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冲击处理对7A52铝合金焊接应力影响的数值模拟
本文选题:超声冲击 切入点:残余应力 出处:《焊接学报》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7A52铝合金双丝MIG焊的热力耦合数值模型,得到焊接残余应力场;随后利用数值传递方法,对焊接接头处进行超声冲击处理,建立焊接和超声冲击处理耦合模型,得到冲击后的残余应力场,分析了冲击前后残余应力分布特点和大小,并且通过改变冲击针移动速度分析其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旨在探讨超声冲击对7A52铝合金焊接残余应力改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处理能够显著改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表面残余应力,且随着冲击移动速度的增加,得到的焊接接头处压应力值逐渐减小.
[Abstract]:The thermal coupling numerical model of 7A52 aluminum alloy double-wire MIG welding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baqus, and the residual stress field was obtained. The coupling model of welding and ultrasonic shock treatment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residual stress field after impact was obtaine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agnitude of residual stress before and after impact were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ultrasonic impact on residual stress of 7A52 aluminum alloy was analyzed by changing the moving speed of impact p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ultrasonic shock on the residual stress of 7A52 aluminum alloy is improved. Ultrasonic impact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rface residual stress of weld and heat affected zone,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impact velocity, the compressive stress value of welded joint decreases gradually.
【作者单位】: 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65003,51165026)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NJZY087)
【分类号】:TG663;TG4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莫春立,钱百年,国旭明,于少飞;焊接热源计算模式的研究进展[J];焊接学报;2001年03期
2 黄继武;尹志民;聂波;肖静;陈继强;;7A52铝合金MIG焊接头的X射线衍射分析[J];焊接学报;2007年12期
3 刘雪松;闫德俊;杨建国;方洪渊;;有限元分析热—力学参量对焊接残余应力峰值特征的影响[J];焊接学报;2010年07期
4 孟庆国,方洪渊,徐文立,姬书得;双丝焊热源模型[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5 李奇;赵军军;张平;曾庆强;;7A52铝合金便携式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分析[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黄继武;尹志民;雷学锋;;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7A52 Al alloy welded joint[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书权;王仲珏;代礼;文伟;胥锴;;0Cr18Ni9不锈钢焊接温度场的数值仿真[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谭兵;张海玲;陈东高;齐果;冯杰才;程朝丰;;镁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温度场数值模拟[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2期
3 谭兵;刘红伟;陈东高;明珠;王法科;康震宇;;基于SYSWELD的铝合金角接接头激光-MIG复合焊变形模拟[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4期
4 毕晓勤;杨仲磊;;40Cr合金表面等离子熔覆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中国表面工程;2009年03期
5 张锦洲;;基于Ansys的球罐对接接头焊接应力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杜秀丽;李鸿;;贯穿件环焊缝多道焊温度场数值模拟[J];测试技术学报;2010年03期
7 康瑜;马跃进;张文林;赵建国;么炜;;基于有限元的随焊锤击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8 李建强,韩国明,何雨;激光焊接的模拟仿真研究[J];电焊机;2003年09期
9 董克权;刘超英;黄飞安;;APDL参数化分析在双丝焊接仿真中的应用[J];电焊机;2006年01期
10 张宏;陈鹏;;基于有限元的管线钢焊接温度场模拟[J];电焊机;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智江;王兴媛;胡清阳;;双丝双弧埋弧焊设备及工艺[A];“2011西部汽车产业·学术论坛”暨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四届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于露;李桓;杨立军;韦辉亮;高莹;;双丝脉冲MAG焊的熔滴过渡及工艺特征[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闫德俊;方洪渊;刘雪松;杨建国;杨永强;;焊接过程数值模拟材料参量的确定[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张泽云;杨鑫华;兆文忠;刘寒龙;;构架焊接热源的仿真与应用[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宋立新;王勇;韩涛;黎超文;;管线钢在役焊接多道焊的数值模拟[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丁文斌;刘维;张姝妍;王东坡;邓彩艳;方总涛;;厚板多层多道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胡美娟;刘金合;王亚军;康文军;;圆锥体热源模型的电子束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8 管建军;陈怀宁;;爆炸消除中厚板焊接残余应力的工艺模拟[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李培麟;陆皓;;双椭球热源参数对埋弧焊模拟的敏感性分析及热源参数的预测[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张书权;;基于SYSWELD的T型接头温度场的数值模拟[A];芜湖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与发展论坛——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芜湖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秀芝;低合金高强钢双丝焊热过程数值模拟及接头组织转变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红兵;基于ARM的双丝脉冲MIG高速焊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袁志军;球管焊接数值模拟及焊接残余应力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曾芳;大型滑履磨机结构分析及焊接工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薛诚;旁路耦合电弧GMAW工艺及机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6 黎超文;长输管线在役焊接烧穿失稳机制及安全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张建军;07MnNiCrMoVDR钢焊接性的物理和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11年
