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刃单磨粒正交切削的微铣磨温度仿真
本文选题:微铣磨 切入点:正交切削 出处:《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建立单刃单磨粒正交切削模型,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法,对微尺度铣磨复合加工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切削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与变化情况,以及后刀面磨粒磨削对加工温度的影响.按照热源分布位置划分温度区,分析加工过程中各温度区温度变化规律.通过仿真结果发现,工件加工时温度场中的最高温度出现在磨粒磨削区和毗邻刃口处两个位置;除磨粒磨削区外,微铣磨复合加工工件各温度区温度变化规律与微铣削相同;后刀面磨粒磨削作用使切削过程中工件各温度区温度升高,离磨削区越近,温升越大.
[Abstract]:The orthogonal cutting model of single blade and single abrasive particle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any Lagrangian Euler Ale method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field in the cutt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heat source, the temperature region is divided, and the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in each temperature region during machining is analy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n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workpiece appears in the grinding area and adjacent edge of the workpiece, except for the abrasive grinding area,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law of the micro-milling composite machining workpiece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micro-milling. In the cutting proces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workpiece increases with the effect of abrasive grinding on the rear tool surface, and the closer the grinding zone is, the greater the temperature rise.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沈阳工程学院机械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508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120603002)
【分类号】:TG6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继宏,邓玉萍;淬火高速钢切削加工方法的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张学成;呼咏;杨兆军;;基于齿面发生线的弧齿锥齿轮切齿运动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3 呼咏;张学成;杨兆军;张军;;球面渐开线齿形弧齿锥齿轮精密切齿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4 臧勇,邹家祥;锯切过程力能参数的研究[J];北京钢铁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5 陶晓杰,王开坤,李朝荣;磨齿烧伤和裂纹及其变质层深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6 庞思勤,于启勋;硬质合金刀具变速切削磨损累积规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7 徐春广,王信义,邢济收;车削过程声发射数学模型的理论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刘华;刀屑接触长度对切削变形的影响[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9 刘学杰,杨建鸣;高速干切削[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0 高春华;;DF深孔钻削中切屑变形与切削力的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永孝;张广玉;吕维新;徐建良;;超声波振动修整砂轮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分会机械加工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月恩;模具钢高速球头铣削加工表面质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黄智;叶片型面数控砂带磨削技术基础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庞子瑞;超高速点磨削陶瓷CBN砂轮性能的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4 林海龙;剪切角、流屑角模型及刀具状态监测方法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武志斌;高效磨削的瓶颈与对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6 黄辉;关于花岗石材高光泽度饰面形成机理的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7 文东辉;PCBN刀具硬态切削机理及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谢峰;纳米改性金属陶瓷刀具的研制及其几何参数的数字化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9 周忆;超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沙智华;基于拟实体数控车削加工仿真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烈强;航空框类结构件铣削加工残余应力抑制策略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徐磊;不锈钢阀芯的精密珩磨理论与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刚;Ni基高温合金切削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贾涛;钎焊金刚石磨具加工石材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振峰;基于不同比例三维切削仿真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邓昭帅;铜阳极板铣削刀具磨损原因分析及刀具耐用度的确定[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常延晓;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单颗CBN磨粒珩削特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史飞;平面砂带磨削的试验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春枝;圆柱齿轮产形线切齿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燕;功率超声珩磨颤振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D];中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夕健;戚作秋;张国忠;;正交切削加工过程仿真[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7年04期
2 甄恒洲;;考虑后刀面磨损条件下的正交切削模型分析[J];工具技术;2009年03期
3 王素玉,艾兴,赵军,彭朋;正交切削区应力应变场的数值模拟[J];工具技术;2005年11期
4 高爱华;郑友益;;正交切削加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关键技术[J];工具技术;2009年03期
5 吴琼;张以都;张洪伟;赵晓慈;;不同条件下的正交切削温度场的数值分析[J];机械强度;2009年06期
6 叶贵根;薛世峰;仝兴华;戴兰宏;;金属正交切削模型研究进展[J];机械强度;2012年04期
7 方刚,曾攀;金属正交切削工艺的有限元模拟[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3年04期
8 李玉平;周里群;吴义彬;;金属二维正交切削的有限元分析与刀具角度优化[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12年03期
9 王频,胡荣生;正交切削的切削弯矩预报理论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10 王小翠;张新运;郭宝亿;;钛合金正交切削过程数值模拟[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梁磊;金属正交切削仿真及实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李涛;淬硬模具钢正交切削的力学建模与计算机仿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许小进;镍基合金Inconel718正交切削多尺度仿真[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刘胜;钛合金正交切削的温度场和切削力仿真与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03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60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