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超饱和渗碳实验及热动力学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1 23:57

  本文选题:低温超饱和渗碳 + 奥氏体不锈钢 ; 参考:《金属学报》2015年12期


【摘要】:采用OM,EPMA,XRD和IXRD等手段,研究了低温超饱和渗碳(low temperature colossal carburization,LTCC)工艺中CO气体浓度对316L不锈钢表面渗碳层的微观组织、C浓度分布、表面相结构以及残余应力的影响.基于热动力学理论建立了LTCC传质和扩散模型,利用DICTRA软件计算了渗碳层的C浓度和活度分布,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LTCC工艺处理后的316L不锈钢表面会形成高硬度的S相,并产生压缩残余应力.另外,增加渗碳工艺中CO浓度可以显著提高不锈钢表面渗碳层中的C浓度,进而提高其硬度和压缩残余应力.在C浓度较低时,计算的C浓度和活度分布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当C浓度较高时,由于陷阱阵点的减少以及较大压缩残余应力的作用导致计算结果偏低.
[Abstract]:The effects of CO concentra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 phase structure and residual stress of Carburizing layer on 316L stainless steel surface were studied by OMG EPMA XRD and IXRD. A mass transfer and diffusion model of LTCC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rmodynamics theory. The distribution of C concentr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Carburized layer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DICTRA software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high hardness S phase is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316L stainless steel treated by LTCC process and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is produced. In addition, the increase of CO concentration in the Carburizing process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C in the Carburizing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stainless steel, thereby increasing its hardness and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When C concentration is low, the calculated C concentration and activity distribution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hen C concentration is high,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lower due to the reduction of trap points and the effect of large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5224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4KJA470002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CXZZ12_0420资助~~
【分类号】:TG1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D.L.Svec;D.E.Langhlin;蔡永贵;;氮基气氛渗碳的8620钢的组织和性能[J];国外化学热处理;1982年04期

2 赵振东;;论提高渗碳速度[J];新技术新工艺;1991年03期

3 朱波,刘茂华,张爱军,黄国靖;井式渗碳炉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J];金属热处理;1996年06期

4 盛光英;渗碳及渗碳材料分析[J];煤矿机械;2002年04期

5 冯琴;工件表面状况对渗碳质量的影响——兼谈连续式渗碳炉预氧化的作用[J];摩托车技术;2003年01期

6 郁凉锋;刘雪燕;乐平;李耀华;;自适应渗碳中渗碳参数对渗碳结果的影响[J];机械工人(热加工);2007年01期

7 赖文利;;起道轮渗碳层深不足的原因分析及补救措施[J];机械工人(热加工);2007年09期

8 张高会;张平则;缪强;;钛合金双辉无氢渗碳中等离子体输运过程分析[J];电子工艺技术;2007年05期

9 张高会;张平则;刘兴来;徐重;;钛合金双辉离子无氢渗碳中的离子绕射现象[J];测试技术学报;2008年04期

10 金荣植;刘志儒;刘成友;;稀土渗碳技术在连续式渗碳炉上的应用[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高会;张平则;葛洪良;崔玉建;姜纬棣;徐重;;钛合金双层辉光放电离子无氢渗碳制备工艺研究[A];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王振清;张哲;;渗碳浓度梯度的简洁实时仿真[A];首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论文集[C];2002年

3 袁家祥;刘臻;汪正兵;钮堂松;朱百智;;深层渗碳对热处理设备的要求[A];2005年(西安)齿轮材料与热处理工艺技术发展研讨会齿轮热处理论文集[C];2005年

4 陈卉珍;张中文;;环保型渗碳介质及催渗技术在井式气体渗碳炉的应用[A];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周志渊;陈昭;马似如;龙继东;钱德沛;张学栋;;电阻法微机控制渗碳的原理,装置及生产应用[A];西北五省区第四届热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1990年

6 居国忠;戴树和;;金属尘化腐蚀及其防护[A];第四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7 李京;曹明宇;马永顺;;控制渗碳淬火工件变形—高温快速渗碳在生产中的应用[A];第三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暨第六次全国热处理生产技术改造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8 章新龙;湛莉莉;薛元强;邹峻峰;张牛山;湛宪宪;;RQD系列大型精密控制井式渗碳炉[A];第三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暨第六次全国热处理生产技术改造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9 石康才;;齿轮渗碳热处理技术的新进展[A];2005年(西安)齿轮材料与热处理工艺技术发展研讨会齿轮热处理论文集[C];2005年

10 谢飞;张炳生;李雄;胡静;刘青林;潘建伟;;乙烯裂解炉管抗渗碳热浸渗铝研究[A];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铌在工程用微合金化钢——线棒材和表层渗碳产品中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丽娜;纯钛表面双层辉光离子无氢渗碳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2 苏楠子;强磁场和表面纳米化对纯铁渗碳的影响[D];东北大学;2009年

3 何祖娟;20CrMnTi钢渗碳复合强烈淬火强韧化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吴业琼;20CrMnTi稀土渗碳研究及稀土对碳扩散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姬寿长;钛合金表面辉光等离子无氢渗碳层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6 朱云峰;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渗碳技术及渗碳层组织和性能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3年

7 李琦;HPM裂解炉管的渗碳损伤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8 陈飞;钛合金(Ti6A14V)表面加孤辉光离子无氢渗碳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9 罗小峰;钛表面无氢渗碳层耐腐蚀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10 顾永玉;渗碳炉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与建模及稳定性分析[D];江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50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050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b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