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g-Cu无铅球栅阵列焊点塑性表征
本文选题:球栅阵列焊点 + 抗蠕变 ; 参考:《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5年11期
【摘要】:通过纳米压痕的方法,采用塑性应变与总应变的比值表征塑性,对SAC305/Cu、SAC0307/Cu和SAC0705Bi Ni/Cu这3种无铅焊点的动态硬度、抗蠕变性能及塑性进行了对比。3种焊点的动态硬度随深度变化趋势相同,随着压入深度的增加而降低。SAC0705Bi Ni/Cu的最终动态硬度最高,压痕深度最小,SAC305/Cu表现出应变硬化现象。3种焊点的抗蠕变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SAC0705Bi Ni/Cu、SAC305/Cu、SAC0307/Cu。SAC0705Bi Ni/Cu焊点的塑性与SAC305/Cu焊点的相当。与SAC305和SAC0307两种钎料相比,无铅钎料SAC0705Bi Ni通过Bi和Ni元素的加入,提高钎料的硬度和抗蠕变性能,并且保持较好的塑性。
[Abstract]:By means of nano indentation, the plasticity of plastic strain and total strai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ratio of plastic strain to total strain. Dynamic hardness of 3 kinds of lead-free solder joints of SAC305/Cu, SAC0307/Cu and SAC0705Bi Ni/Cu are compared. The dynamic hardness of.3 solder joints is the same as the trend of depth, and.SAC0705Bi Ni/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pth of pressure. The ultimate dynamic hardness of Cu is the highest, the indentation depth is the smallest, and the SAC305/Cu shows the strain hardening phenomenon. The creep resistance of.3 solder joints is from large to small to SAC0705Bi Ni/Cu, SAC305/Cu, and SAC0307/Cu.SAC0705Bi Ni/Cu solder is equivalent to the SAC305/Cu solder. Compared with the SAC305 and SAC0307 solder, the lead-free solder is passed through The addition of I and Ni can improve the hardness and creep resistance of solder, and maintain good plasticity.
【作者单位】: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4069)
【分类号】:TG4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淼森;孙凤莲;邹鹏飞;;低银SnAgCuBi-xNi/Cu焊点塑性及蠕变性能[J];焊接学报;2014年03期
2 许福;龙志林;邓旭辉;张平;;一种铁基块体金属玻璃纳米压痕蠕变行为的加载速率敏感性(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3年06期
3 姬峰;薛松柏;刘霜;娄继源;娄银斌;;纳米压痕法测量锌铝钎料的室温蠕变应力指数[J];焊接学报;2013年02期
4 ;Mathematical Analysis on the Uniqueness of Reverse Algorithm for Measuring Elastic-plastic Properties by Sharp Indentation[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7期
5 张国尚;荆洪阳;徐连勇;魏军;韩永典;;纳米压痕法测量80Au/20Sn焊料热力性能[J];焊接学报;2009年09期
6 张志纯;龙志林;危洪清;彭建;许福;李乡安;;Fe-Co-B-Si-Nb-Cr块体非晶合金在纳米压痕过程中的变形行为[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年07期
7 王凤江,钱乙余,马鑫;纳米压痕法测量Sn-Ag-Cu无铅钎料BGA焊点的力学性能参数[J];金属学报;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敏;李金权;;Ag对Sn9Zn钎料组织及微米压痕性能的影响[J];金属功能材料;2016年05期
2 范海平;刘海涛;;加载速率对SAC系列焊点蠕变性能影响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6年12期
3 江智;田艳红;丁苏;;Sn3.5Ag0.5Cu纳米颗粒钎料制备及钎焊机理[J];金属学报;2016年01期
4 孙瑞敬;刘二强;袁国政;李志刚;杨雪霞;树学峰;;压入深度和应变率对氧化锆陶瓷纳米压痕测量值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36期
5 杨淼森;孙凤莲;孔祥霞;周云芳;;Sn-Ag-Cu无铅球栅阵列焊点塑性表征[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5年11期
6 杨淼森;孔祥霞;;基于纳米压痕法的SnBi-xNi钎料的塑性比较[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5年10期
