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测向定位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3 09:21
通信电子战/通信对抗——作为电子战/电子对抗的重要领域,是敌对双方在通信领域内争夺电磁频谱使用权和控制权的争斗。通信和数据链系统是支持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是连接传感器网络、指挥控制网络和火力打击网络的神经中枢,在现代军事系统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要的通信/数据链节点一旦被发现和定位,常常会遭到致命的摧毁和攻击,因此对重要通信/数据链节点的测向/定位成为现代通信/数据链对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单站无源定位具有隐蔽性强、独立性和灵活性好、作用距离远、易于实现协同配合等技术优点,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研究机载单站对地平面或者海平面固定或者低速运动通信辐射源的定位。首先阐述了单站无源定位的研究发展现状,几种典型通信测向定位的技术原理,给出了定位误差分析办法和可观测性判定准则。然后利用基于幅度比和相位差变化率实现定位的两种方法,给出了在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情况下测向/定位的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分析了各测量参量对定位误差的影响,给出了对应的定位精度几何分布图。最后,总结了本文工作,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文章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背景与发展现状
1.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通信测向定位技术
2.1 通信侦察系统概述
2.2 基于运动学原理的单站无源测距定位
2.3 通信辐射源测向
2.4 通信辐射源定位
2.4.1 方位/仰角定位法
2.4.2 测向/方向变化率定位法
2.4.3 测向/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法
2.4.4 测向/幅度差定位法
2.4.5 时差定位法
2.4.6 差分多普勒定位法
2.4.7 综合评价
2.5 定位误差
2.6 可观测性判定准则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幅度比的运动单站定位算法研究
3.1 振幅法测向
3.1.1 运动单站测向模型和算法
3.1.2 测向误差分析
3.1.3 仿真分析
3.2 基于幅度比的二维定位
3.2.1 定位原理和算法
3.2.2 定位误差分析
3.2.3 可观测性分析
3.2.4 单次测量定位算法的仿真分析
3.3 基于幅度比的三维定位
3.3.1 定位原理和算法
3.3.2 定位误差分析
3.3.3 可观测性分析
3.3.4 单次测量定位算法的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运动单站定位算法研究
4.1 相位法测向
4.1.1 二维条件下运动单站测向模型和算法
4.1.2 三维条件下运动单站测向模型和算法
4.1.3 仿真分析
4.2 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二维定位
4.2.1 定位原理和算法
4.2.2 定位误差分析
4.2.3 可观测性分析
4.2.4 单次测量定位算法的仿真分析
4.3 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三维定位
4.3.1 定位原理和算法
4.3.2 定位误差分析
4.3.3 可观测性分析
4.3.4 单次测量定位算法的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属性测度理论的通信对抗与雷达对抗侦察情报机载目标识别融合[J]. 阮潇琳,刘乾,单洁,宋恩军. 舰船电子对抗. 2013(02)
[2]单站无源定位可观测性评述[J]. 邓新蒲. 中国工程科学. 2007(11)
[3]利用TDOA方法实现单站机动无源定位[J]. 彭根建,周希朗. 计算机仿真. 2005(10)
[4]引人注目的维拉无源雷达系统[J]. 许为武. 国际航空. 2004 (07)
博士论文
[1]机载无源定位技术与跟踪算法研究[D]. 刘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
[2]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关键技术研究[D]. 张刚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3]利用空频域信息的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关键技术研究[D]. 郁春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
[4]基于空频域信息的单站被动目标跟踪算法研究[D]. 占荣辉.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
[5]基于运动学原理的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关键技术研究[D]. 郭福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2
[6]空中观测平台对海面慢速目标单站无源定位跟踪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单月晖.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运动单站定位算法研究[D]. 赵颖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
[2]干涉仪测向与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技术[D]. 潘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
[3]高精度机载单站无源定位技术研究[D]. 赵国伟.西北工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73440
【文章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背景与发展现状
1.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通信测向定位技术
2.1 通信侦察系统概述
2.2 基于运动学原理的单站无源测距定位
2.3 通信辐射源测向
2.4 通信辐射源定位
2.4.1 方位/仰角定位法
2.4.2 测向/方向变化率定位法
2.4.3 测向/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法
2.4.4 测向/幅度差定位法
2.4.5 时差定位法
2.4.6 差分多普勒定位法
2.4.7 综合评价
2.5 定位误差
2.6 可观测性判定准则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幅度比的运动单站定位算法研究
3.1 振幅法测向
3.1.1 运动单站测向模型和算法
3.1.2 测向误差分析
3.1.3 仿真分析
3.2 基于幅度比的二维定位
3.2.1 定位原理和算法
3.2.2 定位误差分析
3.2.3 可观测性分析
3.2.4 单次测量定位算法的仿真分析
3.3 基于幅度比的三维定位
3.3.1 定位原理和算法
3.3.2 定位误差分析
3.3.3 可观测性分析
3.3.4 单次测量定位算法的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运动单站定位算法研究
4.1 相位法测向
4.1.1 二维条件下运动单站测向模型和算法
4.1.2 三维条件下运动单站测向模型和算法
4.1.3 仿真分析
4.2 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二维定位
4.2.1 定位原理和算法
4.2.2 定位误差分析
4.2.3 可观测性分析
4.2.4 单次测量定位算法的仿真分析
4.3 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三维定位
4.3.1 定位原理和算法
4.3.2 定位误差分析
4.3.3 可观测性分析
4.3.4 单次测量定位算法的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属性测度理论的通信对抗与雷达对抗侦察情报机载目标识别融合[J]. 阮潇琳,刘乾,单洁,宋恩军. 舰船电子对抗. 2013(02)
[2]单站无源定位可观测性评述[J]. 邓新蒲. 中国工程科学. 2007(11)
[3]利用TDOA方法实现单站机动无源定位[J]. 彭根建,周希朗. 计算机仿真. 2005(10)
[4]引人注目的维拉无源雷达系统[J]. 许为武. 国际航空. 2004 (07)
博士论文
[1]机载无源定位技术与跟踪算法研究[D]. 刘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
[2]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关键技术研究[D]. 张刚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3]利用空频域信息的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关键技术研究[D]. 郁春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
[4]基于空频域信息的单站被动目标跟踪算法研究[D]. 占荣辉.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
[5]基于运动学原理的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关键技术研究[D]. 郭福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2
[6]空中观测平台对海面慢速目标单站无源定位跟踪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单月晖.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运动单站定位算法研究[D]. 赵颖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
[2]干涉仪测向与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技术[D]. 潘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
[3]高精度机载单站无源定位技术研究[D]. 赵国伟.西北工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73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473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