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大厚度电子束焊接接头厚度方向的组织差异性

发布时间:2018-11-16 20:15
【摘要】:利用K110型电子束焊机焊接50 mm厚的304不锈钢板,并对焊接接头深度方向的微观组织及硬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电子束焊接方法能够一次性焊透50 mm厚不锈钢板,得到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焊缝深宽比较大,约为18:1.焊缝组织由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从焊缝上表面到深约39 mm处,铁素体形态依次为网状,板条状/骨架状和树枝状分布于奥氏体枝晶间或晶界处.在焊缝的下层,亚稳的胞状奥氏体将取代稳定铁素体相作为初生相直接从熔体中析出.沿焊缝中心深度方向,接头的凝固模式由primary ferrite with second-phase austenite,FA转变成primary austenite with second-phase ferrite,AF模式,晶粒尺寸减小,硬度呈波动性增加趋势.
[Abstract]:The 304stainless steel plate with 50 mm thickness was welded by K110 electron beam welding machin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hardness of the welded joint in depth direction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50 mm thick stainless steel plate can be welded by electron beam welding method, and a well formed welded joint can be obtained. The width of the weld is about 18: 1. The weld microstructure consists of austenite and ferrite. From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weld to the depth of about 39 mm, the ferrite morphology is in turn reticular, and the plate / skeleton and dendritic are distributed at the austenitic dendritic intergranular or grain boundary. In the lower layer of the weld, metastable cellular austenite will replace the stable ferrite phase as the primary phase and precipitate directly from the melt.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weld core depth, the solidification mode of the joint changed from primary ferrite with second-phase austenite,FA to primary austenite with second-phase ferrite,AF, the grain size decreased and the hardness increased.
【作者单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基金】: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E1-0903-14-01133-14KY0520)
【分类号】:TG4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秉刚;王廷;陈国庆;刘成来;刘玉龙;;大厚度TC21钛合金电子束焊接试验[J];焊接学报;2009年11期

2 陈国庆;张秉刚;王振兵;冯吉才;孙毅;;真空电子束焊接35CrMnSi钢[J];焊接学报;2011年09期

3 孙晓娜;雷毅;张鹰;;厚板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显微组织分析[J];金属热处理;2006年10期

4 冯曰海;金秋;王克鸿;顾民乐;;高强合金钢中厚板双丝焊接接头组织性能[J];焊接学报;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福祥;王新华;王万军;;奥氏体不锈钢凝固组织中残留铁素体特征研究[J];钢铁;2012年04期

2 张有余;马蓉;侯国清;朱亮;;Cr17Mn6Ni4Cu2N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组织及凝固模式[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谭俊;张勇;;装甲钢焊接技术研究进展[J];兵工学报;2013年01期

4 郑志腾;有移亮;刘新灵;张峥;路浩天;;TC21钛合金电子束焊接件疲劳断口定量反推研究[J];材料工程;2013年11期

5 王昊杰;麻永林;陈重毅;许建飞;邢淑清;刘金强;;304奥氏体不锈钢凝固相转变规律曲线(SPT曲线)建立[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5年02期

6 王昊杰;麻永林;陈重毅;刘炳广;许建飞;邢淑清;;用新装置测定DP590钢的凝固相转变曲线[J];机械工程材料;2015年06期

7 曹鑫源;罗奎林;陆永浩;李兆登;;激光焊接速度对焊缝组织和硬度分布的影响[J];工程科学学报;2015年06期

8 任俊波;唐月明;王学权;柴玉琨;许贵平;;锆合金浅焊缝熔深超声显微检测技术研究[J];材料导报;2015年S1期

9 陈国庆;张秉刚;王廷;冯吉才;;TA15钛合金潜弧焊接头组织与性能分析[J];焊接学报;2010年07期

10 李海涛;杨文杰;王军;尹柯;;焊接工艺对TP304钢焊缝金属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焊接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左波;;堆内构件吊篮筒体321厚板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制造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梁建平;1Cr18Ni9Ti钢凝固行为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2 朱加雷;核电厂检修局部干法自动水下焊接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3 石铭霄;钛合金电子束深熔焊传热传质及质量控制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4 侯国清;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热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及开裂机理[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5 陈湘茹;2205双相不锈钢连铸凝固组织热模拟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6 毛建伟;原位钛基复合材料的焊接工艺与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娜;小波理论在厚板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波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2 王彬;430不锈钢激光和TIG焊接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梁新斌;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与凝固模式[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4 孟威;400系铁素体不锈钢热轧板材力学性能及焊接性能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敬霞;Cr15Mn9Ni1N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及接头性能[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6 马蓉;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凝固模式及高温力学性能[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7 胡海峰;磁控电弧窄间隙TIG焊接设备及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周宇;高功率光纤激光深熔焊接厚板的塌陷成因及其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9 王昊杰;高温凝固相转变规律及其在板坯连铸中的应用[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10 于雯;稀土微合金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凝固特性[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增华;金属耐蚀材料 第六讲 奥氏体不锈钢[J];腐蚀与防护;2001年06期

