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55CrMo钢感应淬火工艺的数值模拟及工艺优化

发布时间:2018-02-28 05:10

  本文关键词: CrMo钢 感应加热 淬火 滚珠丝杠 硬度 出处:《材料热处理学报》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借助工艺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优化了55Cr Mo钢精密滚珠丝杠感应加热及冷却工艺参数,改善了丝杠感应淬火后的淬硬层分布。构建了丝杠单感应圈加热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单感应圈加热时沟道区域的温度曲线。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沟道区域的温度场分布不合理是导致淬硬层分布不合理的主要原因。针对单感应圈感应淬火工艺的不足,提出了双感应圈加热工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双感应圈加热工艺、喷水冷却带宽度为40 mm时,可保证丝杠沟道顶部的淬硬层深度约为6.2 mm,沟道底部的淬硬层深度约为3.0 mm。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丝杠沟道区域的淬硬层分布得到较大的改善,数值模拟结果与工艺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Abstract]:The parameters of induction heating and cooling of 55CrMo steel precision ball screw are optimized with the aid of process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hardened layer after induction quenching is improve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single induction coil heating of lead screw is constructed. The temperature curve of channel region in single induction coil heating is obtain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field in channel region is the main reason for un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hardened layer. Deficiencies in coil induction quenching process, The double induction coil heating process is propose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width of the spray cooling belt is 40 mm, the double induction coil heating process is adopted. The depth of the hardened layer at the top of the lead screw channel is about 6.2 mm, and the depth of the hardened layer at the bottom of the channel is about 3.0 m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ardened layer in the lead screw channel area is greatly improve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530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4014-03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342) 山东科技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2013RCJJ002,2013RCJJ005)
【分类号】:TG1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树青,周振国,詹新伟;车轴感应淬火技术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1年08期

2 李成章,刘跃强;45销轴感应淬火工艺的确定[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1年04期

3 刘白,汪大鹏,廖珍;双频感应淬火的计算与应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4 艾长胜,李宏伟,王新华,李国平,林松;变速感应淬火的示教再现控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2年11期

5 莫卡;轮边支承轴的中频感应淬火[J];金属热处理;2002年03期

6 姜建华,郑华毅;轧辊双频感应淬火有限元模拟与工艺优化[J];金属热处理;2002年06期

7 方和杰,包雪鹏;变速箱槽口类零件的高频感应淬火[J];金属热处理;2002年09期

8 秦新红,张兵,孙艳玲,王常青;差速锁拨叉轴感应淬火工艺的改进[J];金属热处理;2003年04期

9 李明波,游敏,陈燕;大平面板状零件连续感应淬火[J];金属热处理;2003年12期

10 周世棠,葛峰,柯晖,魏春梅,安红刚,周睿;瓦楞辊中频感应淬火热裂的有限元分析[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汽车零部件感应淬火质量检测及控制[A];第十三届全国汽车检测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许雪峰;赵敏;吴金富;;45钢工件感应淬火温度场有限元模拟分析[A];第三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暨第六次全国热处理生产技术改造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3 游敏;余海洲;孔凡荣;李明波;;感应淬火板件上硬度分布研究[A];湖北省第十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郑小玲;杨春梅;张明松;戴晟;;板件感应淬火的电磁-热耦合模拟分析[A];湖北省第十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葛运旺;罗尚民;张宗杰;王盛军;宋晓勇;;变压器移动式通用感应淬火机床[A];第三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暨第六次全国热处理生产技术改造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6 汪宏斌;吴晓春;闵永安;;大型覆盖件模具材料及模具表面感应淬火研究[A];第十五届华东地区热处理年会暨华东地区热处理年会三十周年纪念活动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石仕梁;任业训;;用试验设计(DOE)方法优化曲轴感应淬火工艺[A];2010年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石仕梁;任业训;;用试验设计(DOE)方法优化曲轴感应淬火工艺[A];2010全国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广州)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9 史遵宪;;灰铸铁机床导轨中频感应淬火[A];2008年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新兴铸管杯》工艺论坛征文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建勋;;花键轴头热处理工艺改进对传动轴性能的影响[A];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杨思超 记者 胡宇芬;湘潭工人技术发明 获国际铜奖[N];湖南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迪;感应淬火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李忠华;凸轮共轭感应淬火机构设计及感应加热数值模拟[D];重庆大学;2012年

3 王媛;等速驱动轴中间轴的感应淬火数值模拟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龚玉霞;曲轴电磁感应淬火残余应力模拟及其对圆角应力影响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5 张显亮;石油钻井绞车刹车轮的中频感应淬火仿真与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6 徐洪波;重卡曲轴热处理工艺性能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45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545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e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