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焊接电流对双脉冲MIG焊铝合金T型接头形貌和显微组织的影响(英文)

发布时间:2018-06-09 16:57

  本文选题:双脉冲MIG焊 + 铝合金T型接头 ; 参考:《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5年10期


【摘要】:通过模拟和实验研究电流对T型接头铝合金双脉冲惰性气体保护(MIG)焊的影响。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和双椭球模型来模拟不同焊接条件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此外,还通过实验对相应电流下合金的宏观和微观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最优焊接条件为平均电流为90 A,且强弱脉冲电流差值为40 A,此时熔池最高温度比熔点高200°C,且强脉冲阶段和弱脉冲阶段温度差和应力差值分别为100°C和10 MPa时,该条件下熔合较好的铝合金T型接头具有平滑的鱼鳞纹状焊缝和良好的显微组织。此外,实验和模拟得到的温度曲线和应力分布曲线吻合较好,验证了焊接模拟的准确性。
[Abstract]:The effect of current on double pulse inert gas shielded gas (mig) welding of T joint was studied b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Three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double ellipsoid model were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the temperature field and stress field under different welding conditions. In addition, the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morphology of the alloy under the corresponding current were observed by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welding condition is that the average current is 90 A, and the difference of strong and weak pulse current is 40 A.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of molten pool is 200 掳C higher than the melting point, and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nd stress difference of strong pulse stage and weak pulse stage are 100 掳C and 10 MPA, respectively. The T-joints with better fusion have smooth fish-scale weld and good microstructure. In addition, the temperature curve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curve obtained by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ach other, which verifies the accuracy of welding simulation.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Project(51475156)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分类号】:TG444.74;TG457.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仝红军 ,上山智之;低频调制型脉冲MIG焊接方法的工艺特点[J];焊接;2001年11期

2 杨成刚,国旭明,洪张飞,钱百年;电磁搅拌对2219Al-Cu合金焊缝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金属学报;2005年10期

3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WELDING RESIDUAL STRESS ON HYDROGEN DIFFUSION IN HYDROGEN CONTAINED ENVIRONMENT[J];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2007年05期

4 陈茂爱;蒋元宁;武传松;;焊接电流波形对波控短路过渡过程及焊缝形状尺寸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5 陈彦宾;苗玉刚;李俐群;吴林;;Joint performance of laser-TIG double-side welded 5A06 aluminum alloy[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9年01期

6 傅定发;周长青;李灿;王冠;李落星;;焊接顺序对薄壁八边形管-板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4年03期

7 曹淑芬;陈铁平;易杰;郭鹏程;李落星;;铝合金双脉冲MIG焊过程的温度及应力变形模拟[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宗辉,孙孝纯;铝合金的现代焊接技术[J];电焊机;2003年12期

2 林放;崔龙彬;魏仲华;陈小峰;高理文;薛家祥;;脉冲MIG焊工艺研究与优化控制[J];电焊机;2011年10期

3 宋聚海;于立学;刘军;;基于DP-MIG的铝合金焊接工艺[J];电焊机;2012年11期

4 龙鹏;马前进;薛家祥;;基于正交试验的铝合金薄板脉冲MIG焊参数优化方法研究[J];电焊机;2013年04期

5 甘焕春;;基于参数自调节的P-GAMW数据库建立方法[J];电焊机;2013年07期

6 S.D.Ji;Y.Y.Jin;Y.M.Yue;S.S.Gao;Y.X.Huang;L.Wang;;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Material Transfer Behavior at Different Stages of Friction Stir Welded 7075-T6 Aluminum Alloy[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3年10期

7 曹睿;余斯亮;王岑;孙军浩;陈剑虹;;铝钢异种金属CMT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8 吴东江;王占宏;马广义;杨义彬;郭玉泉;郭东明;;Hastelloy C-276合金脉冲激光焊接熔池流动行为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9 林升;杨娜;;厚钢板对接焊缝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10 唐思熠;张学军;郭绍庆;李能;孙兵兵;陈冰清;杜博睿;;航空铝合金激光焊接的研究进展[J];电焊机;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耀邦;雷正龙;陈彦宾;;激光功率对铝合金激光-电弧双面焊接头特征的影响[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蔡洪能;余学瑞;;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工艺优化[A];第四届数控机床与自动化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明;逆变式GMA单脉冲和双脉冲焊机数字控制系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2 张撼鹏;新型低能量输入电弧焊接系统及其过程控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3 古金茂;全数字交流短路过渡焊接系统及低热输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4 杨帅;推拉丝短路过渡CO_2焊焊接系统及过程精密控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5 魏仲华;铝合金正弦波调制脉冲MIG焊电流波形控制及专家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要东明;La、Pr对铸造Al-Cu合金组织和高温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制[D];吉林大学;2012年

