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基于材料非均匀性铝厚板预拉伸残余应力的预测方法

发布时间:2018-08-31 10:33
【摘要】:引入离散化思想将铝厚板划分为若干层,依据淬火残余应力定义各层的等效塑性应变;通过各层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线性近似后,根据等效塑性应变推导出误差不超过2%的屈服极限分布模型。此外,根据弹性模量随塑性变形进展而不断变化的实验数据,拟合出弹性模量的变化曲线。以淬火7075铝厚板的预拉伸为例,考虑淬火所引起的屈服极限与弹性模量的非均匀性,分别进行预拉伸率为1.8%、2.2%和2.5%的残余应力有限元仿真,无论是分布曲线还是应力的大小,残余应力仿真值与实验测量值均比较吻合,分布曲线拐点处残余应力的平均误差仅为13.5%。
[Abstract]:By introducing the idea of discretization, the aluminum thick plate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layers, and the equivalent plastic strain of each layer is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quenching residual stress, after the linear approximation of the stress-strain curve of each layer, According to the equivalent plastic strain, a yield limit distribution model with less than 2% error is derived.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elastic modulus changing with plastic deformation, the curve of elastic modulus is fitted. Taking the pretension of 7075 thick aluminum plate as an example, considering the inhomogeneity of yield limit and elastic modulus caused by quenching,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of residual stress of 1.82.2% and 2.5% is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 whether it is the distribution curve or the magnitude of stres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residual stres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values, and the average error of residual stress at the inflection point of the distribution curve is only 13.5.
【作者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65039,51465045)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10BGB00300)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GZC1410)
【分类号】:TG1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丽丽,张以都;预拉伸板轧制-拉伸残余应力的计算机仿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2 王桂伟,方洪渊,范成磊,聂波;7B04铝合金厚板生产过程优化的数值分析[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5年01期

3 王祝堂;;对当前铝厚板热轧与大挤压型材项目投资热的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2年01期

4 朱才朝;罗家元;李大峰;钟渝;李云;;基于流变应力特性的铝合金淬火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22期

5 朱才朝;罗家元;李大峰;丁华峰;钟渝;;7075铝合金板预拉伸工艺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24期

6 韦绍杰;廖凯;陈磊;;预拉伸对铝合金淬火厚板变形的矫直仿真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3年09期

7 王美琪;王祝堂;;铝合金厚板精整与预拉伸(1)[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4年02期

8 袁望姣;吴运新;;基于预拉伸工艺的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消除机理[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9 臧顺来;郭成;魏公际;谌峰;董伟;张珂;;A new model to describe effect of plastic deformation on elastic modulus of aluminum alloy[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6年S3期

10 柯映林,董辉跃;7075铝合金厚板预拉伸模拟分析及其在淬火残余应力消除中的应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蹇海根;姜锋;黄宏锋;韦莉莉;蒋龙;;固溶-时效处理对7B04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04期

2 赵丽丽;张以都;;基于轧制应力分布的铝合金厚板淬火应力仿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赵晓慈;张以都;张洪伟;;环件径向冷轧塑性变形及残余应力分布仿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4 林高用;郑小燕;冯迪;杨伟;彭大暑;;铝合金厚板淬火残余应力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8年06期

5 吴运新;廖凯;;铝合金厚板拉伸过程横向残余应力消减分析[J];材料工程;2009年10期

6 廖凯;吴运新;龚海;;铝合金预拉伸厚板非均匀区应力场特征[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0年01期

7 朱才朝;罗家元;钟渝;;考虑夹持影响的铝合金板拉伸模拟及试验[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1年06期

8 李直;朱如鹏;金肖;李元生;;某微波器件精密制造技术研究[J];电子机械工程;2007年05期

9 李直;何章峰;左防震;;某共口径平板天线制造技术研究[J];电子机械工程;2009年06期

10 沈志军;李直;;某微波器件壳体制造技术研究[J];电子机械工程;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廖凯;铝合金厚板淬火—预拉伸内应力形成机理及其测试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林高用;高性能7×75系铝合金厚板加工技术相关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毕运波;铣削加工过程物理仿真及其在航空整体结构件加工变形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唐志涛;航空铝合金残余应力及切削加工变形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龚海;铝合金厚板内应力演变规律及残余应力场评估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黄志其;轨道交通用工业铝合金淬火敏感性及在线淬火装备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13年

7 张舒原;高强铝合金预拉伸厚板残余应力场分层法建模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宋丰轩;7050铝合金厚板局部腐蚀敏感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志强;超长汽轮机叶片高速铣削加工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胡永会;航空铝合金板应力松弛行为的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王少辉;7085铝合金整体结构件淬火残余应力分析及其消减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郭世贵;7050铝合金材料喷淋淬火的试验与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张园园;铝合金厚板淬火过程及预拉伸热—力仿真与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沈华龙;铝合金厚板振动时效工艺以及效果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霍健萍;Al-6.0Zn-2.2Mg-1.6Cu高强铝合金热处理[D];东北大学 ;2009年

