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混合添加稀土Ce和La的AM60B镁合金耐腐蚀性与半导体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04:05

  本文关键词:混合添加稀土Ce和La的AM60B镁合金耐腐蚀性与半导体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AM60B-MM镁合金 电化学测试 化学转化制膜 析氢腐蚀


【摘要】:镁合金许多优良的性质使得它在近代发展迅速,且广泛地应用于各项领域,但镁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空气中生成的MgO薄膜疏松多孔,无法有效地阻滞进一步被氧化。镁的标准电位相对于其它金属结构材料最负,为~(-2).37V,在溶液中参与电化学腐蚀时导致镁成为牺牲阳极而遭受腐蚀。耐腐蚀性差已经成为制约镁合金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考察了在不同pH值和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pH为10.5、0.035%的NaCl溶液中镁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小,为4.436μA·cm~(-2) pH为3.5、3.5%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大,为84.34μA·cm~(-2)。随着pH值减小,NaCl浓度升高,AM60B-MM镁合金腐蚀电位负移,阳极极化电流密度增大,容抗弧半径减小。采用高锰酸盐、钼酸盐和植酸在AM60B-MM镁合金表面进行化学转化制膜。发现三种化学转化成膜的AM60B-MM镁合金降低了腐蚀电流密度,其中高锰酸盐成膜后的腐蚀电流密度最低,为22.823μA·cm~(-2)这说明成膜后容抗弧和低频阻抗模值增大、相位角升高,形成了高电阻、低电容的屏蔽膜层,提高了镁合金的电化学性能。3.5%NaCl溶液中,三种化学转化成膜AM60B-MM镁合金的Mott-Schottky曲线测试结果,在~(-2).2~-0.9V电位区间内,M-S曲线的斜率增大,施主密度ND减小,平带电位EFB负向移动,空间电荷层厚度增大,镁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提高。3.5%NaCl溶液中的析氢实验表明,成膜后AM60B-MM镁合金电流腐蚀密度分别为,高锰酸盐为0.953×10-9A/cm~2,钼酸盐为2.034×10-9A/cm~2,植酸为2.879×109A/cm~2,比成膜前镁合金的析氢腐蚀电流密度显著降低。
【关键词】:AM60B-MM镁合金 电化学测试 化学转化制膜 析氢腐蚀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146.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4
  • 1.1 引言10
  • 1.2 镁及镁合金的概况金属连接技术研究现状10-15
  • 1.2.1 金属镁的基本性能10-11
  • 1.2.2 金属镁的资源现状11-12
  • 1.2.3 镁合金发展历史及应用领域12-15
  • 1.3 镁合金的耐蚀性能15-18
  • 1.3.1 镁和镁合金的腐蚀机理15
  • 1.3.2 镁及镁合金的腐蚀种类15-17
  • 1.3.3 影响镁合金耐腐蚀性能因素17-18
  • 1.4 稀土镁合金概况18-20
  • 1.4.1 稀土元素概述18-19
  • 1.4.2 稀土镁合金的发展概况19
  • 1.4.3 稀土元素对镁合金性能的提高19-20
  • 1.5 稀土镁合金的防护与测试方法20-21
  • 1.5.1 稀土镁合金的防护方法20
  • 1.5.2 评价耐蚀性能的方法20-21
  • 1.6 半导体性能21-22
  • 1.7 本文的研究的目的与内容22-24
  • 第2章 实验方法24-28
  • 2.1 实验材料24
  • 2.2 实验仪器24
  • 2.3 试样制备24-25
  • 2.4 实验介质25-26
  • 2.5 实验方法26-27
  • 2.5.1 电化学试验方法26
  • 2.5.2 析氢实验26-27
  • 2.6 物理表征27-28
  • 第3章 不同NaCl浓度和pH值对AM60B和AM60B-MM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28-43
  • 3.1 AM60B-MM和AM60B镁合金的电化学测试28-39
  • 3.1.1 开路电位测试28-30
  • 3.1.2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30-34
  • 3.1.3 交流阻抗图谱34-39
  • 3.2 AM60B与AM60B-MM镁合金测试的结果对比39-41
  • 3.2.1 极化曲线对比39-40
  • 3.2.2 交流阻抗对比40-41
  • 3.3 AM60B-MM与AM60B镁合金的析氢实验41-42
  • 3.4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化学成膜后镁合金半导体与电化学性能研究43-63
  • 4.1 三种化学转化膜的成膜机理及物理表征43-48
  • 4.1.1 高锰酸盐转化膜43-45
  • 4.1.2 钼酸盐转化膜45-47
  • 4.1.3 植酸转化膜47-48
  • 4.2 三种转化膜的半导体行为48-51
  • 4.3 三种转化膜的电化学行为51-59
  • 4.3.1 交流阻抗图谱51-56
  • 4.3.2 极化曲线测定56-59
  • 4.4 析氢腐蚀实验59-62
  • 4.5 本章小结62-63
  • 第5章 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68
  • 致谢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兆贵;;植酸转换膜对AZ31镁合金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5年03期

2 颜廷亭;陈庆华;王玉珍;江周;;高锰酸盐转化处理对医用AZ31B镁合金体外耐蚀性能的影响[J];材料保护;2014年01期

3 黄晓锋;朱凯;曹喜娟;;主要合金元素在镁合金中的作用[J];铸造技术;2008年11期

4 曾荣昌;张津;黄伟九;W.DIETZEL;K.U.KAINER;C.BLAWERT;柯伟;;Review of studies on corrosion of magnesium alloys[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6年S2期

5 李金波;郑茂盛;朱杰武;;304L不锈钢钝化膜半导体性能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6年05期

6 李冠群;吴国华;樊昱;丁文江;;主要合金元素对镁合金组织及耐蚀性能的影响[J];铸造技术;2006年01期

7 唐伟,韩恩厚,徐永波,刘路;热处理对AZ80镁合金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金属学报;2005年11期

8 童震松,张巍,李久青,耿君,程菲;压铸镁合金在防冻液中的电偶腐蚀规律研究[J];材料保护;2005年05期

9 李瑛,张涛,王福会;AZ91D镁合金手汗腐蚀机理研究 I.手汗模拟液中AZ91 D镁合金腐蚀的动力学规律[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4年05期

10 王渠东 ,丁文江;镁合金研究开发现状与展望[J];世界有色金属;2004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素秋;镁合金的腐蚀行为与防护[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舒淳;混合稀土La和Ce对AM60B镁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2 孙文;腐蚀产物沉积对局部腐蚀行为影响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冯芝勇;AZ91+x%La合金腐蚀行为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4 周游;镁合金化学转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5 刘敏娟;稀土元素对AZ31变形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6 钟丽应;稀土元素对AZ91镁合金组织结构和腐蚀行为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96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096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5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