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变形参数对Cu-P-Cr-Ni-Mo双相耐候钢铁素体晶粒细化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热变形参数对Cu-P-Cr-Ni-Mo双相耐候钢铁素体晶粒细化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铁素体晶粒细化 Cu-P-Cr-Ni-Mo双相耐候钢 双相区 变形诱发铁素体 连续动态再结晶
【摘要】:直接热轧法制备的新型Cu-P-Cr-Ni-Mo双相耐候钢,结合了双相钢的优良力学性能和耐候钢的抗大气腐蚀性能,但铁素体晶粒尺寸较粗大,约为30-40μm,为了充分发挥其潜能,铁素体晶粒细化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了单道次的热压缩试验,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背散射电子衍射等手段分析了试验钢在双相区的变形行为,研究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及应变对Cu-P-Cr-Ni-Mo双相耐候钢组织演变行为和铁素体晶粒细化机理的影响,为热轧Cu-P-Cr-Ni-Mo双相耐候钢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对Cu-P-Cr-Ni-Mo双相耐候钢在(α+γ)双相区的组织演变分析表明,双相区变形可以有效地细化铁素体晶粒,得到的晶粒尺寸约为1.77-2.69μm。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等轴铁素体的转变量增加,晶粒尺寸降低,变形诱发铁素体除了在原奥氏体晶界析出外,还可以在晶粒内部的缺陷处形成。温度从850℃降至750℃的过程中,铁素体内部分亚晶界通过连续吸收位错转变为晶界,发生铁素体的连续动态再结晶。在800℃-Ar3(867℃)的温度区间内,铁素体晶粒的主要细化机制为变形诱发铁素体转变;在Ar1(735℃)-775℃的区间内,铁素体晶粒的主要细化机制为铁素体的连续动态再结晶。在双相高温区875℃变形时,流变曲线在高应变速率(1s-1)下呈现明显的双峰特征,第二个峰值的出现是由变形诱发铁素体的加工硬化及随后变形诱发铁素体的连续动态再结晶导致的。随着应变速率和应变的增加,等轴铁素体的转变量增加但存在~86%的饱和值,铁素体的晶粒尺寸降低。Cu-P-Cr-Ni-Mo双相耐候钢变形过程中铁素体晶粒的细化机制为变形诱发铁素体转变和铁素体的连续动态再结晶共存。但在双相高温区变形时,铁素体晶粒的细化机制主要为变形诱发铁素体转变;而在双相低温区变形时,铁素体晶粒的细化机制主要为铁素体的连续动态再结晶。同时,发生连续动态再结晶的铁素体相随变形温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即双相高温区是等轴变形诱发铁素体的连续动态再结晶,而双相低温区则是粗大变形诱发铁素体的连续动态再结晶。另外,变形诱发铁素体转变的临界应变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从850℃时的0.36降至800℃时的0.31。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14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先曙;日本研制出双相不锈铸钢[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1年01期
2 吴文志;;低强度双相冷轧钢板的生产[J];钢铁研究情报;1982年Z2期
3 冯汉昌;于连生;;从化合物“S”合成氢化可的松双相发酵法实验[J];微生物学报;1976年02期
4 李学仁;;采用热处理方法获取高塑性双相低合金钢[J];钢铁研究情报;1982年Z1期
5 夏菊琴;周颂德;叶亚男;;汽车用热轧双相钢板相变工艺研究[J];上海金属;1992年03期
6 孙俊才,叶继泓,杨烈宇;双相扣合键材料的研究[J];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7 杨树和;双相耐热ZG4Cr27Ni10SiMn钢的高温性能[J];钢铁;1994年03期
8 崔梁萍,吴健,,许苏;低碳、双相网围栏钢丝研究[J];金属制品;1994年06期
9 ;新技术、新工艺、新装置[J];新材料产业;2002年03期
10 雷廷权;沈显璞;;双相20钢的研究[J];金属学报;198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水源;;运用“双相工资”制的探索[A];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王迎军;刘国华;南开辉;赵娜如;龙厚清;李佛保;;双相钙磷系统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A];第九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CBMS-9)论文集[C];2002年
3 寻华音;陈彩花;;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A];2007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传岐;;试论腧穴的双相调治作用[A];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10年
5 王育梅;王学义;;A型行为和旺盛气质:与双相Ⅳ型障碍的可能的关联性[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施和勋;傅文农;;从中西医结合角度理解“软双相”性抑郁[A];全国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7 王光军;张娇;章庆国;;表面改性双相陶瓷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A];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李瑞丰;郑家军;;多级孔双相沸石的制备和性能——从理论设计到实际应用[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张利华;王云华;;64层SCT低剂量双相扫描技术肺功能评价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胡紫阳;段德莉;李曙;;碳钢在油水双相混合流体中的纯磨损测量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蔡添高;推动“双相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N];闽西日报;2013年
2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教授 吴文源;双相躁狂是反复发作的疾病[N];文汇报;2008年
3 张莉;首个双相躁狂适应症药物在华上市[N];医药经济报;2008年
4 四川绵阳医院 徐波 徐成君;药物双相作用值得重视[N];医药经济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尹乒;双相FHA/SrHA涂层的构建及其生物相容性[D];中南大学;2013年
2 鲁忠臣;Al-Sn轴承合金的双相双尺度结构与摩擦学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伟;基于动电学研究磁流变抛光液中双相颗粒的分散行为[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5年
2 卢炜;三毫米矢量调制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张萌萌;热变形参数对Cu-P-Cr-Ni-Mo双相耐候钢铁素体晶粒细化的影响[D];燕山大学;2015年
4 牛小霞;双相波除颤仪除颤效果及副作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叶益浩;基于ADSP-BF531的双相波体外除颤仪控制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周栩;亲水有机溶剂/盐双相体系分离生物物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冯芳芳;含FHA/SrHA双相生物涂层钛种植体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赵若辉;大比表面双相纳米Ga_2O_3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9 陈思;Cu-P-Cr-Ni-Mo双相耐候钢组织对其力学行为的影响[D];燕山大学;2014年
10 蒋光辉;经胸体外单、双相波除颤对心肌损伤的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03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20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