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高气压环境下脉冲电流控制对熔滴过渡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24 05:05

  本文选题:脉冲电流 + 高压焊接 ; 参考:《焊接学报》2015年07期


【摘要】:高压环境对焊接电弧和熔滴过渡有很大的负面作用,试验以脉冲MIG焊电流电压波形、U-I相图和熔滴过渡图为主要评价手段,分析了压力环境对脉冲MIG焊的影响规律,总结了脉冲峰值电流和脉冲基值电流的优化对焊接电弧和熔滴过渡稳定性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压力环境使电弧燃烧激烈,熔滴过渡不稳定.脉冲峰值电流的优化能有效提高高气压环境下焊接电弧和熔滴过渡的稳定性.相比之下,脉冲基值电流的优化虽然对电弧燃烧的稳定性有积极作用,但是效果相对较小.高压环境下脉冲电流的优化为焊接的稳定性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Abstract]:The high pressure environment has a great negative effect on welding arc and droplet transfer. Based on the current and voltage waveform U-I phase diagram and droplet transfer diagram of pulsed MIG welding, the influence of pressure environment on pulsed MIG welding is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pulse peak current and pulse base current on the stability of welding arc and droplet transfer are summar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c combustion is intense and the droplet transfer is unstable in the pressure environment. The optimization of pulse peak curr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welding arc and droplet transfer under high pressure. In contrast, the optimization of pulse base curren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arc combustion, but the effect is relatively small. The optimization of pulse current in high voltage environment provide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welding stability.
【作者单位】: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50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205026) 北京市属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提升计划资助项目(IDHT20130510)
【分类号】:TG444.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蒋力培;王中辉;焦向东;周灿丰;房晓明;马洪新;;水下焊接高压空气环境下GTAW电弧特性[J];焊接学报;2007年06期

2 文元美;黄石生;薛家祥;解生冕;;脉冲MIG焊不稳定过渡过程的观察与分析[J];焊接学报;2008年04期

3 牛永;薛海涛;李桓;曾周末;;脉冲电压峰值对双丝脉冲MIG焊熔滴过渡及焊缝成形的影响[J];焊接学报;2010年01期

4 黄继强;薛龙;吕涛;蒋力培;;水下高压空气环境下GMAW电弧特性试验[J];焊接学报;2010年12期

5 解生冕;吴开源;文元美;葛卫清;黄石生;;脉冲频率对TCGMAW熔滴过渡行为的影响[J];焊接学报;2012年03期

6 姚屏;黄文超;薛家祥;董飞;;脉冲参数对脉冲MIG焊焊接行为的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0期

7 姚屏;薛家祥;黄文超;蒙万俊;;脉冲MIG焊熔滴过渡阶段的波形控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8 李凯;高洪明;李海超;巩杉;;环境压力对高压干法GMAW熔滴过渡影响分析[J];焊接学报;2014年07期

9 朱加雷;焦向东;乔溪;贾存锋;;激光增强GMAW焊接熔滴过渡控制试验[J];焊接学报;201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华夏;高压环境焊接电弧特性及熔滴过渡行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遵广;薛龙;吕涛;徐立力;;高压GMAW焊接试验台架设计[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汪洪峰;左敦稳;黄铭敏;陈明和;;5050铝合金板材高温流变行为研究[J];材料工程;2011年01期

3 张洪涛;冯吉才;胡乐亮;;CMT能量输入特点与熔滴过渡行为[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2年02期

4 丁高剑;朱锦洪;宋书中;石红信;代乐宜;;新型MIG焊接技术的发展[J];电焊机;2010年10期

5 魏仲华;龙鹏;张文;薛家祥;姚屏;;正弦波和单脉冲MIG焊薄片铝合金方法研究[J];电焊机;2012年03期

6 张祯滨;赵雪纲;;基于FPGA和NiosⅡ的逆变焊接电源控制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0年12期

7 叶建雄;尹懿;张丽玲;赵国岭;;湿法焊接平台的研制[J];电焊机;2012年10期

8 周利;刘一搏;郭宁;袁新;冯吉才;;水下焊接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J];电焊机;2012年11期

9 唐德渝;牛虎理;薛龙;孙勃;吕涛;;水下高压干法GMAW焊接方法[J];电焊机;2012年12期

10 张晓东;霍光瑞;;脉冲参数对高强奥氏体焊丝MIG焊接熔滴过渡的影响[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赵博;武传松;;水下湿法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芳;贾传宝;杜永鹏;殷子强;郭宁;韩焱飞;韩桂海;;水下湿法手弧焊工艺特点及焊接过程稳定性评价机制研究现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丁高剑;朱锦洪;宋书中;石红信;代乐宜;;新型MIG焊接技术的发展[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健康;铝合金脉冲MIG焊过程多信息分析及解耦控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加雷;核电厂检修局部干法自动水下焊接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3 赵华夏;高压环境焊接电弧特性及熔滴过渡行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4 葛卫清;双丝脉冲MIG焊熔滴过渡分数阶控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魏仲华;铝合金正弦波调制脉冲MIG焊电流波形控制及专家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姚屏;一体化双丝弧焊电源智能控制策略与工艺性能评定方法[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解生冕;机器人双丝共熔池脉冲MAG高速焊及协同控制模式熔滴过渡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傅强;低热输入变极性短路过渡GMAW焊接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9 路林;高频电磁双脉冲TIG焊电弧行为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10 李凯;高压干法GMAW电弧行为及熔滴过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沧;CRH3型动车组双丝焊工艺与接头显微组织性能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2 菅明健;脉冲双熔敷极焊条电弧焊熔深与扩散氢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魏义庆;基于视觉传感的TIG焊熔池表面重建及软件设计[D];南昌大学;2011年

