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优化镍基高温合金X-750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非线性超声无损评估方法

发布时间:2018-07-28 09:49
【摘要】:为了获得更好的材料性能,需要对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精确地优化。非线性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可以有效表征材料微观结构状态变化的评估方法,可以用来评估、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利用非线性超声波对热处理后的X-750合金材料进行评估,根据超声传播的非线性响应不同,对材料的性能变化做出判断,并与线性超声检测技术的评估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经过热处理之后,材料性能显著提高,在其中传播的超声非线性响应则明显下降。材料经过热处理后性能提升越大,其声学非线性响应就会变得越小。根据超声波传播的非线性响应定性评估了3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明确了最优的镍基高温合金X-750退火工艺参数。研究证实了非线性超声方法的敏感度优于传统的线性超声评估方法,可以对材料的热处理效果进行无损评估,从而对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与完善。
[Abstract]:In order to obtain better material properties, heat treatment process parameters need to be optimized accurately. Non-linear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ND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haracterize the microstructure of materials. I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and optimize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parameters. The X-750 alloy material after heat treatment was evaluated by nonlinear ultrasonic wave. According to the nonlinear response of ultrasonic propagation, the performance changes of the material were judg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linear ultrasonic testing technique. It is found that after heat treatment,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a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ultrasonic nonlinear response propagating in the materials decreases obviously. The larg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aterial after heat treatment, the smaller the acoustic nonlinear response. According to the nonlinear response of ultrasonic propagation, three different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were evaluated qualitatively, and the optimal annealing parameters of nickel-based superalloy X-750 were determined. It is proved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the nonlinear ultrasonic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linear ultrasonic evaluation method, which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heat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material and optimize and perfect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parameter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航空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54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720140511)~~
【分类号】:TG115.285;TG1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强;袁慎芳;;主动Lamb波结构健康监测中信号增强与损伤成像方法[J];航空学报;2008年04期

2 胡海峰;胡茑庆;秦国军;;非线性振动声调制信号耦合特征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23期

3 周正干;刘斯明;;非线性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应用和发展[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8期

4 税国双,汪越胜,曲建民;材料力学性能退化的超声无损检测与评价[J];力学进展;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斌;李佳锐;颜丙生;何存富;;LY12铝合金早期性能退化下超声非线性系数测量和金相观察[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邱雷;袁慎芳;张逍越;王强;张炳良;杨伟伟;;基于Shannon复数小波的复合材料结构时间反转聚焦多损伤成像方法[J];复合材料学报;2010年02期

3 敦怡;师小红;徐章遂;;基于二次谐波技术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界面粘接质量的超声无损评价[J];固体火箭技术;2008年02期

4 徐鸿;李鸿源;王冰;;管道中具有累积效应的二阶谐纵向导波生成点的数值验证[J];固体力学学报;2011年01期

5 敦怡;师小红;王广龙;周兆英;;微纳米级裂纹的非线性超声检测[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1期

6 税国双;汪越胜;;金属材料表面涂层损伤的非线性超声评价[J];固体火箭技术;2012年05期

7 邹鸿翔;魏克湘;杜荣华;刘迎春;;多频简谐激励下裂纹梁的非线性振动响应[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3年03期

