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机频率、随机能量的轧辊光纤激光无序毛化方法
本文选题:激光技术 + 无序激光毛化 ; 参考:《中国激光》2015年09期
【摘要】:轧辊激光毛化技术作为一种最新的轧辊毛化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加工方法的限制,目前的激光毛化技术产生的轧辊表面毛化点分布成一个周期性各向异性的分布,导致最后轧制的毛化冷轧薄钢板效果不理想。提出了一种可以产生随机频率随机能量激光的光纤激光控制方法,此方法通过一个高效的随机数算法产生一个随机频率和随机占空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激光器输出特定波形的激光进行毛化加工,能够使得毛化轧辊表面产生随机无序分布的毛化花纹,最终轧制的毛化冷轧薄钢板能够满足表面各向同性亚光的要求,并且还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基于该方法的毛化加工设备已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并且取得良好效果。
[Abstract]:As a new method of roller hairy, roll laser hairy technology has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processing methods, the surface hairy points of the rolls produced by the present laser hairy technology are distributed into a periodic anisotropic distribution, resulting in the unsatisfactory effect of the final rolling of the cold-rolled sheet steel. The method of optical fiber laser control can produce random frequency random energy laser. This method produces a random frequency and random occupying ratio of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ignal to control laser output specific waveform of laser for hairy processing, which can produce random disordered distribu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hairy roll. The final rolling cold-rolled sheet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urface isotropic sub light, and can also improve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The processing equipment based on this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in actual production and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5090)
【分类号】:TG333.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家琮;冷轧轧辊毛化技术[J];钢铁钒钛;1996年03期
2 周乐;陈培锋;王英;;多棱镜扫描分光多头激光毛化圆形毛化点分析[J];激光技术;2009年06期
3 万大平;胡德金;刘红斌;蔡兰蓉;;脉冲激光毛化加工的计算机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J];中国激光;2007年07期
4 周乐;陈培锋;王英;;多棱镜扫描分光多头激光毛化技术研究与实践[J];中国激光;2009年01期
5 曹泽新;张春杰;刘玲;赵晓白;葛赭;刘畅;;高性能LD抽运Nd:YAG激光毛化装置的研制[J];中国激光;2011年08期
6 王雄;周朴;王小林;肖虎;司磊;刘泽金;;混合抽运和增益开关铥/钬共掺脉冲光纤激光器对比研究[J];中国激光;2014年03期
7 孙若愚;金东臣;曹镱;王璞;;百瓦级1030nm皮秒脉冲掺镱全光纤激光器[J];中国激光;2014年10期
8 谭向虎;单际国;唐磊;陈武柱;;面向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钢异质结构连接的汽车钢板高速激光毛化工艺研究[J];中国激光;2015年03期
9 徐安定;新型大功率CO_2激光毛化成套设备及工艺[J];冶金设备;2004年06期
10 杨明江,彭林华,李正阳;YAG激光毛化技术进展[J];应用激光;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红才;YAG激光毛化轧辊微坑分布的评价及加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怀学;张坤;陈光南;罗耕星;叶智军;;镀铬/高能束复合表面处理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2007年04期
2 张瑞华;李宝磊;韩帅;梁海姣;尹燕;张岩;;光纤激光毛化机器人系统[J];电焊机;2012年01期
3 张瑞华;梁海姣;李宝磊;韩帅;尹燕;;光纤激光轧辊毛化工艺研究[J];电焊机;2012年05期
4 张中元;唐新华;潘建跃;汪遇华;;轧辊毛化用电极材料的性能对比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11年04期
5 谭勇;于晓中;刘常升;孙杰;;电沉积铬毛化工艺及影响参数的研究[J];钢铁钒钛;2010年02期
6 张梓威;王玲玲;;基于选通成像的新型激光告警技术[J];电子制作;2015年03期
7 王西昌;巩水利;郭恩明;曹正华;余伟;宋祚禹;黄勇;;电子束“毛化”技术及其在复合材料制造领域中的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09年S1期
8 杭永海;;CO_2激光毛化技术在可逆式四辊冷轧机上的应用[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09年05期
9 赖鹏;张庆茂;;激光毛化技术的评述及展望[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年04期
