;兰德公司利用探索性分析方法在“网络中心战”中评估作战效能[5]。谭跃进从体系工程的角度对武器装备体系的特点进行了介绍[6],罗鹏程开展了武器装备体系的能力评估[7],黄建新等从装备体系整体作战效能评估的角度,对体系贡献度的评估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探索[8],管清波,王楠等分析了体系贡献度概念内涵和评估原则[9-10],常雷雷尝试用灰靶理论对装备体系的技术贡献度进行了研究[11],吕惠文等利用证据理论对装备体系贡献率的评估指标赋权[12],赵丹玲等从作战环的数量出发,研究了体系内装备的贡献度[13]。
本文编号:3466039
【文章来源】: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0,42(02)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能力到任务至支撑度推理网络
武器装备体系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独立武器系统,按照一定组合配置和运用规则,通过信息铰链、功能互补等方式,形成具有特定作战功能的更高层次或更广义系统[2],武器装备体系内包含有大量装备节点,装备之间的关联关系复杂,是一个复杂系统。相比独立的武器系统,武器装备体系的作战力更强,也更为强调装备间的配合关系,如图1所示。装备对体系的贡献度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主要探究装备体系内的某型装备或装备系统对体系整体的作用或贡献。目前,体系内装备贡献率研究尚无一套成熟的理论方法,但不少学者从多个方面开展了积极有益的探索。2009年,老明道大学Sean Deller等[3]在改进信息时代作战模型时,将战场中的兵力角色分为决策、传感器、响应和目标节点四类,并利用这四类节点构建出作战网络,为装备体系网络建模和贡献度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JIANG等[4]利用证据推理,以信度结构为基础,尝试了从能力评估视角出发评估武器系统;兰德公司利用探索性分析方法在“网络中心战”中评估作战效能[5]。谭跃进从体系工程的角度对武器装备体系的特点进行了介绍[6],罗鹏程开展了武器装备体系的能力评估[7],黄建新等从装备体系整体作战效能评估的角度,对体系贡献度的评估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探索[8],管清波,王楠等分析了体系贡献度概念内涵和评估原则[9-10],常雷雷尝试用灰靶理论对装备体系的技术贡献度进行了研究[11],吕惠文等利用证据理论对装备体系贡献率的评估指标赋权[12],赵丹玲等从作战环的数量出发,研究了体系内装备的贡献度[13]。
本文编号:3466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466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