8 闫鹏飞;高强铝合金厚板取样切割过程残余应力场演变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计红涛;大型张力拉伸机拉伸工艺分析及断带保护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海利;搅拌摩擦焊塑性金属三维流动数值模拟[D];南昌航空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丽丽,张以都;预拉伸板轧制-拉伸残余应力的计算机仿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2 赵丽丽;张以都;;基于轧制应力分布的铝合金厚板淬火应力仿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潘志军,黎文献;高强铝合金断裂韧性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材料导报;2002年07期

4 刘晓涛;崔建忠;;Al-Zn-Mg-Cu系超高强铝合金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5年03期

5 王洪;付高峰;孙继红;李兴杰;姜澜;;超高强铝合金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02期

6 冯春;刘志义;宁爱林;曾苏民;;超高强铝合金RRA热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04期

7 林高用;郑小燕;冯迪;杨伟;彭大暑;;铝合金厚板淬火残余应力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8年06期

8 吴运新;廖凯;;铝合金厚板拉伸过程横向残余应力消减分析[J];材料工程;2009年10期

9 王桂伟,方洪渊,范成磊,聂波;7B04铝合金厚板生产过程优化的数值分析[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5年01期

10 伊琳娜,汝继刚;7B04铝合金锻件淬透性的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03年S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祝堂;[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秋成;航空铝合金残余应力消除及评估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P,Michaleris,张根元;减少大型焊件残余应力和变形[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2000年04期

2 陈怀宁,陈亮山,林泉洪;逆焊接加热处理引入压缩残余应力的数值分析[J];机械强度;2002年01期

3 高永毅,苏志霄,焦群英,唐果;残余应力对构件固有频率影响的讨论[J];机械强度;2002年02期

4 戴福隆,亚敏,谢惠民,吕坚;云纹干涉与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实验方法与系统[J];实验力学;2003年03期

5 杨建,何鹏,周宣;陶瓷金属接头残余应力分析的后处理[J];焊接技术;2003年02期

6 杨务滋,杨国庆,杨超,周立强;焊接中残余应力的大小与分布及减少措施[J];上海有色金属;2003年04期

7 赵学荣,朱援祥,孙秦明;水电站合拢焊缝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3年04期

8 董浩存;一种测量金属管中残余应力的简易方法[J];物理测试;2003年03期

9 王立平,陈霁恒,孙从科;分段焊接对残余应力的影响[J];江苏冶金;2004年03期

10 罗暑生;机械阻碍应力对铸造残余应力影响的研究[J];铸造技术;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勤学;栗勇;徐春广;肖定国;杨向臣;伍懿;;超声法焊缝残余应力检测技术研究[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任小平;刘怡;;一种无损测试焊接板件残余应力的方法[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3 游敏;郑小玲;;对接接头横向残余应力调控技术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4 郑永男;左翼;周冬梅;范平;袁大庆;朱升云;;正电子湮没方法研究材料中残余应力[A];第四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伟;;振动时效消除焊接件残余应力效果的验证[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常红;侯鑫茜;;光弹贴片法检测构件残余应力的实验研究[A];力学与工程应用(第十三卷)[C];2010年

7 谢大吉;赵如发;胡德贵;王增梅;顾守仁;冯升波;;磁测残余应力法在工程中应用探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8 张亦良;徐学东;肖述红;;残余应力对储罐泄漏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9 覃明;陈瑞;马素媛;贺笑春;李家宝;;残余应力静载弛豫的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郑渝;李志勇;;焊接结构残余应力的超声检测[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实习记者 王恒;控制残余应力——寻找加工变形的解决之道[N];中国航空报;2014年

2 陶萍萍;中建钢构用新技术消除钢板墙残余应力[N];现代物流报;2013年

3 ;残余应力与加工变形控制技术[N];中国航空报;2013年

4 ;抗疲劳制造工艺优化方案[N];中国航空报;2013年

5 ;残余应力与变形控制整体解决方案在航空铝合金锻件中的应用[N];中国航空报;2013年

6 蔺军 谢艳花;央视新楼钢构制作特点与加工工艺[N];建筑时报;2007年

7 肖英龙;日本功能性船板开发使用现状[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8 记者 匡华安 通讯员 李荣锋 潘东晓;武钢起草的两项国标通过审定[N];中国冶金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涛;精密薄壁回转体零件加工残余应力及变形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朱丽娜;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涂层残余应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陶波;热压玻璃透镜里的残余应力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宋以国;多焊缝管板结构焊接工艺与残余应力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5 江小辉;残余应力生成机理及复杂薄壁件加工精度控制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6 肖磊;基于深度—敏感压痕技术的疲劳裂纹尖端残余应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王建花;复合材料身管残余应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孙志国;MEMS封装中的残余应力演化及其相关可靠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9 唐志涛;航空铝合金残余应力及切削加工变形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王秋成;航空铝合金残余应力消除及评估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飞;异种钢焊接的残余应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雷;厚壁冷成型钢残余应力理论分析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陈永红;高速列车铝合金车体侧墙残余应力与变形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刘维;高频焊管焊接接头的断裂行为和残余应力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孙新杨;纤维与树脂固化残余应力在线监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王彦龙;残余应力的超声波检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7 孙敏科;焊接接头残余应力释放及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娟;玻璃/铝多层阳极键合接头残余应力应变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9 梁剑;电沉积镍镀层中的残余应力表征[D];湘潭大学;2009年

10 王广晖;智能型机械残余应力测试仪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214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214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3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