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菲涅尔透镜模具加工机床静动态特性
本文选题:菲涅尔透镜 + 模具加工 ; 参考:《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11期
【摘要】:为了解决大直径菲涅尔透镜模具加工机床的加工稳定性、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基于ANSYS Workbeach软件,对机床整体进行静动态分析.首先,通过静态分析得到大直径菲涅透镜模具加工机床整机的薄弱环节;然后,利用模态分析法得到机床整机前六阶的模态振型并分析了机床结构的模态频率及振型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横梁稳定性较低,为机床的薄弱环节,横梁内部x向筋板需要加强;机床最大位移发生在横梁位置,变形主要发生在地脚,需要改善优化地脚数量与布局.改进方案为:横梁筋板厚度不变,将内部原垂直构成的十形结构筋板改为V型结构;箱体前段需要增加3个地脚并成等距排列以提供支持力,从而加强机床刚度.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machining stability and precision of the large diameter Fresnel lens die machining machine are difficult to guarantee, the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whole machine tool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ANSYS Workbeach software. First of all, through static analysis, the weak points of the machine tool for large diameter Finn lens mold processing are obtained; then, The first six modes of machine tool are obtained by modal analysi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al frequencies and modes of machine tool structure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bility of the beam is low, which is the weak link of the machine tool, and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of the machine tool takes place in the position of the beam, and the deformation mainly occurs in the ground foot, and the number and layout of the ground foot need to be improved. The improvement scheme is as follows: the thickness of the beam-stiffened plate is invariable, the ten-shape stiffened plate with the original vertical structure is changed into V-shaped structure, and the front section of the box needs to be increased by three feet and arranged at equal distance to provide the supporting force, thus strengthening the rigidity of the machine tool.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滨州学院机电工程系;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4004-011)
【分类号】:TG5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力,阴旭,陈强,伍凡,吴时彬,刘云喜,高平起,许全益;大型菲涅耳透镜的设计和制造[J];光学技术;2001年06期
2 丁喜合;袁军堂;汪振华;董香龙;;数控机床双丝杠驱动直线进给系统静动态特性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年03期
3 赵彤;张辉;李维谦;姜虹;叶佩青;;Archimedes螺线式Fresnel透镜的设计及加工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8期
4 关佳亮;陈志德;曹成国;汪文昌;;大直径菲涅尔透镜模具加工发展现状及展望[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2年03期
5 王禹林;吴晓枫;冯虎田;;基于结合面的大型螺纹磨床整机静动态特性优化[J];振动与冲击;2012年20期
6 关佳亮;朱莉莉;曹成国;马新强;;大直径菲涅尔透镜模具超精密加工机床床身的动态优化设计[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3年10期
7 刘传伦;张胜文;朱成顺;;双横梁高速龙门铣床的静动态特性分析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3年12期
8 覃祖和;黄美发;孙永厚;韦礼凯;林振广;;XK2310数控铣床工作台系统的静动态特性研究与分析[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小云;新型菲涅尔透镜模板数控加工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2 海大鹏;菲涅尔透镜的加工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建伟;赵长明;杨苏辉;崔浩;;用于太阳光泵浦激光器的菲涅耳透镜设计方法[J];光学技术;2008年04期
2 王富强;芮执元;雷春丽;冯瑞成;;高速精密加工中心整机动态性能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3 关佳亮;马新强;曹成国;张孝辉;;大直径菲涅尔透镜模具加工机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4 徐欢;李湘宁;周果;;基于Zemax软件的大齿距等厚菲涅尔透镜的设计[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李维谦;;沟槽变异对菲涅耳透镜光学效率的影响[J];制造业自动化;2007年08期
6 关佳亮;陈志德;曹成国;汪文昌;;大直径菲涅尔透镜模具加工发展现状及展望[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年08期
7 刘晓东;李湘宁;孙惠;;LED交通信号灯光学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年03期
8 梁迎春;陈国达;孙雅洲;陈家轩;陈万群;于楠;;超精密机床研究现状与展望[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9 丁文政;朱松青;汪木兰;黄筱调;;大型数控转台机电特性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11期