8 税国双;黄蓬;;基于应力波因子的金属材料表面塑性损伤检测[J];材料工程;2013年11期

9 江念;王召巴;金永;陈友兴;;复合结构界面粘接质量的非线性超声检测[J];兵工学报;2014年03期

10 赵娜;;20#钢疲劳损伤的非线性超声检测[J];电子世界;2014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邱雷;袁慎芳;张逍越;;一种复合材料结构冲击成像定位方法[A];2010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税国双;汪越胜;曲建民;;粘接界面性能退化的非线性超声无损检测[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项延训;;HP40Nb不锈钢高温热损伤的非线性超声评价[A];2012'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Ⅱ)[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战慧;超声波在键合换能系统接触界面的非线性传播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胡海峰;板状金属结构健康监测的非线性超声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项延训;高温构件早期损伤的非线性超声导波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小佳;基于非线性超声特征的混凝土初始损伤识别和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娟;基于实验的反演识别方法与粘接界面力学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宁作君;冻融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与断裂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王冰;超声导波在电厂管道完整性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8 李萍;20钢高温时效组织模式识别的UNDE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苗晓婷;基于导波的结构健康监测中特征提取技术与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徐红波;基于动力测试的桥式起重机主梁损伤评价及减速器故障诊断[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运飞;金属薄板的兰姆波成像检测方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邝文川;基于非线性超声纵波的高温蠕变损伤检测与评价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邓博;铁磁材料不同变形阶段自发漏磁信号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曙光;混凝土退化的非线性超声特征识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晓惠;声波在混凝土中的非经典非线性声传播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叶佳龙;304不锈钢扩散焊界面超声信号的非线性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王金枝;基于超声波方法的混凝土早期损伤识别的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曾昱;超声非线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谷昆仑;结构损伤检测应力波叠前偏移成像技术中OPCM换能器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10 弓飞;金属材料拉伸变形下的超声非线性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勇,熊克,王鑫伟,梁大开;飞行器智能结构系统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J];航空学报;2004年01期

2 徐颖娣,袁慎芳,彭鸽;二维结构损伤的主动Lamb波定位技术研究[J];航空学报;2004年05期

3 彭鸽;袁慎芳;;主动Lamb波监测技术中的传感元件优化布置研究[J];航空学报;2006年05期

4 周正干;魏东;;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5 李大勇;高桂丽;董静薇;;非线性声学和时间反转声学在材料缺陷识别中的应用现状评述[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6 周正干;魏东;向上;;线性调频脉冲压缩方法在空气耦合超声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18期

7 高桂丽;李大勇;董静薇;石德全;石旭东;;铝合金薄板疲劳裂纹的非线性声学特性[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18期

8 全海燕;刘增力;吴庆畅;;EMD模态混叠消除及其在语音基音提取中的应用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年04期

9 徐从元,姜文华;疲劳金属材料非线性声学特性的实验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陈斌;杨平;施克仁;;Hilbert-Huang变换在非线性超声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耳,任慧远,张天强,姚凤臣,田绍洁;真空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选取[J];真空;2002年06期

2 包耳,任慧远,张天强,姚凤臣,田绍洁;真空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J];国外金属热处理;2005年04期

3 史永革;张颜芳;寇永利;;42CrMo零件热处理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J];铁道技术监督;2007年09期

4 薛重德;激光相变热处理工艺参数计算[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4年03期

5 韩建生;铁道车辆用50钢火车轴的热处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0期

6 娄本浊;;E级钢热处理参数优化问题研究[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08年06期

7 ;机械工业出版社期刊读者服务部推荐书目[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3年03期

8 邹永恒;陶虹;徐国明;李永佳;朱浩峰;;6082铝合金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7年10期

9 赵振东;钢的化学成分对临界温度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1999年01期

10 杨世伟;于大川;席慧智;;双金属机锯条热处理工艺参数的探讨[J];应用科技;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徐恒岩;金嘉瑜;石伟;刘庄;;热处理工艺参数及性能结果预测模型的研制及计算机实现[A];首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论文集[C];2002年

2 王耀武;;电沉积钢带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A];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分会第五届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三)[C];1994年

3 王广科;沈晓辉;安涛;李翔;章静;阎军;;热处理工艺参数对车轮残余应力影响的研究[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4 王天保;李团元;王立涛;徐仲安;高飞;;优化圆环链热处理工艺参数的正交试验[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李润霞;李荣德;袁晓光;胡壮麒;;高强度铸造Al-Si-Cu-Mg合金热处理工艺参数优化[A];2004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4年

6 武会宾;唐荻;杨跃辉;蔡庆伍;;热处理工艺参数对9Ni钢性能的影响[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7 解德刚;王长顺;李应雄;陈克东;;高强钻杆管性能与热处理参数关系模型的建立[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8 许真荣;;高弹材料3J33B及其热处理[A];第三届弹性合金与工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1年

9 徐明舟;陈岳;雷成辉;王兵;;热处理参数对1J85合金磁性能的影响[A];2012中国功能新材料学术论坛暨第三届全国电磁材料及器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大型热挤压过程模拟及挤压与热处理工艺参数选择通过鉴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戎文娟;提高E级钢车钩材料强韧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许占海;30MnCr22/P110无缝钢管热处理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49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149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7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