7 王军;铝合金光纤激光及其复合焊接的等离子体行为与工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刘贤信;大容积全多层高压储氢容器及氢在金属中的富集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宋以国;多焊缝管板结构焊接工艺与残余应力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10 倪俊;预热温度对GMAW焊丝端部热量传输和熔滴过渡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秋红;水下法兰联接机具优化设计与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孔祥玉;铝、镁合金双脉冲MIG焊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罗志敏;低功率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小峰;多功能数字化焊机智能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熊丹枫;基于DSP测控技术的数字一体化脉冲双丝GMAW弧焊电源装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菅明健;脉冲双熔敷极焊条电弧焊熔深与扩散氢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王世均;用于低能量焊接的推拉送丝系统研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8 马德;数字控制铝合金双脉冲MIG焊工艺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9 刘仕伟;计算机辅助铝合金焊接工艺设计系统[D];重庆大学;2004年

10 刘凤钢;单片机控制铝合金脉冲MIG焊接设备与工艺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仝红军 ,上山智之;低频调制型脉冲MIG焊接方法的工艺特点[J];焊接;2001年11期

2 国旭明,杨成刚,钱百年,常云龙,张洪延;高强Al-Cu合金脉冲MIG焊工艺[J];焊接学报;2004年04期

3 张建强;张国栋;赵海燕;岳红杰;张海泉;鹿安理;;铝合金薄板焊接应力三维有限元模拟[J];焊接学报;2007年06期

4 姚屏;薛家祥;蒙万俊;朱思君;;工艺参数对铝合金双脉冲MIG焊焊缝成形的影响[J];焊接学报;2009年03期

5 殷咸青,罗键,李海刚,王雅生,贾昌申;电磁搅拌对LD10CS铝合金焊接接头晶粒细化效果及其强度改善的研究[J];机械强度;1999年04期

6 朱志明,吴文楷,罗小锋;波控短路过渡CO_2焊接恒频自适应控制系统[J];机械工程学报;2001年11期

7 朱志明;吴文楷;陈强;;短路过渡CO_2焊接熔滴形状数值模拟与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07期

8 殷咸青,李海刚,罗键;用电磁搅拌抑制 LD10CS 铝合金焊缝热裂纹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9 王冠;周佳;刘志文;李落星;刘波;李晓青;刘扬胜;;铝合金汽车前碰撞横梁的轻量化设计与碰撞性能分析[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振太;大型厚壁结构焊接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若墉;;计算焊接电流的简化公式[J];焊接;1985年09期

2 杨辉;;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电流上限控制[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1年08期

3 马福临;;环形}κ浇哟ズ附拥缌髑慷炔饬恳潜淼闹圃靃J];焊接;1957年05期

4 周敏惠;;铸铁冷焊时焊接电流对过渡层白口组织的影响[J];机械制造;1957年09期

5 C.M.别利科夫;许清波;;用于安装环境中调节焊接电流的装置[J];电工技术;1986年07期

6 姚念强;一种调整焊接电流的方法[J];机械工人(热加工);1993年05期

7 李晋川,刘竹,张何欣;数字式无线焊接电流遥控器的研制[J];电焊机;1998年01期

8 平新秀;;论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正确选择焊接电流[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9期

9 路登平,王毅,谢盐;无级调节载频式焊接电流遥控器[J];电焊机;1998年03期

10 康英武;;氩弧焊焊接电流的作用与调整[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晏康;;弧焊发电机焊接电流/电压的控制算法[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杭争翔;殷树言;宋政;;AC PMIG焊接电流波形控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雅生;张庆;蔡洪能;;CO_2焊焊接电流多因子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研究[A];第三届21世纪中国焊接技术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1年

4 王雅生;张庆;蔡洪能;;稳定CO_2焊焊接电流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A];第二届中国北方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武婧亭;游国强;郭强;龙思远;;焊接电流对挤压态AZ71镁合金TIG焊接头组织的影响[A];2011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关于数字化焊机的发展及几点思考[A];“2011西部汽车产业·学术论坛”暨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四届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山西 丁富宏;也谈交流电焊机改直流焊机[N];电子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中良;数字处理方法在埋弧焊和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杨殿臣;磁控技术在高速TIG焊中的应用[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3 罗怡;基于USB总线的弧焊电参数检测分析系统设计[D];重庆大学;2005年

4 姜文飞;多特性电源参数预置系统[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罗丹;基于C8051F320的CO_2弧焊检测系统[D];重庆大学;2006年

6 汪有韬;基于DSP的高速CO_2焊波控系统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08年

7 刘文财;多功能数字电焊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中南大学;2005年

8 贾占远;电弧焊工艺参数监测及分析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林均祥;多功能闪光焊机研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吕会敏;介质点焊形核机理及工艺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00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000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a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