4 陈海军;气幕式旋转电弧传感器结构设计及其焊接电弧特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胡璇;铝合金脉冲MIG焊电信号的采集与工艺过程的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6 谭秀文;脉冲波形对电弧形态及熔滴过渡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王春健;高压环境下焊接电弧形态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8 杨永勇;水下干式高压焊接焊缝跟踪实验系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9 黄长伟;全数字脉冲MIG焊接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刘丽敏;微机控制多功能脉冲MIG/MAG焊接系统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其隆;殷树言;;钢焊丝熔化极气电焊的跳弧现象与射流过渡[J];金属科学与工艺;1982年01期

2 ;磁场焊接[J];电焊机;1972年02期

3 郭海云;李桓;刘辉;梁秀娟;李幸呈;;基于协调控制的双丝脉冲焊系统[J];电焊机;2006年08期

4 程本成,郭连权;纵向磁场对电弧带电粒子密度的影响[J];高压电器;1989年04期

5 张忠典 ,李冬青 ,尹孝辉 ,郑艾龙 ,赵洪运 ,闫丽红;外加磁场对焊接过程的影响[J];焊接;2002年03期

6 杨月玲;;TIG/MAG组合焊接技术在锅炉压力容器及管道上应用的工艺特点[J];焊接;2006年03期

7 周灿丰;焦向东;陈家庆;薛龙;吕涛;房晓明;栾国红;;海洋工程深水焊接新技术[J];焊接;2006年04期

8 李幸呈;李桓;梁秀娟;刘辉;;双丝脉冲MIG焊脉冲频率变化时的熔滴过渡特征[J];焊接;2006年11期

9 华爱兵;陈树君;殷树言;刘忠保;;磁控电弧焊接工艺在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中的应用[J];焊接;2007年02期

10 周灿丰;焦向东;薛龙;陈家庆;王中辉;吕涛;房晓明;;高压空气环境钨极氩弧焊电弧形态[J];焊接;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殷凤良;等离子弧焊接过程的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07年

2 李志刚;高压水环境旋转电弧焊接特性及其焊缝传感跟踪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3 赵华夏;高压环境焊接电弧特性及熔滴过渡行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华夏;干式高压TIG焊接电弧物理特性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胜钢,李俊岳,李桓,杨立军,杨运强;脉冲MIG焊熔滴过渡光谱控制法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1年09期

2 张涛;唐跃军;马拥军;;一种改进的熔滴过渡控制方法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胡连海;黄坚;庄凯;赵福辰;吴毅雄;;激光与电弧间距对激光复合焊熔滴过渡的影响[J];焊接学报;2010年02期

4 陆文雄;王宝;;焊条金属熔滴过渡形态及其工艺特性分析[J];太原工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5 陈剑虹 ,樊丁 ,何正强 ,叶进 ,罗崇墉;影响焊条熔滴过渡力学因素的研究[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6 王宝;陆文雄;;焊条熔滴过渡形态分析[J];焊接学报;1991年01期

7 刘会杰;张九海;熊志强;;脉冲MIG焊熔滴过渡最佳方式的控制[J];金属科学与工艺;1992年Z1期

8 张龙,王其隆;铝合金脉冲MIG焊熔滴过渡的弧光传感[J];焊接学报;1998年S1期

9 柳刚,李俊岳,杨运强,韩国明,李桓,云绍辉;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熔滴过渡光谱信号的品质[J];天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10 杨运强,李俊岳,胡胜钢,李桓;光谱信息智能控制脉冲焊熔滴过渡[J];电焊机;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俊岳;柳刚;韩国明;;利用电弧光谱研究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熔滴过渡[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2 柳刚;李俊岳;李桓;;MIG焊电弧光谱的动态特征[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3 郭大勇;区智明;孟庆华;;二氧化碳焊接熔滴过渡的检测与控制[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4 张强;刘金合;曾维尔;;YAG激光-MAG复合焊接的熔滴过渡特性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韩赞东;都东;张人豪;;波控CO_2焊接熔滴过渡频率的智能控制[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6 于露;李桓;杨立军;韦辉亮;高莹;;双丝脉冲MAG焊的熔滴过渡及工艺特征[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叶定剑;华学明;吕艳丽;石忠贤;吴毅雄;;多丝CO_2焊接熔滴过渡及熔池流动形态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王宝;武颖娜;张汉谦;;采用图象技术分析焊条熔滴过渡形态的探讨[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9 王宝;杨林;王勇;;基于汉诺威分析系统的焊条熔滴过渡形态的判别[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10 刘瞿;薛旭斌;;高强钢实心焊丝的焊接工艺性分析[A];2012船舶材料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涛;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熔滴过渡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2 葛卫清;双丝脉冲MIG焊熔滴过渡分数阶控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肖s,

本文编号:1795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795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2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