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环境下钢结构涂层的冲蚀摩擦学性能
[Abstract]: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surface coating of steel structure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f Inner Mongolia has been eroded by wind and sand environment for a long time, the erosion of steel structure coating by wind sand is simulated by means of airflow sediment jet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erosion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wind sand on the erosion rate of steel coating was studied, the tribological mechanism of erosion damage of coating was discussed, and the variation of impact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coating on steel structure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rosion rate of the coating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the erosion rate, the velocity exponent n is 2.39 ~ 2.43, and the erosion rate of the coating is the smallest at 45 掳with the maximum erosion rate of 90 掳, and the erosion rate at the low angle of impact is larger than that at the high angle.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coating is 0.37 ~ 0.42, the Taber index of the coating is 81.9 脳 10 ~ (-3) mg / r, and the wear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 is poor. The tribological mechanism of coating damage is as follows: the damage of coating is dominated by micro-cutting at low angle of attack or by cutting by extrusion at high angle of attack, and the microcracks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ating cross, resulting in fracture and spalling, and the damage is the second; The dispersion of impact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coating is larger and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ngle, and the change of impact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erosion rate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angle.
【作者单位】: 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162011)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 MS0706)
【分类号】:TG17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森,王贵森,金日光,张松;影响涂料耐磨性能的主要因素[J];材料保护;2003年01期
2 董刚,张九渊;固体粒子冲蚀磨损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3 赵琳娜,孙建华,赵思雄;2002年3月20日沙尘暴天气的影响系统、起沙和输送的数值模拟[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S1期
4 高涛,徐永福,于晓;内蒙古沙尘暴的成因、趋势及其预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S1期
5 冯艳玲;魏琪;李辉;栗卓新;;高温冲蚀磨损测试方法及机理的研究概述[J];锅炉技术;2008年04期
6 刘景涛,郑明倩;内蒙古中西部强和特强沙尘暴的气候学特征[J];高原气象;2003年01期
7 陈磊;顾润源;姜学恭;周伟灿;宋桂英;;内蒙古中西部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Ⅰ——背景场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1期
8 王彦平;居春常;王起才;;冲击参数对兰新铁路混凝土结构冲蚀磨损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3年04期
9 高峰;黄河;任露泉;;新疆岩蜥三元耦合耐冲蚀磨损特性及其仿生试验[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3期
10 韩志武;张俊秋;戈超;王超飞;任露泉;;仿生形态表面气固冲蚀磨损性能[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桂雄;伦伟明;郭建平;黄祖照;王少毅;吴业荣;刘洪利;;一次北方沙尘暴南下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量的实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2 冯鑫媛;龙清怡;王海霞;;西北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及分布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3 胡丽莉;;1953—2010年民勤县沙尘暴变化趋势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9期
4 张凯,高会旺;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的源和汇[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3期
5 马禹;王旭;肖开提;刘小枚;谭江;;天山北麓一例黑风暴天气的成因[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彭西高;王晓利;吴学真;孙加林;;氧化铝基耐火材料的高温耐磨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7 彭珂珊;沙尘暴对西部发展的危害研究——为2002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而作[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8 仇立慧,庞奖励;中国北方沙尘暴研究进展[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张光华;李曙;刘阳;王华仁;;HVOF喷涂WC-10Co-4Cr涂层的砂浆冲蚀行为[J];中国表面工程;2007年04期
10 魏琪;崔明亮;冯艳玲;王瑞;;新型高温冲蚀磨损试验方法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小龙;方宗义;;2006年两次影响北京的沙尘天气对比分析[A];2012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集[C];2012年
2 高欣欣;蔡跃波;丁建彤;;基于水下钢球法的水工混凝土磨损影响因素研究[A];泄水建筑物安全及新材料新技术应用论文集[C];2010年
3 刘雪琴;李宁;解伟;张鹏;吴吉东;温玉婷;;基于致灾因子超越概率曲线的内蒙古强沙尘暴风险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白金元;梁秀兵;魏世丞;徐滨士;程江波;;高速电弧喷涂Fe-Al涂层冲蚀磨损性能及机理研究[A];2009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毛靖儒;王顺森;刘观伟;;高参数汽轮机喷嘴抗固体颗粒冲蚀的研究[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超飞;韩志武;张俊秋;任露泉;;生物柔性与表面形态耦合仿生耐磨特性研究[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赵光平;陈楠;杨建玲;李艳春;吴加敏;;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变迁与沙尘暴演变趋势[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8 钱正安;蔡英;刘景涛;李栋梁;柳中明;宋敏红;;中国北方沙尘暴研究的若干进展和问题[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9 张莉;丁一汇;任国玉;;中国北方沙尘天气演变趋势及其气候成因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赵光平;陈楠;杨建玲;李艳春;吴加敏;;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变迁与沙尘暴演变趋势[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秋;耦合仿生抗冲蚀功能表面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锦荣;基于RS和GIS的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王萍;非定常风场中的风沙流演化过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邓毓博;机会网络中转发机制的理论研究与应用[D];兰州大学;2011年
