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溶铝含量对低碳铝镇静钢组织性能及织构的影响
[Abstract]: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wo groups of low carbon aluminum killed steel samples with different acid soluble aluminum content were measured by uniaxial tensile testing machine. The microstructure was observ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and the microstructure was observed by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ometer (EBS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strength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test steel with 0.1% acid soluble aluminum were 257 and 336 MPA, respectively, and the plastic strain ratio was 0.84, which almost lost the deep drawing property. However, there was no obvious change of density in metallurgical production, and the density of {111} orientation texture was still low, while the strength of low carbon aluminum-killed steel with 0.021% acid soluble aluminum conten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low carbon aluminum-killed steel with 0.021% of acid soluble aluminum, and the density of {111} -oriented texture was still low after annealing. The yield strength and tensile strength are 190 and 282 MPa, respectively, the plastic strain ratio is 1.19, the properties are excellent, and the favorable texture increases obviously after annealing. Therefore, the suitable acid soluble aluminum mass fr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steel is about 0.021%.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216) 江苏大学高级人才科研启动基金(14JDG129)
【分类号】:TG14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嵩;于宁;刘立群;杨明;;冷轧超低碳搪瓷钢板的研究[J];鞍钢技术;2009年01期
2 付薇;岳军;刘雅政;李德强;;罩式退火工艺对Nb+Ti-IF钢性能的影响[J];鞍钢技术;2010年01期
3 田晓峰,朱怀清,范宝贵,康永林;深冲用板带生产新进展及趋势[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艾新港;李胜利;包燕平;岳峰;崔衡;吴华杰;;DDQ钢连铸坯洁净度[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蒋浩民,陈新平,俞宁峰,万敏;双线性应变路径下St14-T冷轧薄板成形极限研究[J];宝钢技术;2001年06期
6 吴华,蒋浩民,汪承璞;数值模拟在汽车板成形中的应用[J];宝钢技术;2002年01期
7 殷峻;王国清;范宝明;嵇晓;刘建荣;朱敏;;提高冷轧高强度钢板屈服强度控制水平的研究[J];宝钢技术;2006年01期
8 康永林,王波,李冠成;树脂复合轻质夹层钢板弯曲成形性的数值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9 熊雪英,于浩,康永林,刘晓,方圆;TSCR工艺生产IF钢相变及组织演变规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0 赵征志,康永林,于浩,谷海容;CSP工艺生产低碳高强度汽车板力学性能特征及强化机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欢;陈曦;赵爱民;;超低碳(Ti+Nb)-IF钢组织性能和织构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孙力;刘大亮;;冷轧汽车板生产应用及发展[A];河北省2010年炼钢—连铸—轧钢生产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0年
3 齐建群;齐长发;梅淑文;康永林;姚连胜;;唐钢SPCE冷轧深冲板组织的研究[A];河北省2010年炼钢—连铸—轧钢生产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0年
4 何建锋;汪友国;;冷轧板连续退火技术的实践和展望[A];2005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暨第三届薄钢板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迎晖;康永林;于浩;刘晓;方圆;;TSCR工艺制备TRIP钢的组织与力学性能[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3卷)[C];2005年
6 张红梅;刘英义;蒋奇武;;变形温度对高强IF钢应力应变曲线以及显微组织的影响[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4卷)[C];2005年
7 刘战英;周满春;刘相华;王国栋;;IF钢冷轧过程轧件厚度方向的织构分析[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晓燕;黄利;;以CSP热轧板为原料汽车冲压用冷轧钢生产实践[A];2009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崔勇;王娜;;汽车板产品厚度精度控制分析与改善[A];2009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詹华;杨兴亮;吴文林;汪飞松;;Si-Mn-P元素对冷轧连续退火IF钢力学性能的影响[A];2009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岩;超低碳烘烤硬化钢板烘烤硬化性能的稳定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华;含Mn和P元素ULC-BH钢的显微分析和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郭艳辉;温轧Ti-IF钢板在冷轧和退火过程中的结构演变规律及机理[D];东北大学;2009年
4 郭卫民;铁素体区轧制含磷高强IF钢组织与深冲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伍强;汽车用高强度镀锌钢的CO_2激光焊接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周乐育;高强度含铌热轧双相钢组织性能柔性控制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8年
7 韩福涛;冶金因素对热轧深冲无间隙原子(IF)钢板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张鹏;基于短流程铁素体区热轧的冷轧深冲板工艺研究[D];东北大学 ;2010年
9 蔡明晖;高延伸凸缘型铁素体/贝氏体钢的组织演变及力学行为[D];东北大学 ;2009年
10 王素芬;低碳薄板冷轧及连续退火过程组织预测[D];燕山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钢材利用率提升优化与控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崔岩;Nb-Ti复合超低碳烘烤硬化钢板成分的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刘昕;热镀锌合金化钢板成形过程中镀层粉化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娜;440MPa级高强度深冲钢(IF)的研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邱晓锋;薄钢板的拉铸过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陈磊;CSP和传统热连轧工艺生产的冷轧深冲板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7 翁镭;热轧低碳钢烘烤硬化性能与疲劳性能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国强;侧轧IF钢显微组织特征和织构的演变[D];东北大学;2009年
9 张志波;马钢系列汽车钢板的内耗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10 卢火应;细晶高强IF钢退火工艺及第二相粒子析出行为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淑萍,张玲,李兰群,马爱方;钢中酸溶铝和全铝的光谱测定[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周刚;;薄板钢中酸溶铝的控制[J];湖南冶金;2006年01期
3 陈刚;程德利;江波;;酸溶铝含量对车轮性能的影响[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6年03期
4 葛宜运;沈克;;钢中酸溶铝的直读光谱快速分析[J];钢铁研究;1990年04期
5 胡兴民;碳素钢中残余酸溶铝的分析[J];铁道机车车辆工人;1993年06期
6 马旭红,康华峰,王伟;氧化亚氮-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钢中酸溶铝[J];鞍钢技术;2002年03期
7 胡文豪,袁永,刘骁,宗玉生;酸溶铝在钢中行为的探讨[J];钢铁;2003年07期
8 张翔辉,顾兰兰;用火花源发射光谱仪分析钢中高含量酸溶铝[J];冶金分析;2003年02期
9 李玉玲;王志国;佘宏;王伟;;光谱分析钢中酸溶铝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河南冶金;2006年03期
10 李勇强;徐立山;高建国;;减少钢中酸溶铝烧损的措施及效果[J];河南冶金;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石荣才;陈三芽;唐显文;刘勇刚;;浅谈钢中酸溶铝对钢锭质量的影响[A];2012年钢锭制造技术与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雷爱敏;祁文娟;温春普;武军波;李一峰;;酸溶铝对钢水流动性的研究[A];2012河北省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聂春雨;;关于LF精炼钢水中酸溶铝控制的探讨[A];2013年连铸新技术及关键耐材长寿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周辉;;ICP-AES法测定钢中酸溶铝[A];山东省金属学会理化检验学术委员会理化检验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琼予;李国保;;提高新HiB硅钢酸溶铝命中率的途径[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卷)[C];2001年
6 张保卫;;CID-ICP-AES法测定低合金钢中酸溶铝和全铝[A];'2002全国光谱分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高良豪;张殿英;耿后安;王宾;曹方霞;李萍;殷暾光;;PIMS法(模拟光源)测定低合金钢中酸溶铝[A];2006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徐学良;王彦杰;唐志军;成旭东;;降低CSP低碳铝镇静钢成品酸溶铝含量生产实践[A];河北省2011年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登攀;基于BP算法的XRF光谱法测定酸溶铝含量的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53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153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