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金属铜Cu凝固过程中团簇结构的形成以及成核生长特性的模拟
本文关键词: 液态金属Cu 分子动力学模拟 Q-SC多体势 微观结构演变 成核 生长 出处:《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和Quantum Sutton-Chen多体势,对2万个液态金属铜(Cu)原子在两个不同冷速凝固过程中其微观团簇结构的形成特性以及晶体的成核生长进行模拟。运用双体分布函数、Honeycutt-Andersen(HA)键型指数法、原子团类型指数法(CTIM-2)和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对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转变和原子团簇的微观结构演变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却速率为4.0×1012 K/s和2.0×1012 K/s时,系统形成以1421、1422键型或由这两种键型构成的面心立方(FCC)(12 0 0 0 12 0)和六角密集(HCP)基本原子团(12 0 0 0 6 6)为主体的晶体结构;尤其是由1421键型构成的面心立方(12 0 0 0 12 0)基本原子团在晶体生长和对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占主导地位。两种冷却速度下的结晶温度分别为673 K和773 K,即冷却速度越慢,结晶温度越高;系统最终形成了由FCC和HCP组成的混合晶体结构,但以FCC晶体结构为主;FCC(12 0 0 0 12 0)基本原子团在慢速低温时具有较好的遗传特性,基本原子团之间很容易连接在一起构成较大的纳米级大团簇结构。
[Abstract]:Molecular dynamics and Quantum Sutton-Chen multibody potential were used. Th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luster structure and nucleation growth of 20 000 liquid copper copper (Cu) atoms during two different cooling rate solidification processes were simulated. The double body distribution function Honeycutt-Andersen HA bond index method was used. The atomic cluster type index method (CTIM-2) and visualized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micro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the cluster during solidific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oling rate was 4.0 脳 1012 K / s and 2.0 脳 10 12 K / s, respectively.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1421 / 1422 bond type or the face centered cubic (FCCS) 12000120) and the hexagonal dense HCP (120066). In particular, the basic atomic group composed of 1421 bond type is dominant in crystal growth and the influence on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s at the two cooling rates are 673 K and 773 K respectively, that is, the slower the cooling rate is, the lower the cooling rate is. The higher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the more the mixed crystal structure composed of FCC and HCP was formed in the system, but the main crystal structure of FCC was FCC-12000120) the basic atomic group had goo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at low temperature. The basic atomic clusters are easily connected together to form large nanoclusters.
【作者单位】: 嘉应学院物理与光信息科技学院;
【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S2013010012049)
【分类号】:TG146.11
【正文快照】: 受具体实验条件的限制,对金属熔体凝固过程中晶体成核生长和微观结构的精确测定尚比较困难。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机理和转变规律的模拟研究变得十分活跃[1-3],可以获得目前在实验上尚无法得到的有关微观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让苏,董科军,刘凤翔,郑采星,刘海蓉,李基永;液态金属Al凝固过程中大团簇结构的形成与演变机理[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04年05期
2 张_",张晓茹,管立,齐元华,徐昌业;金属Cu熔化及晶化行为的计算机模拟[J];金属学报;2004年03期
3 易学华;刘让苏;钟庆湖;温建平;曾辉;;液态金属Cu凝固过程中晶体形核与生长及纳米团簇结构的演变特性[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3年06期
4 王丽,边秀房,李辉;金属Cu液固转变及晶体生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物理化学学报;2000年09期
5 高廷红;刘让苏;周丽丽;田泽安;谢泉;;液态Ca_7Mg_3合金快速凝固过程中团簇结构的形成特性[J];物理化学学报;2009年10期
6 易学华;刘让苏;田泽安;侯兆阳;王鑫;周群益;;冷却速率对液态金属Cu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影响的模拟研究[J];物理学报;2006年10期
7 易学华;刘让苏;田泽安;侯兆阳;李晓阳;周群益;;Formation and evolution properties of clusters in liquid metal copper during rapid cooling processes[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8年01期
8 周丽丽;刘让苏;田泽安;刘海蓉;侯兆阳;朱轩民;刘全慧;;过冷液态和非晶态金属Pb等温驰豫过程中bcc相的形成和演变特性(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03期
9 郑乃超;刘海蓉;刘让苏;梁永超;莫云飞;周群益;田泽安;;冷速对液态合金Ca_(50)Zn_(50)快速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2年24期
10 侯兆阳;刘让苏;徐春龙;帅学敏;舒瑜;;Mg_7Zn_3合金玻璃转变过程局域结构与动力学关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学华;;液态金属Cu大系统快速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转变特性的模拟研究[J];材料导报;2010年12期
