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激光熔融钴铬合金成形工艺研究
本文选题:激光技术 切入点:选择性激光熔融 出处:《中国激光》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牙科钴铬合金(remanium star CL)进行选择性激光熔融(SLM)成形实验,测试分析钴铬合金成形件微观组织及表面质量,研究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及其综合作用下的激光能量密度对钴铬合金件表面粗糙度、相对密度及维氏硬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激光能量密度下,不同的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也会导致不同的表面粗糙度。SLM成形钴铬合金件相对密度随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增大且变化速率逐渐缓慢;扫描速度在80~100 mm/s时,钴铬合金SLM成形相对密度最大值达94.95%。随着激光扫描间距的增大,钴铬合金件的相对密度下降。试件维氏硬度随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的增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此外,激光功率从50 W变为100 W时,网状晶粒平均尺寸由0.8μm增大到2μm左右,然而过大的激光功率将导致晶粒尺寸过大使硬度降低。SLM成形钴铬合金件维氏硬度平均硬度为392 HV,在合理范围内略高于标准值。
[Abstract]:The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 forming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for cobalt chromium alloy (star CL). The microstructure and surface quality of cobalt chromium alloy forming par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laser power and scanning speed wer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scanning distance and laser energy density on surface roughness, relative density and Vickers hardness of cobalt-chromium alloy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laser power and scanning speed are obtained under the same laser energy density.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cobalt-chromium alloy formed by different surface roughness. SLM will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laser power and the change rate will be slow, when the scanning speed is 80 ~ 100 mm/s, the scanning distance will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cobalt-chromium alloy with different surface roughness. The maximum relative density of cobalt-chromium alloy SLM is 94.95. With the increase of laser scanning distance, The Vickers hardness of the samples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laser power and scanning speed. In addition, when the laser power changed from 50 W to 100 W,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cobalt-chromium alloy decreased. The average size of netted grain increases from 0.8 渭 m to about 2 渭 m, however, too large laser power will result in the reduction of over ambassador hardness of grain size. The average Vickers hardness of cobalt-chromium alloy formed by SLM is 392 HVV, which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standard value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高端装备数字化设计制造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5242) 一院高校联合创新重点基金项目(CALT201309) 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开放基金
【分类号】:TG6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永强;罗子艺;苏旭彬;王迪;;不锈钢薄壁零件选区激光熔化制造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激光;2011年01期
2 杨永强;王迪;吴伟辉;;金属零件选区激光熔化直接成型技术研究进展(邀请论文)[J];中国激光;2011年06期
3 孟广斌;顾冬冬;李闯;沈以赴;李玉芳;;选区激光熔化制备块体TiC/Ti纳米复合材料的成形工艺及性能[J];中国激光;2011年06期
4 张杰,黎红,周仲荣,陈光雄,宋之敏;人体天然牙不同深度层次的显微硬度与耐磨性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玲;朱智敏;;牙科陶瓷材料摩擦学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2 王昕昕;杨永强;张宇鹏;;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平台——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研究[J];广东科技;2012年13期
3 高苏凤;杨松;郑杰;;三种消毒方法对离体牙硬度影响的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4 郑庄;赵要武;周慈文;唐亮;;选择性激光熔融钴铬合金烤瓷冠适合性的实验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13年12期
5 李怀学;黄柏颖;孙帆;巩水利;;激光选区熔化成形Ti-6Al-4V钛合金的组织和拉伸性能(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S2期
6 孙莹莹;黄玮;;选择性激光加工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J];广东牙病防治;2014年02期
7 马海涛;郭林海;赵艳辉;赵杰;高路斯;;700℃服役8万h后析出大量σ相AISI 321不锈钢的再利用[J];机械工程材料;2014年01期
8 孙红云;李俊;孟庆格;徐德超;胡文彬;;加热速率对双相钢微观组织和烘烤硬化性能的影响[J];锻压技术;2014年04期
9 徐德超;李俊;孟庆格;刘沿东;;BH-IF钢超快速加热退火工艺[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0期
10 宋长辉;杨永强;张曼慧;余家阔;杨波;王迪;;基于数字化3D技术的股骨假体再设计与激光选区熔化制造[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燕友增;任树样;陈晓亮;孙建新;呙文武;;发电机十字轴缺陷分析[A];纪念全国金属制品信息网建网40周年暨2014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宏;Ti6Al4V选区激光熔化及其与Ti-C-Al体系燃烧合成焊接基础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2 高清平;天然牙和牙科全瓷饰面瓷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吴晓蓉;POSS杂化纳米复合树脂的合成与性能分析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黎;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金属零件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邹黎明;医用超细晶TiNbZrTaFe复合材料的粉末冶金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孙健峰;激光选区熔化Ti6Al4V可控多孔结构制备及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吕鹏;荷电粒子束辐照作用下若干光学器件及半导体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D];江苏大学;2014年
8 王小军;Al-Si合金的选择性激光熔化工艺参数与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9 欧阳辰鑫;WC-MgO复合材料的热压烧结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10 马炳东;脉冲电流对高强度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数值模拟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梅;猪牙与人牙的微观结构及摩擦学特性对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赵中峰;牙体硬组织材料磨耗实验系统的设计[D];东华大学;2011年
3 周丹;人牙釉质三体磨粒磨损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廖先e,
本文编号:1591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591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