7 杨淼森;孙凤莲;孔祥霞;;Plastic character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SnAgCuBiNi/Cu lead-free BGA solder joints[J];China Welding;2015年03期
8 KONG DeJun;FU GuiZhong;;Nanoindentation analysis of TiN,TiAlN,and TiAlSiN coatings prepared by cathode ion plating[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5年08期
9 邵晴;吴敏;;镧对Sn3.0Ag0.5Cu钎料组织及微米压痕性能影响[J];金属功能材料;2015年02期
10 陈伟;马德军;郭俊宏;王家梁;黄勇;;基于名义硬度的金属材料塑性参数压入识别方法[J];机械强度;2014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姬峰;薛松柏;张满;娄继源;王水庆;;时效对铜铝钎焊接头界面化合物和性能的影响[J];焊接学报;2012年05期
2 王俭辛;赖忠民;孙丹丹;;Sn-Cu-Ni焊点纳米压痕试验分析[J];焊接学报;2011年12期
3 张国尚;荆洪阳;徐连勇;魏军;韩永典;;纳米压痕法测量80Au/20Sn焊料热力性能[J];焊接学报;2009年09期
4 张国尚;荆洪阳;徐连勇;魏军;韩永典;;纳米压痕法研究80Au/20Sn焊料蠕变应力指数[J];焊接学报;2009年08期
5 权延慧;孙凤莲;王丽凤;刘洋;;回流焊对SnAgCuBi/Cu焊点IMC及剪切强度的影响[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07期
6 彭建;龙志林;危洪清;李乡安;张志纯;;铁基块体非晶合金在纳米压痕过程中的蠕变行为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06期
7 李邦盛;任明星;王振龙;梁迎春;杨闯;傅恒志;;微尺度铸件室温蠕变性能的微尺度效应[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8 任明星;李邦盛;杨闯;傅恒志;;纳米压痕法测定微铸件室温蠕变速率敏感指数[J];金属学报;2008年03期
9 杨元政;董振江;仇在宏;陈小祝;谢致薇;白晓军;;块体非晶合金Cu_(58)Zr_(20)Ti_(20)Mo_2的形成与力学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年07期
10 张凌晨;邢冬梅;张泰华;魏炳忱;李维火;王育人;;Ce基大块非晶合金在纳米压人过程中的变形行为[J];科学通报;2006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胡志勇;球栅阵列器件及其清洗[J];洗净技术;2004年01期
2 魏鹤琳;王奎升;;球栅阵列器件焊接合格率预测及缺陷分析[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7年05期
3 张礼季,王莉,高霞,谢晓明;塑料封装球栅阵列器件焊点的可靠性[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2年S1期
4 佟川;曾声奎;陈云霞;;塑封球栅阵列焊点热疲劳寿命预测有限元方法[J];焊接学报;2007年10期
5 刘芳;孟光;赵玫;;跌落碰撞下球栅阵列无铅焊点失效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6 胡永芳;薛松柏;禹胜林;;CBGA不同尺寸焊点热循环载荷下应力应变的有限元模拟[J];焊接学报;2005年10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夏链;韩江;方兴;赵韩;;球栅阵列(BGA)半导体封装技术的研究[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付鑫;;BGA焊点缺陷分析[A];2007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白洁;魏建友;秦飞;;球栅阵列(BGA)焊点在热循环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分析[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雨;球栅阵列封装无铅植球工艺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刘婷;无铅塑料球栅阵列封装热失效分析及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焦国芹;球栅阵列封装的应力应变及热失效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4 邓定宇;热与振动联合作用下塑料球栅阵列封装中焊点可靠性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方兴;用于集成电路球栅阵列(BGA)封装的全自动植球机的研制开发[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许杨剑;球栅阵列尺寸封装的有限元法模拟及焊点的寿命预测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7 顾永莲;球栅阵列封装焊点的失效分析及热应力模拟[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姜昊;热循环载荷下球栅阵列电子封装非线性有限元破坏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张礼季;塑料封装球栅阵列温度循环可靠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10 赵勇;陶瓷芯片球栅阵列(CBGA)焊点弹塑性—蠕变计算分析及可靠度评估[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26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026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