5 姚建林;气体钻井环空流场分析及岩屑对管柱的冲蚀特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解芳;高温发汗润滑胞体的接触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赵新学;气固两相流对旋风分离器壁面磨损机理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徐万里;湿蒸汽条件下的冲蚀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9 马建民;可自适应膨胀防砂筛管防砂机理及其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杨景周;Fe-Mo-Sialon系复相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金哲;煤化工气液固多相流管道磨蚀机理及仿真预测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彦华;压气机常用马氏体不锈钢冲蚀及盐雾—冲蚀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伟光;抗固体粒子冲蚀磨损CrN_x镀层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申莉莉;中国典型天气系统影响下沙尘传输特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冀新友;CA_6-MA轻质材料的制备、性能与高温冲蚀磨损行为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戈超;离心风机叶片抗冲蚀磨损仿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丰皇;尘土进入移动通讯设备机理及模拟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周加龙;3NB1300型钻井泵泵阀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9 沈洁;民勤一次特强沙尘暴特征及地形对其影响的数值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10 赵春霞;沙尘暴对人群健康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保红,徐滨士,马世宁,胡军志,张伟;高速电弧喷涂Fe_3Al/WC复合涂层高温冲蚀行为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0年01期
2 刘崇熙,汪在芹;坝工混凝土耐久寿命的现状和问题[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0年01期
3 康进兴 ,赵文轸 ,朱金华;材料抗冲蚀性的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2001年10期
4 董刚,张九渊;固体粒子冲蚀磨损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5 王乙潜,黄立萍,樊瑞新,郦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冲蚀磨损[J];材料研究学报;1998年05期
6 叶笃正,丑纪范,刘纪远,张增祥,王一谋,周自江,鞠洪波,黄签;关于我国华北沙尘天气的成因与治理对策[J];地理学报;2000年05期
7 邱新法,曾燕,缪启龙;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源地和移动路径[J];地理学报;2001年03期
8 钱正安;蔡英;刘景涛;柳中明;李栋梁;宋敏红;;中蒙地区沙尘暴研究的若干进展[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9 邱金桓,孙金辉;沙尘暴的光学遥感及分析[J];大气科学;1994年01期
10 孙建华,赵思雄;一次罕见的华南大暴雨过程的诊断与数值模拟研究[J];大气科学;200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超飞;生物柔性与表面形态耦合仿生耐磨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健;王颖;高新蕾;;智能涂层——类生物表面活性智能涂层[J];材料保护;2006年01期
2 丁一;章德铭;刘建明;鲁秋源;杨永琦;;高温可磨耗封严涂层研究进展[J];科技传播;2012年23期
3 杨忠林;硅对抑制涂层“氧化缺口”破坏的作用[J];材料工程;1994年03期
4 舒勇华,刘宏立,樊菁,崔季平,谢冲;四氧化二氮对卫星漫反射试片氟化镁涂层的污染和侵蚀[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5年02期
5 齐祥安;;涂装涂层与其它涂层的组合及其质量控制[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0年09期
6 王涛;叶卫平;程旭东;黄伟;马涛;王辉;;黑镍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研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7 王永光;倪自丰;陈国忠;陈安琪;苏永帅;赵永武;;涂层层数对硬脆涂层构件结合强度的影响[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2年10期
8 肖云峰;蒋驰;王术刚;税毅;杨帆;;氧化钽喷涂及涂层熔炼实验[J];热喷涂技术;2012年03期
9 林萱 ,唐电;双层结构钛阳极含铱涂层研究——配方和工艺对寿命的影响[J];材料开发与应用;1990年04期
10 何继宁,李香芝,阎殿然,国军,冯文然,马永会,周立忠;等离子涂层摩擦磨损性能与机制探讨[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颖;顾卡丽;李健;;智能变色涂层及其应用[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张琼;蔡传荣;;钛阳极涂层溶蚀失效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单凯军;余文莉;徐四清;;家电环保涂层表面性能检测的研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金桂;;无机富锌涂层的诞生和应用[A];第二届全国重防腐蚀与高新涂料及涂装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允夫;陈小英;王红玲;;高温合金抗热震涂层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搪瓷分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建华;李兰娟;李松梅;;铝合金早期腐蚀预警光基敏感涂层的研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7 庞佑霞;刘厚才;郭源君;;有机复合弹性涂层材料的抗磨蚀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二)[C];2002年
8 付前刚;李贺军;黄剑锋;史小红;史波;李克智;;炭/炭复合材料磷酸盐涂层的抗氧化性能研究[A];第19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兴原;苗晓;胡志强;光红兵;顾祥宇;;改善无取向硅钢环保涂层表面特性的方法研究[A];高性能电工钢推广应用交流暨第五次全委工作(扩大)会专题报告及论文[C];2013年
10 张增志;付跃文;;感应熔涂技术及涂层分析[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赵志玲;带卷粉末涂层新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2 赵艳涛 曹垒 陈刚 孙亚娜;沙钢无取向硅钢涂层调试改进工艺[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蒲泽林;电热爆炸喷涂法制备亚微米晶涂层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2 刘红兵;等离子复合渗技术制备氧化物阻氚涂层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吴王平;<110>织构铱涂层结构与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4 石永敬;镁合金表面磁控溅射沉积Cr基涂层的结构与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刘爱华;PVD氮化物涂层的高温摩擦磨损特性及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赵金龙;MoS_2/Zr“软”涂层自润滑刀具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贺定勇;电弧喷涂粉芯丝材及其涂层的磨损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8 吴凤芳;PVD氮化物涂层的冲蚀磨损特性及机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刘秀生;长效防腐涂层及其耐磨减阻性能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1年
10 张金涛;有机涂层中水传输与涂层金属失效机制的电化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月;铝硅封严涂层热稳失效机理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2 王辉;新型中高温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安剑;物理气相沉积氮化铬涂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闵捷;氧化铝基陶瓷密封环涂层磨损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5 郁金华;纳米氮化锆涂层腐蚀因素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6 王天石;氧化铝防氚渗透涂层的制备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博;铝制内燃机缸体内壁铁基涂层摩擦学特性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8 朱克群;涂层滚动轴承应力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谢能平;钼表面原位合成硅化物涂层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10 韩晓燕;聚苯硫醚树脂钢涂层的制备及其疲劳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76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176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