2 窦政平,谢志强,裴秋生,姜云波;45CrNiMoVA钢真空电子束焊[J];焊接学报;2005年08期

3 许鸿吉;尹丽香;李晋炜;谢明;;TC4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J];焊接学报;2005年11期

4 王利发;刘建中;胡本润;;TA15钛合金电子束焊焊接接头力学性能[J];焊接学报;2007年01期

5 付鹏飞;黄锐;刘方军;左从进;;TA12钛合金电子束焊接组织性能及残余应力分析[J];焊接学报;2007年02期

6 闫晓锋;真空电子束焊在我国航空机载设备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航空制造技术;2005年09期

7 栗学治;;40MnVB中碳调质钢的焊接[J];焊接技术;1993年03期

8 吴悦计,孙立明,屈转利;30CrMnSiA钢脉冲TIG焊工艺研究[J];航天工艺;2001年05期

9 刘顺洪,李志远,刘克强;超高强钢等离子弧焊接头冷弯性能分析[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10期

10 李俐群;陶汪;朱先亮;;厚板高强钢激光填丝多层焊工艺[J];中国激光;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成刚;氮在纯奥氏体焊缝组织中的作用[J];舰船科学技术;1980年03期

2 何龙标;李路明;吴敏生;;高频调制电弧的声学特性及其细化焊缝组织的应用[J];应用声学;2010年03期

3 武斌;辛文彤;王建江;张保元;;手工自蔓延焊接焊缝组织性能研究[J];热加工工艺;2006年06期

4 王叶;熊征;;铜含量对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1年17期

5 王殿祥;郭智;王军;;高温热过程对承压件及其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石油化工设备;2013年04期

6 邓宝柱;马成勇;彭云;田志凌;廖丕博;;氮对316L不锈钢焊缝凝固模式和组织的影响[J];焊接学报;2010年05期

7 邓宝柱;彭云;廖丕博;;氮对316L不锈钢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8期

8 崔延;聂向晖;李云龙;赵文轸;;HFW焊缝组织结构对强韧性的影响[J];焊管;2011年11期

9 李江勇;陈旭东;;魏氏组织对20钢主蒸汽管道焊缝材质状态的影响[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2年06期

10 余菊生;;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超声波探伤[J];造船技术;198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蒋鹏;刘希林;闫飞昊;宋德军;;铁元素对钛合金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任闻杰;雷玉成;朱强;李振南;叶益民;;氧化物弥散强化(ODS)合金熔化焊焊缝组织与硬度的分析[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郑世卿;温鹏;单际国;;激光热丝焊焊缝熔合比和成分均匀性的实验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余洋;樊亚丽;张勇智;;焊接方法对G50超高强度钢焊缝组织及力学性能的试验分析[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13年

5 姚军;孙大千;王慧远;邬志刚;陈友谊;;稀土Y对Al-Si合金焊缝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1年

6 赵越;左铁军;凌勇;王昕;王岩;;铜铝套管挤压电阻焊接原理及微观结构分析[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罗林;邱骥;刘谦;;7A52铝合金水蒸气等离子弧焊接[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四)[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书黎 黄雷 冷洪刚 刘占增 李烨 张毅;在线热处理对HFW焊管焊缝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2 记者  王斌 通讯员  冯梅 实习生 陈凯;他们为发展经济保驾护航[N];嘉兴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强;超声作用对无钎剂无铅焊点组织演变及可靠性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徐强;高强铝铜合金焊缝组织细化及热影响区性能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3 刘德臣;管线钢自保护药芯焊丝焊焊缝组织及性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4 刘士博;Hastelloy C-276与316L激光异质焊接机理与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曹冬军;热处理对Ni_(56)Cr_(22)Mo_(13)合金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6 邱冬生;C-Mn钢焊缝组织与性能的数值模拟[D];大连铁道学院;2001年

7 顾海龙;铝钢异种金属压力钎焊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8 谭艳艳;双热源焊接参数对高强钢焊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36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336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c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