8 赵章风;膜式水冷壁多焊道焊接变形预测与焊接电源群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9 朱强;CLAM钢TIG焊接接头性能及其在液态锂铅中腐蚀行为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10 李艳征;Al_2O_3基梯度纳米复合陶瓷刀具的研制及切削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褚元召;基于MARC的典型焊接结构件残余应力预测及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高飞;异种钢焊接的残余应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立;高强度桥梁钢Q460q焊接性能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4 杨兆军;TB飞机前起支架维修研究及信息管理系统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景华;低合金高强钢特高压铁塔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吉沐园;薄不锈钢板激光焊接变形分析及控制[D];江南大学;2011年
7 孙志明;中厚板焊接有限元数值模拟及其参数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廖根;网格结构节点设计与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罗文臣;板单元焊接变形的数值模拟与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飞;基于ANSYS的高频焊管参数化模拟及其应用优点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生,李周,尹志民,周古昕,成建国;钪锆微合金化焊丝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3期
2 刘玲霞,成建国,吕绯;7A52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疲劳性能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5期
3 刘玲霞,成建国;LC52铝合金锻造工艺及性能[J];锻压技术;1999年02期
4 王立柱,王旭,王旺甫,王占理;电弧磁偏吹的产生及控制[J];钢管;1999年05期
5 莫春立,钱百年,国旭明,于少飞;焊接热源计算模式的研究进展[J];焊接学报;2001年03期
6 余进;王克鸿;徐越兰;刘永;;7A52铝合金双丝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J];焊接学报;2005年10期
7 傅志红;贺地求;周鹏展;胡爱武;;7A5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焊缝的组织分析[J];焊接学报;2006年05期
8 刘会杰;周利;;高熔点材料的搅拌摩擦焊接技术[J];焊接学报;2007年10期
9 闫德俊;刘雪松;杨建国;方洪渊;;有限元分析热物理参量对焊接残余应力峰值特征的影响[J];焊接学报;2010年06期
10 陈翠欣,李午申,王庆鹏,高保雷;焊接温度场的三维动态有限元模拟[J];天津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宁;2219-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及其等离子弧复合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P,Michaleris,张根元;减少大型焊件残余应力和变形[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2000年04期
2 陈怀宁,陈亮山,林泉洪;逆焊接加热处理引入压缩残余应力的数值分析[J];机械强度;2002年01期
3 高永毅,苏志霄,焦群英,唐果;残余应力对构件固有频率影响的讨论[J];机械强度;2002年02期
4 戴福隆,亚敏,谢惠民,吕坚;云纹干涉与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实验方法与系统[J];实验力学;2003年03期
5 杨建,何鹏,周宣;陶瓷金属接头残余应力分析的后处理[J];焊接技术;2003年02期
6 杨务滋,杨国庆,杨超,周立强;焊接中残余应力的大小与分布及减少措施[J];上海有色金属;2003年04期
7 赵学荣,朱援祥,孙秦明;水电站合拢焊缝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3年04期
8 董浩存;一种测量金属管中残余应力的简易方法[J];物理测试;2003年03期
9 王立平,陈霁恒,孙从科;分段焊接对残余应力的影响[J];江苏冶金;2004年03期
10 罗暑生;机械阻碍应力对铸造残余应力影响的研究[J];铸造技术;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勤学;栗勇;徐春广;肖定国;杨向臣;伍懿;;超声法焊缝残余应力检测技术研究[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任小平;刘怡;;一种无损测试焊接板件残余应力的方法[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3 游敏;郑小玲;;对接接头横向残余应力调控技术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4 郑永男;左翼;周冬梅;范平;袁大庆;朱升云;;正电子湮没方法研究材料中残余应力[A];第四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伟;;振动时效消除焊接件残余应力效果的验证[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常红;侯鑫茜;;光弹贴片法检测构件残余应力的实验研究[A];力学与工程应用(第十三卷)[C];2010年
7 谢大吉;赵如发;胡德贵;王增梅;顾守仁;冯升波;;磁测残余应力法在工程中应用探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8 张亦良;徐学东;肖述红;;残余应力对储罐泄漏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9 覃明;陈瑞;马素媛;贺笑春;李家宝;;残余应力静载弛豫的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郑渝;李志勇;;焊接结构残余应力的超声检测[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陶萍萍;中建钢构用新技术消除钢板墙残余应力[N];现代物流报;2013年
2 实习记者 王恒;控制残余应力——寻找加工变形的解决之道[N];中国航空报;2014年
3 ;残余应力与加工变形控制技术[N];中国航空报;2013年
4 ;抗疲劳制造工艺优化方案[N];中国航空报;2013年
5 ;残余应力与变形控制整体解决方案在航空铝合金锻件中的应用[N];中国航空报;2013年
6 蔺军 谢艳花;央视新楼钢构制作特点与加工工艺[N];建筑时报;2007年
7 肖英龙;日本功能性船板开发使用现状[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8 记者 匡华安 通讯员 李荣锋 潘东晓;武钢起草的两项国标通过审定[N];中国冶金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涛;精密薄壁回转体零件加工残余应力及变形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朱丽娜;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涂层残余应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陶波;热压玻璃透镜里的残余应力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宋以国;多焊缝管板结构焊接工艺与残余应力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5 江小辉;残余应力生成机理及复杂薄壁件加工精度控制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6 肖磊;基于深度—敏感压痕技术的疲劳裂纹尖端残余应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王建花;复合材料身管残余应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孙志国;MEMS封装中的残余应力演化及其相关可靠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9 唐志涛;航空铝合金残余应力及切削加工变形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王秋成;航空铝合金残余应力消除及评估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飞;异种钢焊接的残余应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雷;厚壁冷成型钢残余应力理论分析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陈永红;高速列车铝合金车体侧墙残余应力与变形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刘维;高频焊管焊接接头的断裂行为和残余应力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孙新杨;纤维与树脂固化残余应力在线监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王彦龙;残余应力的超声波检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7 孙敏科;焊接接头残余应力释放及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娟;玻璃/铝多层阳极键合接头残余应力应变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9 梁剑;电沉积镍镀层中的残余应力表征[D];湘潭大学;2009年
10 王广晖;智能型机械残余应力测试仪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616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616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