10 周乐;陈培锋;王英;;多棱镜扫描分光多头激光毛化圆形毛化点分析[J];激光技术;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钟如涛;王玉涛;黄治军;龚涛;;激光加工技术在武钢的应用[A];节能减排 绿色制造 智能制造——低碳经济下高技术制造产业与智能制造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钟如涛;王玉涛;黄治军;龚涛;;激光加工技术在武钢的应用[A];2010全国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广州)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3 陈培锋;梁乔春;王q;;新型脉冲串YAG激光毛化设备及工艺研究[A];2012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蔡春波;1050铝合金形变和再结晶过程中的织构演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罗曦;高功率激光的传输变换与光束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夏灵林;激光毛化冷轧辊表面三维形貌测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周乐;基于多棱镜扫描分光调制原理的CO_2多头激光毛化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王红才;YAG激光毛化轧辊微坑分布的评价及加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谭勇;钢铁表面电化学毛化工艺及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7 张宝玉;铁基合金功能表面耦合仿生激光制造工艺规律与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春颖;LD泵浦Nd~(3+):YAG激光器及其毛化性能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振东;高能PTA系统设计及风口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11年
3 朱明珠;射频脉冲CO_2激光轧辊表面毛化技术及工艺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健;新型激光毛化模具及其工艺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5 郭啸栋;拉深模激光毛化形貌制备及其耐磨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6 范彬彬;拉延模表面激光毛化的形貌优化及摩擦学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7 邹小斌;高功率连续CO_2激光轧辊表面多头毛化技术及工艺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刘亚南;激光复合造型模具成形性能及工件表面质量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9 倪健;微观复合造型模具成形性能及工艺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10 李安明;用于冷轧辊表面处理的全固态YAG激光毛化设备[D];暨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重光;刘国孝;苗美润;贺勇;彭林华;阎洮;谢志萍;;激光毛化对镀铬层结晶位向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4期
2 李成贵,石照耀;三维粗糙表面的谱矩特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吴长春;张杰;曹建国;郝建伟;汪磊川;谭仁伟;;轧辊与钢板表面形貌的功能特征参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Pulsed Nd:YAG laser cladding of high silicon content coating on low silicon steel[J];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2007年04期
5 王政平;张锡芳;张艳娥;;表面粗糙度光学测量方法研究进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09期
6 赵福令,郭剑鹰;特种工艺在毛化技术中的应用[J];电加工;1998年02期
7 郭剑鹰,李春宝,赵福令,贾振元,郭东明;电火花毛化技术的实验研究[J];电加工;1998年04期
8 曹国辉 ,赵万生 ,王振龙 ,刘晓芳;冷轧辊毛化技术的对比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2年04期
9 刘莹,陈大融,秦力;平整轧制表面形貌复映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钢铁;2003年05期
10 白振华;王骏飞;;冷连轧机成品板面粗糙度控制技术的研究[J];钢铁;2006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长童;低维单形进化算法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志强;表面微观形貌的测量及其表征[D];重庆大学;2006年
2 吴松;三维表面形貌的评价技术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陈国强;基于GPS标准体系的表面微观形貌三维表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冯嫦杰;表面相互作用下表面形貌表征及微造型表面润滑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5 张志航;微细电火花线切割表面三维形貌及功能评定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6 李安明;用于冷轧辊表面处理的全固态YAG激光毛化设备[D];暨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连起,马莎,张凤刚,张万鹏;冶金轧辊耗损之探讨[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0年04期
2 赵海燕;型钢轧辊降耗[J];中国冶金;2003年11期
3 余蕴刚;断裂轧辊的热镶嵌修复工艺[J];机械工人(热加工);2003年02期
4 杨卓娟,张启光;仿生非光滑耐磨表面与激光毛化轧辊耐磨技术[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9期