10 邓聪颖;殷国富;方辉;肖红;;基于正交试验的机床结合部动刚度优化配置[J];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邓聪颖;殷国富;;基于结合部动力学特性的立式加工中心整机动力学模型研究[A];第七届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海军;基于FTS的微结构表面金刚石切削加工若干技术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张海燕;基于平面镜反射的聚光光伏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3 侯国安;流体静压支承对超精密金刚石车床动态特性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镁钰;基于衍射元件制作误差分析的激光写入策略优化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汪小云;新型菲涅尔透镜模板数控加工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3 苏宏东;半导体照明光学系统的设计与仿真[D];厦门大学;2008年
4 邹建兵;用于聚光太阳能系统的菲涅耳透镜的制作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吴贺利;菲涅尔太阳能聚光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文博;多功能微机床微细车、铣模块设计及实验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7 张丽;高匀光性菲涅尔聚光光学系统的设计[D];中国计量学院;2013年
8 郑艺丹;用于LED灯具光束整形的功能性薄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9 于霖;半球谐振子抛光机床结构性能分析与静动态特性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乔政;模辊超精密加工机床动态特性研究及其控制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要正,廖月明,朱派龙,孙伟;数控单点金刚石切削非轴对称光学镜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2 王颖淑;丁宁;;外圆纵向磨削加工磨削力模型[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陈小波;李静;陈健云;;考虑离心刚化效应的旋转风力机叶片动力特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1期
4 吴鹰飞,周兆英;柔性铰链的设计计算[J];工程力学;2002年06期
5 周礼书,李学民,杜春雷,霍永峰,张益民;形成连续微光学元件的灰度掩模图形生成方法[J];光电工程;2000年02期
6 罗红心,周礼书,杜春雷;湿法制作连续微透镜列阵新方法[J];光电工程;2000年06期
7 张明,黄良甫,罗崇泰,安栋梁,孙燕杰,王多书,郭俊涛;空间用平板形菲涅耳透镜的设计和光学效率研究[J];光电工程;2001年05期
8 许平海;;超精密金属切削的金刚石刀具技术[J];工具技术;1993年12期
9 李增强,夏广岚,宗文俊,孙涛,董申;圆弧刃金刚石刀具刃磨中的关键技术[J];工具技术;2004年09期
10 张文生,张飞虎;金刚石刀具刀尖几何形状对超精密切削加工质量的影响[J];工具技术;2005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兴朝;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模块化数控机床结构动态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军琪;红外衍射光学元件的金刚石车削加工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张爱民;新型涡旋压缩机设计理论及加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3 许敏;机床固定结合面动态与热态特性分析[D];东南大学;2006年
4 汪小云;新型菲涅尔透镜模板数控加工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5 海大鹏;菲涅尔透镜的加工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焦猛;大型数控落地镗铣床床身有限元分析及轻量化设计[D];苏州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关佳亮;朱莉莉;曹成国;张孝辉;;大直径菲涅尔透镜模具加工工艺的模拟实验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3年09期
2 郑辉;仇中军;路瑞军;房丰洲;;菲涅尔透镜的微注塑实验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11年12期
3 崔东明;冯海友;;菲涅尔透镜间接阴影方法在自发光流场光学显示与测量中的应用[J];爆炸与冲击;1997年01期
4 关佳亮;陈志德;曹成国;汪文昌;;大直径菲涅尔透镜模具加工发展现状及展望[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年08期
5 关佳亮;王志伟;曹成国;张孝辉;马新强;;基于H62黄铜的大直径菲涅尔透镜模具加工工艺实验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4年03期
6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和鹏;SuperView征服你的眼睛[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2 佳;SuperView带给LCD新“视界”[N];计算机世界;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延民;太阳能高倍聚光能量传输利用理论及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胡昱;基于纳米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海大鹏;菲涅尔透镜的加工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陈志明;菲涅尔透镜聚光性能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3年
3 刘永强;均匀聚光菲涅尔透镜设计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尹田田;应用于水下光通信的菲涅尔透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白红艳;高倍聚光菲涅尔透镜设计及光学性能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宋悦;液晶菲涅尔透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汪小云;新型菲涅尔透镜模板数控加工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8 葛成;面向菲涅尔透镜超硬模芯的砂轮修整及磨削加工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吴贺利;菲涅尔太阳能聚光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祝华;基于菲涅尔透镜的LED射灯配光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11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91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