2 曲艳东;李晓杰;闫鸿浩;;爆轰对纳米晶体微结构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3期
3 阳喜元;;薄W(111)和W(110)晶面熔化的原子模拟[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02期
4 赵良举;李斌;高虹;李德胜;;Au纳米团簇熔点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朱长银;谢泉;高廷红;;液态锗快速凝固过程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易学华;钟庆湖;陈书汉;卜寿亮;;冷却速度对铜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转变影响的模拟(英文)[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7 宋玉来;肖远悠;刘双;李金凤;王国承;;纯铁液凝固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8 李成祥;孟庆元;杨立军;;Au快速凝固及晶体生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9 王海龙;王秀喜;梁海弋;;金属Cu晶化与玻璃化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化学物理学报;2005年06期
10 王海龙,王秀喜,梁海弋;金属Cu体熔化与表面熔化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分析[J];金属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朱长银;谢泉;高廷红;;冷速对液态Ge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2 高廷红;谢泉;朱长银;刘让苏;周丽丽;;冷速对液态Ca_7Mg_3合金快速凝固过程中团簇结构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3 周丽丽;刘让苏;田泽安;刘全慧;;凝固条件对液态Ca_7Mg_3合金纳米结构演变影响的模拟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4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Properties of Ca-Mg Alloys during Rapid Solidifications[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素华;蒽环类抗癌药物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李贵发;针对液态金属结构遗传性的铝团簇演变特性的计算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韩秀丽;氢在钛晶体中作用的第一原理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海龙;金属熔体与金属玻璃热力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王玉青;合金熔体的黏滞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侯兆阳;液态金属钠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及表征的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田泽安;液态金属银凝固过程及微观结构演变特征的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周丽丽;液态金属铅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特性的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沈通;铁纳米颗粒及体材料固液相变过程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10 杨宁;非混溶材料Cu-Ta和Al-Pb合金结构与性质的研究及分子动力学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厉虹;非晶合金凝固的界面结构及其热力学特征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2 李娜;金属凝固过程及其组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3 阳喜元;难熔金属(V、Nb、W)低指数表面熔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李庆刚;分子动力学模拟非晶态钛酸锶[D];西华大学;2006年
5 陈俊;湿空气热力学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林艳;液态金属锌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的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李斌;纳米金原子团簇熔点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张宗宁;Cu(010)表面负载Cu_(55)团簇和Cu纳米线结构变化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9 高廷红;液态Ca-Mg合金凝固过程中团簇结构模拟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10 尚卫;分子动力学模拟纯镁熔体凝固过程中的结构演化[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边秀房,李辉;金属Cu熔化结晶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化学物理学报;2000年05期
2 郑采星,刘让苏,董科军,彭平,刘海蓉,徐仲榆,卢小勇;液态金属急冷过程中原子团簇结构形成与转变特性模拟[J];中国科学(A辑);2001年08期
3 ;Size distributions and magic number characteristics of cluster configurations formed during solidification processes of liquid metal Al[J];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6年02期
4 彭平;李贵发;郑采星;韩绍昌;刘让苏;;Al_n(n=3,4,6,13,19)团簇的结构稳定性与形态演化[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6年09期
5 刘让苏,董科军,刘凤翔,郑采星,刘海蓉,李基永;液态金属Al凝固过程中大团簇结构的形成与演变机理[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04年05期
6 刘志毅;;液相淬火二元非晶态合金形成的经验规律[J];金属学报;1984年03期
7 张_",张晓茹,管立,齐元华,徐昌业;金属Cu熔化及晶化行为的计算机模拟[J];金属学报;2004年03期
8 李小平,韩其勇,刘洪波,陈魁英,胡壮麒;快速凝固过程中纯铜相结构转变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金属学报;1995年08期
9 刘让苏,周群益,李基永;非晶态金属形成过程中微观结构转变特性的模拟研究[J];科学通报;1995年11期
