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厚度盘件气淬冷却过程仿真与系统多目标优化
本文关键词:变厚度盘件气淬冷却过程仿真与系统多目标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气淬冷却 数值传热 计算机辅助优化 多目标优化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摘要】: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弥补材料自身的缺陷。随着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热处理工艺也需要不断地改进。在淬火工艺方面,传统的液体介质淬火工艺存在着残余应力大等缺陷严重影响着材料的性能。本文采用气体作为淬火介质,改进了传统淬火工艺存在的缺陷。借助数值模拟研究气淬冷却过程的影响因素,通过联合仿真对气淬冷却过程进行多目标优化,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优化结果的可靠性。首先,阐述气体淬火冷却过程仿真的数值传热原理,研究喷流换热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参数间的交互作用,认为喷管气体流速v对冷却速度影响最大,喷管高度h和喷管中心距s对冷却速度的影响有交互作用。建立了变厚度盘件的气淬冷却过程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发现气淬冷却过程存在的不足,提出气淬冷却系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其次,将影响气淬冷却效果的参数分为结构参数和流速参数,并建立了气淬冷却效果的评价指标。采用国际上流行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作为气淬冷却过程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基于计算机辅助优化(CAO,Computer Aided Optimization)软件Isight集成FLUENT等软件进行联合仿真优化,建立了气淬冷却的仿真优化流程,优化了结构参数和气体流速参数,改善了冷却效果,并得到了多目标优化后的Pareto前沿。由于Isight直接驱动FLUENT等软件联合优化仿真的计算效率低,借助Isight进行气体淬火冷却过程模拟的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通过试验设计的仿真结果建立了气淬冷却过程的神经网络模型,基于此模型对气淬冷却过程进行多目标参数优化,提高了优化效率。最后,基于RS-485总线建立了单主多从的变频器控制网络,并利用LabVIEW编写了开环控制程序,解决了RS-485通信网络多设备通信容易造成数据冲突的问题,建立了气淬实验的供气系统。根据仿真优化的结果设置喷管布局和喷管流速,用热电偶采集气淬冷却实验过程中盘件内部的温度数据,并与仿真数据对比,其误差在7%以下,验证了变厚度盘件气淬冷却过程仿真优化结果的可靠性。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15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军;;变换气由淬冷改为间冷工艺[J];中氮肥;1988年01期
2 李卫红;淬冷特性的定量描述[J];国外金属热处理;1994年02期
3 黄仕明;;国内气相淬冷三聚氰胺生产工艺运行状况分析[J];川化;2007年04期
4 曹万木 ,古仁镜;关于冷密封压力釜的一种快速淬冷设计[J];地质地球化学;1982年02期
5 李卫红;新颖的淬冷特性定量描述法[J];国外金属热处理;1994年05期
6 邹壮辉;高守义;张立文;林立;;淬冷热应力场研究和应用进展[J];金属热处理学报;1993年03期
7 丁利;气相淬冷工艺生产三聚氰胺[J];河南化工;2000年10期
8 何兴川,余明功,黄世明;优化操作 延长三胺淬冷系统运行周期[J];中氮肥;2001年06期
9 李拓文,韩绍娟,张立健,何觉生;电熔淬冷制备工艺对氧化铬粉末和涂层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1996年01期
10 韩会林;;不同介质淬冷过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宛农;熊惟皓;索进平;;X38CrMo16模具钢模坯淬冷温度场仿真与参数选择[A];第三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暨第六次全国热处理生产技术改造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2 雷超;王霞;屠德民;杜强国;;淬冷工艺对PTFE在直流电场中空间电荷分布的影响[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中涛;变厚度盘件气淬冷却过程仿真与系统多目标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王鹏;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工艺中的水淬冷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胡建建;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淬冷过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林良良;煤化工中等离子体裂解气淬冷工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邓国安;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能量综合利用[D];浙江大学;2011年
6 高东海;基于ANSYS淬冷过程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84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284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