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平衡短路过渡动态过程的仿真
本文关键词:基于能量平衡短路过渡动态过程的仿真 出处:《焊接学报》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焊接电源系统回路模型,考虑了焊丝端部的热焓变化,以及熔滴的能量平衡,提出并建立了较为精确的CO2焊短路过渡动态过程仿真模型.通过该模型探究了焊接参数匹配和不匹配时,电流信号波形变化趋势以及多个特征参数(均值电流、峰值电流、谷值电流、短路频率、短路时间和燃弧时间)与实际的对比情况,并进行了相关的特征参数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基本能全面与实际相符合.从而为短路过渡仿真建模在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Abstract]:The heat enthalpy change at the end of the welding wire and the energy balance of the droplet are considered through the circuit model of the welding power supply system. A more accurate dynamic process simulation model of short circuit transition in CO2 welding is proposed and established, and the matching and mismatching of welding parameters are discussed through this model. The variation trend of current signal waveform and the comparison of several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mean current, peak current, valley current, short-circuit frequency, short-circuit time and arc burning tim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practice, which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of short-circuit transition simulation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天津市现代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5283)
【分类号】:TG444.73
【正文快照】: 0序言短路过渡作为CO2焊的主要过渡方式之一,常常用于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的薄板焊接中[1].而通过计算机仿真建模,探索熔滴短路过渡动态过程的机理,进而优化焊接工艺参数,是目前CO2焊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气体保护焊熔滴过渡的动态过程仿真迄今为止已获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2-6],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余文松,薛家祥,黄石生,张晓囡,张军红,程韬波;CO_2电弧焊动态过程的MATLAB仿真研究[J];焊接学报;1999年03期
2 陈茂爱;蒋元宁;武传松;;受控短路过渡CO_2焊焊接电流波形参数优化[J];焊接学报;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军红,黄石生;熔滴短路过渡动态过程的数学建模与仿真[J];焊接学报;2001年04期
2 李桓,胡连海,李俊岳,杨立军;波控CO_2焊短路过渡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及试验[J];焊接学报;2002年02期
3 范伟,李慕琴,王秀芝,黄德臣;CO_2焊接过渡过程的仿真[J];焊接学报;2002年04期
4 洪波;黄俊;潘际銮;屈岳波;;新型埋弧焊焊缝跟踪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J];焊接学报;2006年07期
5 洪波;黄明灿;尹力;龚海;;摆动TIG焊搭接坡口数学建模与仿真[J];焊接学报;2008年07期
6 薛家祥,张军红,毛鹏军,罗卫红;CO_2电弧焊电流波形模糊逻辑控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7期
7 姬轩;胡绳荪;王珩;;基于DSP的数字化CO_2焊接电源波形控制实现及仿真[J];焊接技术;2005年06期
8 董天顺;杨立军;崔春翔;冯胜强;;基于逆变电源-电弧系统的CO_2焊短路过渡过程仿真[J];焊接技术;2007年01期
9 李春天;陈方;罗怡;;GMAW焊接过程动态模型的建立与参数控制[J];焊接技术;2009年06期
10 王伟,朱六妹,杜宪昌;弧焊逆变电源变结构控制规律的仿真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伟明;逆变式GMA单脉冲和双脉冲焊机数字控制系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2 洪波;电弧传感移动式焊接机器人的数学建模及仿真[D];湘潭大学;2005年
3 高忠林;弧焊电源控制及焊接质量在线监测数字化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王广伟;基于视觉技术的GMAW-S熔滴过渡瞬时过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段彬;全数字脉冲逆变焊接电源控制策略与应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桓,胡连海,李俊岳,杨立军;波控CO_2焊短路过渡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及试验[J];焊接学报;2002年02期
2 马跃洲,马春伟,张鹏贤,陈剑虹;基于电弧声波特征的CO_2焊接飞溅预测[J];焊接学报;2002年03期
3 朱志明;吴文楷;陈强;;短路过渡CO_2焊接短路历程分析与控制[J];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2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春波;孙广;何建萍;吴毅雄;;瞬短抑制参数对短路过渡的影响[J];焊接学报;2006年04期
2 向远鹏;曹彪;黄石生;;短路过渡电弧的稳定性[J];焊接;2006年05期
3 古金茂;黄鹏飞;卢振洋;殷树言;;本周期交流短路过渡焊接方法及系统[J];焊接学报;2009年04期
4 闫红;李茹;;短路过渡过程光电信息融合分析与控制新方法[J];焊接技术;2009年12期
5 白文杰;区智明;孙晓明;;短路过渡电弧控制系统自调性能的分析和研究[J];电焊机;2011年12期
6 樊丁,陈剑虹,庞铁军;焊条溶滴短路过渡特性的研究[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7 吴文楷,朱志明,罗小锋,陈强,张人豪;弧焊逆变电源动态性能的提高及其对短路过渡焊接过程的影响[J];焊接学报;1999年02期
8 吴文楷,朱志明,罗小锋,陈强,张人豪;自适应恒频短路过渡焊接过程的控制系统[J];焊接学报;1999年04期
9 区智明,马健,严小生;减少短路过渡焊接飞溅的方法[J];电焊机;2004年S1期
10 俞建荣,吴波,蒋力培,邹勇,罗建,蒲雨龙;弧焊短路过渡过程的随机性与稳定性[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区智明;马健;严小生;;减少短路过渡焊接飞溅的有效方法[A];北京机械工程学会2006年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区智明;马健;严小生;;减少短路过渡焊接飞溅的有效方法[A];2006年第二届七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学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宋永伦;张果戈;吴荐南;;光电式弧焊短路过渡频率仪的研制[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4 吴毅雄;蔡艳;;CO_2焊短路过渡过程品质评估方法的研究[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1年
5 蒋元宁;陈茂爱;武传松;;短路过渡CO_2焊小桥状态表征参量特征值的测定[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李铸国;田成昆;吴毅雄;高春明;姚立旺;;CO_2焊短路过渡电参数计算机检测与评定[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7 陈强;孔文德;王军波;;CO_2短路过渡焊接熔池形状检测[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8 朱志明;吴文楷;罗小锋;;波控短路过渡CO_2焊接恒频自适应控制系统[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9 李桓;邓黎丽;李俊岳;杨立军;胡胜钢;;CO_2短路过渡焊电弧及熔滴状态的检测方法[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10 ;中国品牌——时代逆变波控气体保护焊机[A];第三届21世纪中国焊接技术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古金茂;全数字交流短路过渡焊接系统及低热输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2 杨帅;推拉丝短路过渡CO_2焊焊接系统及过程精密控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3 张撼鹏;新型低能量输入电弧焊接系统及其过程控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元宁;短路过渡焊波形预置+小桥状态反馈复合控制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梅强;磁场作用下短路过渡电弧特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3 董天顺;基于逆变电源—电弧系统的CO_2焊短路过渡过程的计算机仿真[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4 冯胜强;波控CO_2短路过渡焊逆变电源—电弧系统的计算机仿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李军;磁控CO_2焊短路过渡焊缝成形机理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1年
6 王丽婷;全数字控制CO_2气保焊短路过渡行为的数学建模与仿真[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高强;新型推拉送丝CO_2焊接工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8 朱成华;基于LabVIEW的弧焊电参数检测分析系统的建立及应用[D];重庆大学;2005年
9 吴宁;CO_2焊短路过渡的磁场耦合控制及试验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10 刘晓龙;磁控CO_2焊短路过渡电弧及熔滴的受力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38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438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