5 蒋盛,罗云东,于宝虹;轧辊表面波检测影响因素分析[J];无损检测;2005年08期
6 宋阳,朱世根,渠彬,顾伟生;轧辊表面修复与强化的技术途径[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年08期
7 张季平;降低轧辊消耗的几种方法[J];焊管;2005年01期
8 渠彬,朱世根,顾伟生;轧辊失效方式及其原因分析[J];山东冶金;2005年01期
9 潘继岗,樊自拴,孙冬柏,俞宏英,李辉勤,王旭东,孟惠民;轧辊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新技术新工艺;2005年03期
10 张振峰;;“鳞片”给轧辊造成的危害浅析[J];冶金管理;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铁锋;光辉;;冶金行业轧辊激光修复技术的应用[A];河北省冶金学会冶金设备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陶功明;官旭东;;轧辊金属异物粘结机理及清除装置设计[A];2010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3 戴绪梁;雷泽红;;轧辊在线探伤技术研究[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补集)[C];2009年
4 杨卓娟;任露泉;韩志武;;仿生非光滑耐磨表面与激光毛化轧辊技术[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康红梅;莫一;孙明;;冷轧轧辊的选材及热处理工艺[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6 高明杰;;型钢轧辊新技术的应用与创新[A];2006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田吉祥;安会龙;屈明友;赵艳良;;浅析轧辊硬度检测中的影响因素[A];2007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蔡秀丽;李伟;薛春福;;轧辊破坏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A];2007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轧辊光纤激光无序毛化技术[A];2012全国轧辊使用与制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文建平;;轧辊的预热方法[A];2010'全国铝板带箔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喜增 王战芹;轧辊行业仍将步履艰难[N];中国工业报;2010年
2 付志云;让轧辊延年益寿[N];中国冶金报;2002年
3 张秀娴;轧辊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4 陈晓莉;探伤有“术” 轧辊无“忧”[N];中国冶金报;2006年
5 宝钢股份公司热轧厂 杜国华 张永兴;推广探伤技术 让轧辊延年益寿[N];中国冶金报;2007年
6 赵芸芬;长材生产中轧辊的选择[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7 苏长永;2008年轧辊制造与应用国际研讨会6月举行[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8 记者 陈晓莉;2008年轧辊制造与应用国际研讨会将于6月召开[N];中国冶金报;2008年
9 石勇;新冶钢轧辊激光试验取得突破[N];黄石日报;2008年
10 王喜增 王战芹;在矛盾中前行[N];经理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卓娟;凹坑形仿生非光滑轧辊耐磨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同道;合金钢轧辊激光快速熔凝组织及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徐万里;轧辊表面电渣加热与复合技术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熊勇刚;基于热力耦合的铸轧辊弹性变形数值模拟[D];中南大学;2008年
5 刘涛;带钢冷轧轧辊热行为及其补偿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6 谭怀亮;材料复合型铸轧辊温度场和热变形的界面元方法及其仿真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7 李纬民;液压胀形轧辊的承载特性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2年
8 郭景峰;轧辊辊型非接触检测理论与CCD实现技术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3年
9 甘宅平;高速钢离心复合铸造轧辊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远芳;液芯大压下轧机轧辊的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及其寿命计算[D];燕山大学;2011年
2 赵志国;热轧过程中轧辊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D];燕山大学;2011年
3 曹勇;应用现代强度理论分析轧辊的失效问题[D];燕山大学;2001年
4 鲁晓俊;轧辊材料摩擦磨损条件疲劳寿命的对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杜晓旭;含裂纹轧辊的动态特性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6 吴轩;轧辊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7 王春莹;液芯轧机涂层轧辊的热应力及热疲劳寿命计算[D];燕山大学;2012年
8 王建新;分层管理的扎辊管理信息系统设计[D];复旦大学;2008年
9 王长贵;轧辊激光表面强化研究及数值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潘虹;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轧辊系动力学仿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00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000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