10 欧阳义芳;钟夏平;;凝聚态物质计算和模拟中使用的相互作用势[J];力学进展;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暑强,金卫华,刘铮;从土壤中去除Cu~(2+)的电修复过程[J];化工学报;2002年03期
2 林玉芳,李蓉,张羊换,陈梅艳,王新林;Cu对MI(NiAlMnCoCu)_(5.1)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3年03期
3 陈经涛,田安祥;Cu(I)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质表征[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4 胡军志;马世宁;陈学荣;罗林;;三种Cu基自蔓延焊接材料焊接接头性能的研究[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7年03期
5 孔治国;李文连;王丹;陈丽莉;张光;;基于磷光Cu(Ⅰ)配合物的可见盲区有机紫外探测器[J];功能材料;2007年10期
6 胡小武;艾凡荣;闫洪;;Sn基无铅钎料与Cu基板间化合物Cu_6Sn_5的研究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2年06期
7 孟祥军;;Cu~(2+)诱导甘氨酸质子迁移机理的理论研究[J];中国科学:化学;2013年07期
8 李廷真;付川;余顺慧;祁俊生;;Cu~(2+)胁迫下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狗牙根生长状况及其铜富积效应[J];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07期
9 宫波,,王中光,张轶伟,李广义,张天宜;双滑移取向Cu单晶的循环形变行为──Ⅰ.循环形变行为[J];金属学报;1994年10期
10 刘明辉,陈洪玉,李贵海;Cu对低合金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雪梅;谭小丽;杨世通;陈长伦;王祥科;;静态法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放射性核素~(64)Cu(Ⅱ)和磷酸盐在氧化铝上的相互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李伟生;罗建;陈忠宁;;一种对Cu~(2+)具有灵敏性识别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张淑华;钟凡;兰翠玲;钟新仙;蒋毅民;;双核Cu(Ⅱ)-牛磺酸缩水杨醛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多元络合物会议论文[C];2002年
4 肖昕;张双;孙宗连;于文超;;抽穗期小麦中Cu的亚细胞分布[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蒋艳红;马少健;林美群;;高炉渣对Cu~(2+)的吸附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粉体工程及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6 孙宗连;肖昕;张双;王倩;胡飞;;小麦生长周期中土壤Cu的分布与迁移实验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刘泊良;张迎周;张玉军;许元栋;;改性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吸附重金属离子(Cu~(2+))的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杨柯利;刘全生;智科端;宋银敏;姚海波;;相转移法制备Cu纳米粒子及其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朱启红;夏红霞;;EDTA去除土壤中Cu~(2+)的优化[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成晓龙;崔永萍;陈彦球;张喜忠;;不同水平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对Cu~(2+)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00年第4期[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杨;用于顺酐常压气相加氢制备γ-丁内酯的Cu基催化剂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2 龙於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重金属Cu和Zn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王丹丹;蚯蚓及蚓粪对植物修复Cu、Zn污染土壤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刘庆冬;HSLA铁素体钢中Cu析出强化和奥氏体韧化的原子探针层析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5 张彦;太湖溶解性有机质对Cu的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6 刁小琼;Cu(Ⅰ)催化的碳氮键偶联及其在合成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刘新芳;含N,P配体的Cu(Ⅰ)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8 马良财;Cu纳米线结构和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徐勤松;黑藻对水体Cd、Cu、Zn污染的反应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尉;Cu(100)表面Cu的原子扩散、构型演变和薄膜脉冲沉积的模拟[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林林;表层沉积物及其主要组分吸附五氯酚的特征及Cu~(2+)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2 夏至;Cu系湿式氧化催化剂的制备及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3 郭春景;膨润土的改性及其对Cu~(2+)的吸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单丽娜;Cu单元素基合金表面激光高熵合金化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5 凌婉婷;土壤表面电荷特征与Cu~(2+)离子吸附—解吸的相互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6 伍海彪;Fe-Cu模型合金中Cu富集现象及微观结构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陈肖肖;重金属Cd和Cu对泥蚶(Tegillarca granosa)的毒理学效应[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8 崔艳喜;丙三醇和苯胺在分子筛担载的Cu基催化剂上气相合成3-甲基吲哚[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茜;Cu/分子筛及其水处理改性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10 孙晓芹;共存污染物Cu~(2+)对菲和壬基酚在沉积物及其组分上吸附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83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483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